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姬新传 > 第129章 寓言城与活字印刷
    唐姬已搞了两次“三月三”文化节,第一次做了一把“西湖扇”,第二次做了一个“西湖伞”,这两样产品一直很流行,为唐姬挣了不少钱。这次,唐姬想,不再做单个产品,做主题产品、系列产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配合全民教育,唐姬决定明年的“三月三”定位为儿童主题,一切围着儿童转。

    在议事会上,唐姬说:“明年,我们的文化节时间拉长一些,初定为5天。我们设置五个展区:第一个展区叫‘童书展区’,我们出版50种以上的图书参展。这些图书都是针对儿童的,主要以知识类为主,着重传播科学知识、自然知识。比如动物知识、植物知识,让孩子们认识世界。当然也要适当传播一些新颖的知识,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地球是圆的吗?”马异问。

    “那当然。要不然我们看海船行驶过来的时候,为什么会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

    “咦,真是的。难道娘娘去大海那边看过?”

    “没去过,但我知道。这方面的知识我来写吧。”

    “我看不是给儿童普及知识,先给我们大人普及吧。”马异笑着说。

    “好了,我接着讲,第二展区是玩具,至少组织200种玩具参展,通知木器作坊、陶瓷作坊,还有竹器、藤编等作坊,开发产品。”

    “第三展区是服装,主要是儿童服装,让服装作坊去开发。”

    “第四展区是食品,尤其是各种特色小吃,让这些孩子玩的时候有东西吃。”

    “第五展区是一个公园,我把它叫着‘寓言城’,修50个景点,展示50篇寓言。我们有很多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比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我们每一个寓言故事做一个场景,比如揠苗助长,我们做一块地,种上庄稼,做一个农夫在那里拔苗,然后我们在旁边立一块石碑,把这个故事用儿童的语言写在那里,让儿童猜他的寓意。我们把正确的寓意刻在石碑后面,让他们自己去核对……”

    “娘娘,您这个构思太好了,不仅让孩子得玩,还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孔融大声称赞。

    “当然,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公园里也要设置一些玩的设施,比如荡秋千啦、骑木马啦、跷跷板啦、滑滑梯啊什么的,让孩子又能学东西,又能玩。”

    “这样的公园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估计这次文化节会非常热闹。”马异说。

    “文化节以后,每天都开放,以后就是一个景点了,孩子们随时都可以去玩,这样可以带动旅游。我这样做大家不会说我‘抢钱’了吧。”

    “您这叫‘长流水’,收入可观得很。”司徒婉儿说。

    唐姬笑了:“总有你们说的。好了,这件事情由教育令孔融牵头来做,但寓言故事我要亲自审一下,我有空的时候补充一些寓言故事进去。”

    “娘娘的故事肯定是我们不知道的,说不定到时候不仅吸引了孩子,连我们这些大人都被吸引过去了。”

    “有可能,我写的寓言故事肯定是新的,是你们没有见过的。这样吧,你们选25篇,我给你们25篇。”

    “好的,有娘娘的脑袋,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马异高兴地说。

    “唉,我这个教育令要称职真难啦!”孔融感慨。

    “不要感慨了。现在你来了,我们的节日可以多搞几个,而且不一定都要在钱塘搞,可以到其他地方搞。比如我们吴郡的乌程,是酒都,你就可以搞酒文化节;会稽的太末布很出名,你就可以搞服装节;还有你北海的枣子很出名,你就可以搞丰收节啊,既推动了文化发展,又帮他们卖了枣子。”

    “对了,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枣子成熟的时候,烂贱得很。唉,真的要跟娘娘好好学学。”

    “这个世界,看你想不想做事,如果想做,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好吧,会就开到这里,孔大人跟我去看看印刷厂吧。”

    “好的。”

    孔融是第一次到印刷厂,看到什么都很稀奇,尤其看到在印刷文件、告示,孔融更是惊诧:“你们这些都印刷?”

    “是啊,我们有驿站兵,这些东西直接发到各县。”

    “天,您比皇上厉害多了,皇上要发个诏书,还得找人撅着屁股写呢。”

    “谁叫他不办印刷厂。当然,如果他要委托我帮他发诏书,我也帮他印,还可以不收费。”唐姬哈哈大笑。

    唐姬带着孔融转了一圈儿,把孔融搞得兴奋不已。唐姬说:“我们去雕版部,我们要慢慢淘汰这些工艺了。”

    “淘汰,我没听错?”

    “对,你没听错。”

    唐姬来到雕版部,把木匠都找来,问:“你们在雕刻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现大多数字是在重复雕刻呀?”

    “是,常用的也就两三千个字。”

    “好,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活字印刷’……”

    “娘娘,您的这个办法不复杂,就是把字雕刻到专门的木方上,这就是字钉,存在字库,用的时候组拼,用完撤下来,这样,字钉可以反复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办法是很好,可是等字钉做得差不多了,我们不是失业了吗?”一个工人说。

    “失业?想哪去了。我告诉你们,我们在北海要建第二个印刷厂,到时候你们做的字钉要运过去。这样,就不用在那里设雕刻部,去几个木工师傅就够了。等到北海开起来了,我们在上海搞第三印刷厂。你们说,印刷厂不停增加,要多少字钉,你们会失业吗?”

    “有活干就好。娘娘别生气,我们要挣钱养家,怕失业。”

    “你们不会失业的,我跟你们打包票了。当然,你们有人不好好干,被开除了,那不能怪我。”唐姬笑着说。

    “我们会好好珍惜的,娘娘放心吧。”

    “不仅要好好干,还要不断发明新的东西,把印刷厂办得更好。我问问大家啊,你们见过织布机吗?见过的举手。”

    有十几个人举手。

    “你们一个一个的来描述一下你们见到的织布机都是什么样的?”

    大家一个一个简单介绍了一遍。

    “好,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把织布机的原理用来搞印刷,是不是可以发明出印刷机啊。”

    大家都陷入沉思。

    “不要急,慢慢想,谁发明出来,有重奖。”

    “我老家就有织布机,哪天我回去把它拆了看看。”

    “你不用拆呀,坐旁边看就是了。”唐姬笑着说。

    “对,我要真拆了,我老爹不撵着我打才怪呢。”

    大家一听,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