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问话
    一前一后两人隔开了些距离,从后山转了出来。

    一路上,阿晦都走在董三娘身后,不时轻声嘱咐。

    “小心些,这里路滑。”

    董三娘被他照顾的好似自个是个三岁奶娃娃一般,有些烦恼又有些甜蜜。

    等到了吃斋饭的饭堂,董家人早就等着了。

    吴氏狐疑的目光从董三娘身上转到了阿晦身上,又转回了董三娘的身上。

    “你们俩怎么走一块去了?”

    董三娘心中一紧,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阿晦说道:“方才我去看放生池里的乌龟了,正好遇见三娘从后山回来,就走一块了。”

    红鱼已经在问了,“真的有大乌龟吗?我听小和尚说,那乌龟快有一百多岁,有磨盘那么大呢。”

    阿晦边在董思明的招呼下坐下,边笑着回答:“真的,我看见了,真有磨盘那么大,壳上还长了青藓呢。”

    红鱼惊叫了起来,“那我吃完饭也要去看看!”

    说话间,董三娘也在吴氏身边坐了下来。

    吴氏始终有些不放心。

    “三娘,没什么事吧?”

    董三娘做贼心虚,面上却强笑道:“没事呢,娘,你在问什么?”

    吴氏这才笑笑,“没事就好,赶紧吃饭吧。”

    坐在董三娘另一侧的孙汝兰扯了扯董三娘的袖子,笑得合不拢嘴。

    “三娘,我刚才求的签,主持师父说我能心想事成呢。”

    董三娘强自打起了精神,“真的?那我就先恭喜你了,下一胎一定给我生个漂亮的小侄女。”

    孙汝兰有儿子就想有女儿,笑道:“借你吉言!”

    无想寺的斋饭也是一绝,烧完香特意留下来用斋饭的人家也不少。

    这饭堂虽然大,也足足摆了五十桌,都是坐满了人的。

    董家香油钱给的痛快,又是长年的老香客。

    所以,给董家这一桌的斋菜是上的又快又多。

    一顿饭,吃的董家众人都十分满意。

    等吃完斋饭,又陪着非要去放生池看大乌龟的红鱼看过了乌龟,董家众人这才打道回府。

    也不是立即就回家,董家众人还在街上逛了一圈这才回家。

    不过因为是新年,真正开门的铺子还是极少的。

    但这过大年的,谁也不是真正缺那几样东西。

    就是难得的有休息和相聚的日子,大家去哪逛什么心里都高兴。

    等回了董家,离吃晚饭的时候还早,干脆各自回屋补眠。

    而吴氏却拉了董三娘的手回了自个的屋,还赶了董思明去账房休息。

    “去去去,我和三娘有要紧事要说。”

    董思明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往账房去了。

    董三娘不安的紧,她知道她娘叫住她是要问些什么了。

    可叫她怎么说呢?

    吴氏把董思明赶出门之后,就关上了门,甚至还上了门栓。

    然后一个转身就坐在了董三娘的对面,“娇娇,你跟娘说,你和阿晦究竟有没有?”

    有没有那个?

    董三娘垂着头不敢看吴氏,闷闷地道:“没有。”

    吴氏哪里肯信,哪怕是当初要嫁给牛志高的时候,董三娘脸上都没有过这种少女娇羞的样子。

    可如今呢,你看看你看看。

    吴氏急了,“你还想骗我?你看看你自己这幅样子,别说是我了,只怕你二伯娘你就瞒不过。”

    董三娘只低了头,“娘,我真没骗您。”

    吴氏一拍桌子,“那我直接去问阿晦!”

    “娘!”

    董三娘终于抬起了头,扯住了吴氏的衣袖哀求道:“娘,您别去问他!”

    吴氏气恼,“你这傻孩子,你叫我说你什么好?”

    这幅样子问都不用问了。

    “可红鱼,红鱼怎么办?”

    “还有你二伯娘才跟我说了一个人,我还打算开了春去相看人家呢。”

    “你这孩子,你这孩子,我都和你说的清清楚楚的,你怎么就?”

    吴氏有些说不上话来。

    “娘,我没有答应他。”

    董三娘强忍着眼泪。

    “我知道娘的意思,还有红鱼,所以我没有答应他。”

    吴氏叹息。

    “你这幅样子,还说什么有没有答应他,又有什么用?”

    这孩子这幅样子,完全就是上了心。

    一时间,吴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她想成全红鱼,可如今三娘这幅样子……

    “娘,我没有答应他!”

    董三娘突然端正了神色,“我是和离过的人,怎么会与他相配?”

    “更何况还有一个程三郎虎视眈眈。”

    “娘,不管怎么说,牛志高总也是因为我而死。”

    董三娘神色淡淡有些疏离之感,“我虽然心中没有愧疚,可总也是一条性命。”

    “程三郎这样狠绝,这样的事我也怕他又会再来一次。”

    “阿晦是我的恩人,我怎能害他?”

    “还有红鱼,红鱼与他也极般配,我绝不会夹在当中妨碍他俩。”

    “当真?”

    吴氏有些不信,“可你分明也喜……”

    “娘!”董三娘打断了吴氏的话,“我真从未打算再嫁人。”

    “无论是谁……”

    “娘和二伯娘都不必费心了。”

    吴氏又气又急,“你这孩子!你二伯娘说了,那孩子是个鳏夫,又没有子女,你嫁过去也不用当后娘,多好……”

    董三娘站起来就往门外走了。

    “娘,我现在绣庄生意很好,我还想把绣庄开到府城去。暂时这些事我都不会想,您也别费心思了。”

    既然阿晦这里好说说不通,开了春董三娘就打算去府城一趟。

    本就有这个打算,本来还想等一等。

    如今直接去吧,去看看府城的形势。

    避一避吧。

    手握住门栓的时候,董三娘顿了顿。

    “娘,您早些问问阿晦和红鱼吧。若是成,就早些把他们的事定下来。”

    这样,这个人也就不会再缠着她了吧?

    走出吴氏房门,董三娘立刻就将头上的簪子摘了下来。

    摘得太急太快,甚至连一缕头发都被勾了下来。

    不应该的,再怎么心动也不应该。

    今天若不是她戴了这簪子,也不会引得那人这样。

    都是她的错。

    一路低着头飞快地回了自己的房间,董三娘一把扯开梳妆台的抽屉,将那只簪子丢了进去,又“砰”的一声合上了。

    等抬起头的时候,对面的铜镜里才映出一张泪流满面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