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密案之飞鸢图 > 第二章 廊下之谈
    在车内徐思睿有些失神,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停下了,赵文栋揭开了帘子说道“徐大人,我们到了,请下车吧!”

    赵文栋的声音再次把徐思睿拉回了现实,他下车以后抬头望去,前方张府的牌匾赫然出现在眼前,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令整个府宅增添了一丝威严。这时赵文栋说道:“老爷就在里面,徐大人请。”

    “请。”徐思睿谦让道,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张府,徐思睿边走边看,他看到虽然张炳昌位居首辅,但是他的院落却比较简单只有双进院,甚至连屏风都很少有更不用提富贵人家喜好的花岗石了。

    不过徐思睿倒是注意到了,张府的每一处墙壁上都画着精美的画像,细细品之令人赞不绝口,实乃当世之佳品!徐思睿暗想,原来首辅大人是爱画之人,想必把大部分钱都花在这上面了吧,难怪庭院倒是普普通通。

    到了里院,赵文栋向徐思睿指了指前面的那个房间说道:“老爷就在里面,请徐大人自己过去吧,小人告辞。”

    徐思睿向赵文栋致谢,随即自己走了过去推开房门,他看到张炳昌一人正坐在桌前看书,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桌子,上面三四样小菜和一壶酒。

    看到徐思睿进来,张炳昌把书轻轻放下,起身行礼:“欢迎徐大人光临寒舍,老夫有礼了,今日朝堂之事还请徐大人见谅。”

    徐思睿看到张炳昌行礼十分吃惊,他没有想到首辅大人居然会向自己道歉,他连忙回礼:“首辅大人严重了,今日是在下顶撞大人,哪敢让大人赔不是呀,怪在下今天太过莽撞。”

    张炳昌伸手笑到:“事情过去了,咱们就都别提了,徐大人请上座吧,来尝尝拙荆的手艺,几个家常小菜还望徐大人不要嫌弃呀!”

    “那在下恭敬就不如从命了。”徐思睿没有过多寒暄就入座了,随即张炳昌就坐,两人把酒言欢倒也聊的十分投机。

    酒过三巡,张炳昌问起一个问题:“徐大人,我年轻时和你的师父夏诚都是太学出身,我们的师父教过我们一句话,你可听他说过?”

    “不曾听说,还望首辅大人指教。”

    “为官一考,为臣半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想当官呢,通过科举考试即可,但如果你想真正把官场和朝局弄明白,需要付出半辈子的努力。

    “小生谨遵张阁老教诲!”

    ……

    聊了许久,两人脸色都有些发红,张炳昌放下酒杯长叹一口气说道:

    “徐大人,你可知今日老夫为何奏请此事吗?”

    “为何?”徐思睿也很好奇。

    张炳昌起身离坐,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些奏折递给徐思睿“徐大人看一下吧!这是下面各州县上报的奏折,徐大人看一下就明白了。”

    徐思睿接过奏折,奏折上大多是各地上报的孔家祭祀时间表。徐思睿合起奏折不解的问道:“这是正常的祭祀礼仪啊,我朝历来就有相关规定。”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皆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这即是史学中所说的“经学时代”。

    张炳昌点点头:“确实如此。但是大人可曾计算过这一年内全国各地大约申报了多少次呢?”

    多少次?徐思睿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从来没想过这种事情,他挠挠头想了一下说道:“大约十多次吧!”

    “十多次?”张炳昌捋了捋胡子:“看来徐大人或许不太了解,那老夫告诉大人吧,目前今年刚到四月各地就已经申报二十次了,去年是四十一次,前年是三十六次。而在我朝太祖在位期间,最多一年不过十四次而已。”

    徐思睿也很诧异说道:“百余年间竟多出数倍这是何故?”

    “还能是什么?无非就是利益罢了!徐大人可知这其中油水有多大吗?”张炳昌咽一口茶继续说道

    “仅仅湖广桂东一县,每遇春祭孔子,教官生员逼取祭仪扰民。各府州县亦都有此弊。按照我朝旧例规定猪每只重百十斤,山羊每只重三十十斤,绵羊每只重四十斤。其余品物不系出产者,鹿、兔以羊代,榛、栗以土产果品代。百姓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呀!而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徐思睿大吃一惊:“难道还有别的?”

    “是呀,如果仅仅是贡品也就罢了,但是油水最大的莫过于贡田了,老夫近来也有清点,仅仅去年各地贡田总数大约为六十二万市亩,那些贪官污吏利用祭祀为幌,大肆搜刮土地为己有,更有甚至直接调换土地,如此一来本就繁重的贡品压力再加上官府欺压,百姓能有好日子过?”

    张炳昌顿了顿接着说道:“徐大人出身尊贵自是没有经历过,但大人知道吗?现在广西等地甚至出现卖女为倡卖儿为奴之景象,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呀!老夫这次削名为假,去实为真,大人现在应该明白老夫的苦心了吧!”

    徐思睿被怔住了,张炳昌的话让他心头一震,是呀!他祖上是开国功臣,世世代代受朝廷恩惠再加上他自幼聪慧,仕途颇为顺利,又怎么会体会到平民之苦呢?

    儒学思想自然是治国理政的正道,但利用祭祀一事为名目,搜刮民财的贪官确实令人作呕。

    沉默许多,徐思睿缓缓开口道:“首辅大人为国为民,在下深感佩服,在下保证定当竭尽全力辅助大人支持祭祀改革!首辅大人一定也想借此事整治这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小生定当为大人当第一个马前卒,为大明除去这些蛀虫!”

    “若是百官皆有徐大人之心,真乃我大明之幸。不瞒你说,这些正是老夫想做的,但此事需从长计议,先喝酒,我们慢慢聊!”

    张炳昌自是非常高兴,两人继续把酒言欢,闲余间,徐思睿注意到屋内墙上也挂满着许多精美字画,笔法与院里墙上如出一撤,徐思睿感叹道:“墙上的画当真天下一绝,但奇怪的为何每一幅字画上为何没有落款呢?”

    “哦哦,徐大人说这些画呀,画的主人淡泊名利,不愿意落款,老夫亦曾劝过他,但他还是坚持己见所以现在,老夫也就见怪不怪了。”张炳昌回答道。

    “这么说徐大人见过此人?能否告知在下姓名呢?”徐思睿急切的问道。

    张炳昌哈哈大笑:“岂止见过,他就是老夫的师爷,刚才就是他带你进的院子,他叫赵文栋,我要是说他的。”

    徐思睿恍然大悟,他突然想起来了,难怪刚才听到名字有些熟悉,没想到竟然是人称“鬼面妙手”、“客鸿大师”的画家名师赵客鸿,也确实,如此精致的画风世上罕见,这大明有公认的两大名画家,一个是上官鹤染,一个就是赵文栋了,上官鹤染字凌渊,曾经是朝廷翰林院画师,先帝最器重的画家,赵文栋更年轻些,喜欢广交益友、游于江湖。不过徐思睿万万没想到天下一绝的赵文栋居然如此年轻。

    想到这里,他暗暗叹服起来,张炳昌不亏为一代首辅,其个人魅力令人叹服,连江湖人物竟甘愿在此处当一小小师爷。

    夜已经深了,徐思睿起身告辞,张炳昌令赵文栋相送,徐思睿推辞不过只好接受。

    赵文栋将徐思睿扶上车,临别之际张炳昌推心置腹说道:“老夫入朝这么多年从未宴请过任何人,徐大人你是第一个,若徐大人日后有空欢迎来府上一聚,老夫的家门永远为大人敞开!”

    徐思睿大为感动同时也有一丝愧疚,他原以为张炳昌做事强势唯我独尊,但经过这一晚后,他才明白自己是如此心胸狭隘,竟远远不及张炳昌十分之一!

    他只觉着面红耳赤,幸亏月色已深倒也无人瞧见,于是徐思睿说道:“谢首辅大人盛情,若有时间在下定当登门拜访,天色已晚请大人快回去吧!”

    两人行礼后,张炳昌目送马车离去,他笑着摇摇头,喃喃说道:“夏诚,你教出了一个好徒弟!这一点是老夫输了!”

    马车缓慢的前行着,赵文栋对车内说道:“徐大人,京城子时过后宵禁,小人不得不放缓速度,不过小人保证能将大人及时送到绝对不影响大人早朝,还望徐大人见谅!”

    徐思睿点点头:“我明白,感谢赵先生深夜相送,倒是麻烦您了!”

    赵文栋淡然笑道:“我家老爷有吩咐,小人定当遵从,何况此次认识徐大人也是我的荣幸,又怎能说麻烦呢?”

    两人大笑,交谈甚欢,临下车时,徐思睿感叹道:“自从前几年上官鹤染先生失踪后,书画界蒙受了巨大损失,如今先生也归隐田野,恐怕江湖中短时间内再无名家呀!”

    赵文栋也有些伤感,他抬头叹息道:“上官先生的画可以说是天下无双,小人万万不能与之相比,不过上官先生失踪一事实在蹊跷,不瞒大人说,小人曾数次打探过他的消息,不过却都是无终而返,而他最有名的那副《飞鸢图》也消失于世了。”

    两人正交谈着,只听得东面传来阵阵响动。徐思睿侧过耳细细听,分辨出这是马蹄声。

    如果说是普通的战报,不会动用这么庞大的一支马队,而且此时正是夜里,一队人马这么着急赶来京城,徐思睿只想到了一种情况:难道说……北境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