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户千金 > 第一百十九章 因果
    那些货物也就罢了,可若是人出了事,他和吴氏膝下唯有大郎这么一个儿子。

    若是在关外无声无息就没了,董思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得住,吴氏是肯定撑不住的。

    加上今日,这个叫阿晦的年轻男子又阴差阳错正好救了三娘。

    阿晦他救的不只是他的一双儿女,救的是他董家全家人啊。

    阿晦放下了茶碗,沉声道:“若说有因果,也是因为大郎先救了我。所以董老太爷真的不必如此客气,我受之有愧。”

    董思明眼光毒辣,眼前的这个叫阿晦的年轻男子,无论是做派还是言谈,都可以看出他出身良好。

    可失了忆?

    可又能在关外茫茫草原凭着本能救了董大郎。

    只怕这个阿晦的来历不一般。

    董思明心中飞快地思索了一遍。

    无论如何,只要这个失忆前不是个放火杀人的强盗,无论他是走卒商贩还是皇亲贵戚,对他而言对他董家而言,都是他们一家子的恩人。

    “阿晦义士,我听大郎说了,说他当时救你的时候你后脑这里伤到了,可能这就是你失忆的主要缘故。”

    董思明神色端正,“先前你们在边关后来一路奔波,一路上也没有什么好大夫,如今到了咱们家,你若是没有地方可去,就把我家当成自己家,好好的住下来。这样我也可以帮你遍寻名医,看能不能想法子治好你这失忆的事。”

    阿晦失了记忆,夜半人静的时候也常常烦恼自己没有过往没有从前,就像是个无根的人。

    他也的确无处可去。

    吴氏擦擦眼角,言辞恳切,“阿晦,你千万要留下来,你得让我们一家子好好报答你的恩情啊。”

    佛家最重因果。

    虽说是大郎先救了阿晦,可阿晦却接二连三先救了大郎和他手下的那帮人,后又救了三娘。

    先有因后有果。

    吴氏在心里直念阿弥陀佛,从今往后,他家每年更要加倍的做善事。

    好心才有好报,菩萨都在天上看着呢。

    眼前要做的,就是好好报答人家的救命之恩。

    阿晦想了想就站了起来,他也不矫情,朝董思明和吴氏抱了抱拳。

    “既然如此,阿晦就要叨扰了。”

    董思明和吴氏都笑了,“不叨扰,不叨扰!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阿晦又道:“只不过还请董老爷和大娘子你们千万莫要再叫我什么‘义士’、恩人的,我和大郎亲如兄弟,你们自然也是我的家人,一家人之间怎么能这样外道?”

    董三娘朝阿晦看了一眼,原先只当他沉默寡言是个少话的人,没想到他倒是极会说话也通人情的。

    吴氏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好一个一家人!没错,咱们是一家人!”

    董思明也跟着点了点头,“阿晦说的是,孩他娘你就把阿晦当成你的侄儿看待,也不要过分客气,过分客气岂不是生分了?”

    吴氏连连应了。

    这时候该说的话也简短的交代了番,还有细的就算要问自然也不急在一时。

    董三娘的药也熬好了,她要回屋喝药歇会儿。

    孙汝兰也要下去伺候董大郎洗漱更衣,吴氏就亲自安排阿晦的住处。

    既然说了要和自家子侄一般对待,过分客套没有必要,但董大郎有的阿晦也该有。

    孙汝兰心里对阿晦的感激不亚于旁人,每每想起总是后怕,若不是阿晦,她就要没了相公大宝也要没了爹。

    正好先前董大郎不在家的时候,她趁闲空的时候就给董大郎做衣裳。

    董大郎比阿晦矮半个头,正好新衣裳留了边,改一改就够了。

    孙汝兰挑了几套出来,趁董大郎在浴房洗漱的时候,和丫环一起紧赶着将衣裳改了又让丫环送到吴氏手里,只说是大郎从未穿过的新衣。

    吴氏也正愁呢。

    阿晦和董大郎一样,他们在关外被女真人吓到了,一路都是急赶慢赶,后头好像有狼追似的,几乎天天从早到晚都在赶路,身上的衣裳都是又脏又破。

    人家是救命恩人,总不好让人家穿成衣铺子里的衣裳吧?

    太不尊重了。

    可董思明的衣裳颜色老气,不是阿晦这个年纪该穿的。

    正要派人去问孙汝兰看看有没有董大郎不穿的衣裳,孙汝兰就已经派人送了来。

    饶是早知道这个儿媳伶俐,摸着手上的新衣裳吴氏也不得不夸她一句“会做人”。

    正要亲手送去阿晦住处的时候,红鱼也捧着个包袱来了。

    红鱼也是来送衣裳的,是董三娘让她来的。

    从前董三娘给牛志高做的新衣一次没穿过的,本来都搁在衣箱里,方才却是想到了。

    牛志高的身量跟董大郎差不多,不过如今人做衣裳总是喜欢留多点边,跟孙汝兰一样略放一放也就够了。

    吴氏又拉住红鱼的手,仔仔细细问了遍董三娘如何,听红鱼说她喝了药就睡了,这才放心。

    亲自送了衣裳到了阿晦的住处,交给了吴氏自个派给阿晦的小厮儿,吴氏又交代了几遍好生伺候这才回了屋。

    一回屋就见着董思明坐在桌前沉着脸把玩手中的两颗文玩核桃。

    吴氏还没来得及说话,董思明就开了口,“方才怕吓到你们,有些话大郎就没跟你们说。”

    这话才起了个头,吴氏就惊了一跳。

    就方才董大郎说的那些,都够让人心惊肉跳的,还有什么不好的?

    董思明叹口气,“从今往后,边关那条路子就让给旁人吧。”

    这一趟已经够吴氏吓的了,自然没有不答允的。

    “就你不说,我也不想让大郎再跑了。你看这一次多险啊,若不是大郎心善先救了这个阿晦,只怕他自个都没命逃回来。”

    董思明点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听大郎意思,关外党项内乱,几个大小部族之间都在打仗。”

    吴氏到底是个女人家,说到这些就有些不明所以,“不是他们越乱对咱们越好吗?”

    董思明摇了摇头,“党项内乱,是因为大的部族想要吞并小的部族,而小的部族却不甘心被吞并,所以才打了起来。”

    吴氏的想法有些天真,“那不更好?让他们打,等他们消耗了,咱们大宋的边关才更安稳啊。”

    董思明也没心思把玩核桃了,“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