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硬气
    除去还要给黄夫人的分红,董三娘光一个月的利润就有近两万两银子。

    也就说单单这一个月,董三娘先前忧心的这点债差不多就能还清了。

    “这可太好了。”

    黄莺笑眯眯的,“是啊三娘,这会儿您总算不用愁的晚上睡不着觉。”

    董三娘夜里睡不着觉倒不仅仅只是因为欠债,更多是因为思念着阿晦。

    “先把债还了,再攒些上京的银子,到时候咱们也能上京城再开一间绣庄。”

    黄莺眼睛亮晶晶的,“三娘,我能跟您一块去吗?”

    董三娘笑道:“如今红鱼在养伤,我除了能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呢?”

    把个黄莺高兴坏了,“三娘放心,这段时间我一定好好跟着庄夫子多学多做,不会给您丢人。”

    董三娘自个心情也不错,“成,那我可擦亮眼睛等着看了。”

    “对了,你把账本做完之后,就把银子提出来我急等着还债。”

    欠着的债越快还越好,董三娘自个手上还有点零散的银子,略凑一凑总归够了。

    “哎,我这就去。”

    近两万两的银子当然不能直接提现,黄莺亲自去了钱庄换成了银票。

    董三娘把银票全都交给了周欢,“又要辛苦你一回了。”

    周欢做事稳重,将董三娘交给他的一包银票贴胸口藏好。

    “三娘放心,我拿性命给你担保。”

    两万两的银票,多少人一辈子赚不来。

    周欢很是感激董三娘的信任,“来回坐马车走一趟而已,累的是马又不是我,没什么辛苦的。”

    “三娘,我早去早回,你若是还有什么要带的信我一并给你带回去。”

    董三娘的确有信托周欢带回去,“一路顺风。”

    周欢是早上出发的,夏天日头落的晚到清河县的时候才不过傍晚。

    “哎呦,周欢回来了?”

    正往桌上摆饭的吴氏惊喜地喊了一声,下意识就往周欢身后看去,“三……三娘没有一块回来啊。”

    周欢朝吴氏拱拱手,“大娘子,三娘让我回来送银票还债呢。”

    吴氏放下手里的筷子搓了搓手,“这孩子哪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银子?快快快,你也辛苦了,正好赶上饭点赶紧一块先吃点,我让人去叫三娘她爹。”

    也不急着问周欢要银票。

    周欢连忙从怀里掏出了那一包银票,亲手交到了吴氏的手上,“这是三娘让我交给大娘子和老太爷的两万两银票,先前欠的债请大娘子和老太爷帮她还了。”

    吴氏接过了银票捧着的时候手有些不受控制的轻抖。

    一个月的功夫,两万两的银子。

    她的女儿不容易,也很厉害。

    吴氏解开包着那一包银票的帕子,里头躺着一叠五颜六色的银票,粗略的数一数,正好两万两。

    “来,周欢先坐下吃饭,我记得你最喜欢吃藕带炒肉,今天正好有这道菜,你可千万多吃些。”

    说话间,董思明来了。

    “听说周欢回来了?”

    一月未见,董思明的鬓角似乎染上了些许的风霜,看着也不如从前那般精神。

    周欢心下叹气,放下手里的碗筷朝董思明拱了拱手,“老太爷。”

    董思明连忙让周欢坐下,“你赶了一天的路,怕是连口水都没有好好喝过,不用拘礼赶紧坐下好好吃点喝点。”

    周欢的确饿了,狼吞虎咽了一大碗米饭这才能缓着来。

    吴氏一筷子饭都吃不下去,好不容易等到周欢缓了缓,她连忙开口问道:“周欢,三娘最近好吗?”

    周欢擦了擦嘴,“三娘一切都好,最近正在和黄夫人商量上京的事呢。”

    吴氏和董思明互看一眼,老两口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半晌,吴氏才艰涩地问出了口,“三娘这是已经做了决定啊。”

    周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是个护院,董三娘要做什么用不着跟他商量。

    董思明叹口气:“你自个的女儿什么脾性,难道你这个做娘的到现在还不知道?”

    “她从小就这个性子,看着斯斯文文娇娇弱弱的,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吴氏抿着嘴,“她一个人上京,叫人怎么放心?”

    自打阿晦出事之后,董思明和吴氏都想方设法找了些去过京城的人打听武功侯府的事。

    越是打听,这心就越是放不下。

    武功侯府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并不代表武功侯府不存在。

    只是这种勋爵人家,普通老百姓压根连解除的机会都没有。

    按照本朝的规制,封爵的那都是一等候,超品。

    就是一般的地主老财,略有几个钱的,家中子女一多难免会为了家产打起来。

    更何况那是一个爵位啊。

    阿晦这一趟回去,生死未卜前途难定。

    当时三娘非要跟他成亲,他们做爹娘的不好拦。

    可这回三娘还要跟着黄夫人上京,她好端端的做什么要上京?

    还不是为了阿晦?还不是为了要寻夫?

    可……

    吴氏彻底地吃不下饭了,“三娘她爹,你说这该怎么办?”

    董思明喝了口闷酒,“这还能怎么办?孩大不由娘,她都这么大的人了,要做什么自然有她自个的决断……”

    吴氏瞪他,“你这是说的比唱的好听,自个的女儿怎么能由着她?”

    “不行,她要上京,行,但我得跟着。”

    “什么?”

    董思明吃惊地看向了吴氏,“你……你要跟着三娘一块上京?”

    吴氏从未出过这么远的远门,心里也不是不慌张的。

    “我是她亲娘,是阿晦的岳母,我去京城怎么了?若是他们武功侯府敢欺负三娘,他们是长辈三娘有些话不好说,我可跟他们平辈,我来替三娘和阿晦出头!”

    董思明无语地看了眼吴氏,“咱们是什么人家?人家那是什么人家?”

    吴氏突然硬气了起来,“甭管是什么人家!既然阿晦跟咱们家三娘拜了堂成了亲,我就是他岳母!就能跟他武功侯府的长辈平起平坐!”

    董思明叹口气,“罢罢罢!你若是要去,我自然也要跟着去的。”

    “老头子!”

    董思明笑笑:“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没上过京城,说起来也丢人,趁这个机会跟着三娘一块上京也能涨涨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