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独上西楼月如钩 > 第二十七章 尽孝
    翟巫氏自然无从得知,巫钟敏去往庄子上,打定的主意那就是要久待的。

    巫家庄子是打老早留下来的,位于三秋原北面,背阴之下,离自东山流下来的沁水河尚有一定距离,平素种点粟和韭,养些鸡,勉勉强强供得上巫家三四个月所食,差不多正是钟敏想象中那个样子。

    下不来床的小娘全身瘫痪,口不能言,几年治疗下来,有所好转的是不再随时淌口水,并能以眨眼与人交流,另就是身子骨看着还好,应该还能活上好多年岁。

    接待钟敏的是庄头马六和他媳妇陈悦。钟敏来前,陈悦作为陈小娘的陪嫁,一力担负了主要的照顾工作;在钟敏来后,体力活还是她做,又琴负责打下手,擦洗喂饭则由钟敏亲力亲为了。

    一下子轻松许多,马陈氏反而觉得很不好意思,想到四娘子娇滴滴的可怜见的,一面暗骂那些人心狠,一面催马六出去想法子换了袋精面回来,专给四娘子做馍。

    这般待上几日,钟敏感觉适应了水土,便开始四处去打转探路、熟悉环境。

    作为官家娘子,外头这些田舍莽夫怎能随意见其容貌呢?使用面衣,再自然不过。

    从头遮到脚,要往哪里都去得了。

    这日午后,钟敏趁着病人午睡,又打算去走走的时候,却碰到马陈氏找回来,身后还带着一个人—百斯。

    他是来送些吃食用具药品,外加一封特别的信的。

    素蓝双鲤的信封用泥印封口,面上是熟悉的字体,写着收信人巫二郎君的全称。

    “这是夹在由官道送回来的一批军信中的,今早方递进局里。”百斯搓搓手,心想庄子上比起城里可冷多了,哈口气,解释道:“郎君只看了封皮,便说是给姑娘的信,叫我赶紧着给送来。”

    钟敏盯着那熟悉的两行字,头脑里有片刻的混乱,胡乱点了下头以作应对,随后自顾自往桌边走去。

    百斯向又琴递去一个眼色,见她扬眉接着了,这才退出门离开。

    又琴关上房门,走到钟敏斜后方五尺左右距离立定,静静等待。

    一如在陵醴县的那些时日里。

    熟悉的场景,令又琴产生了一瞬间的恍惚。

    而钟敏亦然。

    自打她拒婚、他参军等一系列事件后,钟敏对王三郎君王铉之,就有了一种极度矛盾的心态。写信说得明白了,巫二郎君的警告也接受了,思绪整理好了,物件些也都锁进箱子了,合该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再无瓜葛;可总有午夜梦醒时分,心中隐隐作痛,暗恨他一去万里,竟真舍得杳无音信;每每听闻战事不利,又不自觉要担心烦恼,然后再气自己没出息。

    梦醒之后,辗转反侧,再难入睡。表面风平浪静,内里憔悴自知。

    看到信的一刻,这种理性与感性间的反复拉锯突然变得无足轻重,钟敏在骤然放松的恍惚中清晰意识到,她其实一直都在期盼他的消息,盼他安好,盼再见他一面。

    时间,能将浓烈化为平淡,也能把清水沉淀成佳酿。几年断断续续的相处,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而成的,远不止暧昧。

    人心就那么大,一枚石子投入心湖,泛起的涟漪,没能在一开始抚平,反任其来回震荡,后来,往往就成了潮水,淹没人在心底。

    恍惚过,心始亮。钟敏取过桌上来信,一点点慢慢儿裁开,并在最终打开前做下了一个重大决定——既然割舍不断,那便一往无前。倘若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王铉之在信里的口气一如既往,言简意赅。

    边塞风光壮气磅礴,纵马草原,无垠大漠,寥寥几笔便如画卷般生动;战事激烈,来回拉锯,他却没有轻描淡写,而是直陈利弊,好叫看信的人知晓时局变化。

    “......私以为回京不妥,计亦难为。”信的后半段,他写道:“太子立妃,此乃朝政权益之法,非不追究也。”

    便宜弟弟与王三郎君有通讯渠道,钟敏是知道的。战事频繁,他还能抽空来提点,想一想便觉窝心。

    钟敏继续往下看,却是越看越惊心。

    后背发凉。

    无论怎样想象,钟敏都不曾想过,太子竟然还没有放弃寻找自己。

    先前头有王铉之顶着,偶尔跟她那么一说,她也不过听了就是,心里,总以为事过境迁,太子那边找几年找不着人,自然就不会再找了。

    其实,不光她,林家阿弟,以及王铉之本人,心里也都这么想的。

    王铉之离政局中心较近,提前得到太子妃定下的消息,去往前线的时候还挺高兴。后来与林五郎君林孔阳通上信,说起钟敏回京,也不过是多嘱咐一些而已。及至近日,太子新派了人往军中,私下与王铉之交代任务时,那人抱怨太子寻人不停,浪费人手,这才把王铉之的警惕性陡地提起来。

    随后再向多方小心求证,结果不仅是这太子不肯死心,搜寻的人还更多了一队,且是齐王的人。

    其间处处透着诡异。

    王铉之百思不得其解,只恨不能脱身回京。此事上头,林孔阳他身份特殊,就经商都还受限,那些监视虽则不显,但几年处境下来,已能断定出依旧在的;自家里因着参军的时候闹了不愉快,再要大人们帮忙打听宫中事,难成;太子那面,现如今虽说接受了事实,也用上了自己在前线的好处,但对于自己当时的擅作主张,想来是相当生气了,否则,以他那般会做表面功夫的性子,便纵派谁来差遣,一封亲笔信附着安抚一番怎么都还是有的……

    他只能向勤王求助。

    自从一年前温氏晋升丽妃,而原丽妃封号变成“淑”,压倒贤妃一头以来,勤王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本来有他跟着太子,二人同心,力压齐王那是妥妥的,只可惜一山终究容不下二虎,弄到如今,勤王俨然已与太子和齐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太子立妃,于此不无关系。

    而王铉之与勤王一贯交好,局势这么一变,便令他的立场为难起来。

    因此他要上战场,既有避祸之意,亦有希望建功立业,聊以自保之意。不过兵路凶险,远比不得走文路稳妥,故才难得家中上下认同。

    勤王的回复很快,一共八个字,字字诛心。

    林氏辛秘,关乎帝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