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四十章 运气
    第一次尝到了动脑筋之后的甜头,董三娘的心思渐渐开阔了。

    从前只想开个绣庄赚些银子,安安分分的就行。

    可天下那样大,小镇只是偏居一隅。

    她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本事,能走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吗?

    今天这次的成功,的确给了董三娘很大的勇气和自信。

    吴氏拍了拍董三娘的背,也看向了窗外。

    “傻孩子,虽说女子不如男,可天底下许多连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我们女子却做成了。”

    “你要做什么,只管踏踏实实地迈出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好。”

    “你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或许的确是商户人家的出身,反而让吴氏和董三娘心中对那些陈规旧俗没有多么的看重。

    董三娘回身扑在了吴氏的腿上,“娘,我要是能把绣庄开到府城开到省城去,我就接了您一块去。”

    “我看书上说,湖州府就在太湖的旁边,到时候娘和我一起去看看太湖的美景,尝一尝太湖里头的鲜鱼。”

    “还有省城,有西湖呢。”

    “娘,我今天真的特别高兴,我第一次觉得身为女子也不会不如男子。”

    天色晚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

    饭菜的香味顺着北风刮进了车里,吴氏眨了眨眼睛。

    “阴阳有序,有阴有阳,哪来的阴比阳弱的道理?”

    不过是这世间的规矩都是男子定下的罢了。

    “娘,您放心,我不会犯糊涂。”

    沉默了许久,马车都快回到了董家。

    董三娘突然开口,轻轻的。

    “相比成亲之后的生活,我更愿意过如今的日子,我可以做主我可以努力,虽然辛苦。”

    “但娘,我心里高兴。”

    吴氏抿了抿嘴,“好……好,娇娇,娘只求菩萨让你高兴才好。”

    高高兴兴,一世顺遂。

    马车直接进了后院,一家子都在饭厅里等着吃饭了。

    红鱼抱着大宝叽叽喳喳地迎了过来,董三娘的眼角扫过了阿晦的身影。

    大约是周大夫的药有用,今天的阿晦已经完全看不出昨天的惨淡。

    只是到底身子不爽利,又是这样冷的天。

    为何不在屋里多歇几天呢?

    饭厅里早燃了两只炭盆,整个房间都暖烘烘的温暖如春。

    阿晦的目光轻轻扫过正在脱下披风的董三娘。

    耳朵和手都冻红了。

    这样冷的天,她一个小娘子为了做买卖还要去受这样的苦。

    阿晦心里有些酸涩,甚至还有些突如其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自责。

    有婆子捧来热水,董三娘和吴氏分别净了手。

    一家子这才坐下来吃饭。

    虽说阿晦是客,可他与董大郎有过命的交情,又救了董三娘。

    对董家人来说,阿晦就是自己人。

    所以,从阿晦来的第一天起,就和董家人同桌吃饭。

    虽是商户人家可董思明自打发家之后,就知道暴富人家若是没有规矩,谁都看不起。

    所以董家也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

    一时间饭桌上,只听得见筷子碰撞碗碟时发出的轻微响动。

    等到一顿饭吃完,婆子丫环收拾了桌子,又上了热茶之后,饭厅里才有了说话声。

    董思明拨了拨茶盏,“今天慈心庵一行,可有收获?”

    从自家娘子和女儿回来时的模样看,董思明心里就有了数。

    定是成了。

    不过嘛,到底是女儿的买卖,董思明不听个究竟终究还是会担心。

    董三娘和吴氏相视一眼,就笑了起来。

    “爹,今天承蒙湖州府的知府夫人看重,那幅心经她舍了一千两的香油钱!”

    董三娘的笑声充满了愉悦和自信,让人感同身受她的高兴。

    阿晦情不自禁嘴角也跟着弯了弯。

    董思明险些惊得捧不住手里的茶盏,“一千两?”

    董大郎千辛万苦跑一趟边关,到最后盈利也不过四五千两而已。

    董三娘的那幅心经,董思明也是知道的。

    再怎么吹破天,也不能值一千两银子啊。

    这已经不能说是暴利,简直是抢钱。

    红鱼高兴地叫了起来,“一千两?三娘,你可真有本事!”

    董大郎把滚烫的茶当成了酒大口喝着,哈哈大笑。

    “可惜三娘偏偏生了个女儿身!”

    这绣庄也有孙汝兰的份,董三娘今天去慈心庵就是为了绣庄的未来。

    孙汝兰瞪大了眼睛扯了董三娘的袖子,“真的真的?三娘,真的得了一千两的香油钱?”

    董三娘一时间不知道回答谁才好,只笑着点头不停。

    就连董思明也眼带惊奇地看了看董三娘,“我竟不知道我家三娘,比她爹和她兄长更会做生意!”

    这是夸奖了。

    董三娘微微羞红了脸,“今天也实在是运气,偏偏这幅心经得了知府夫人的眼缘。”

    董思明喝了口茶,“这做事情啊,虽说要尽心尽力。其实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连运气都站在你这边,三娘,你这绣庄日后可不得了了哦。”

    董三娘双腮绯红,眼睛却亮晶晶的。

    “爹,承您的吉言了!”

    “等女儿的绣庄生意红火,女儿就供养您和娘!”

    董大郎放下茶盏,“这可不行!就算三娘你的绣庄生意再红火,可奉养爹娘的事还是得我和你嫂子来!”

    一家子说说笑笑,仿佛前阵子因为牛志高所带来的阴霾都被驱散不见了。

    阿晦坐在角落里,心里也莫名的温暖了起来。

    这才是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可真好啊。

    不像他的那些家人,从来不会这样亲热的说笑……

    他的那些家人?

    阿晦才平息下去的头疼又开始有发作的迹象。

    连忙放空心思,阿晦不敢再想。

    哪怕心中仍有不甘,可吃了昨天的教训,阿晦知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可,他的过去究竟是怎样的呢?

    到底劳累了一天,说笑了一会儿也就散了。

    天也冷,各人回各人的屋。

    董三娘走在前头,阿晦落在后头。

    等众人散开,董三娘回屋要经过客房,到最后,一路从走廊过去,竟只剩下他二人。

    董三娘打定了主意,不再搭理阿晦。

    不过短短一截路,走过去了就分开了。

    董三娘脚步迈得极快,就想将阿晦甩开。

    谁料阿晦是个男子,几步而已就又追上了她。

    “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