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独上西楼月如钩 > 第二十章 故事
    讲的什么呢?

    对小孩子来讲,最经典最吸引人的,还得是西游记。

    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降妖除魔,手持金箍棒,脚踏筋斗云,火眼金睛看穿,七十二变制敌......直把个巫六郎君迷得神魂颠倒,一日不听故事就浑身不得劲的地步。

    叫巫钟敏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这小屁孩躺着养伤,仍然不忘炫耀,每日听过一段西游记,便暗自记下回味,待到有人来探望时,也不管人乐意不乐意,就要拿出来讲上一讲,讲完还不忘强调强调,此为四姐姐独家首发,仅限他一人能听。

    日子一天天过,故事一日日讲,渐渐的,六郎君床边,相聚来探望的人越来越多,西游记的故事,与巫家四娘子的名号,一道流传开来。

    同时流传开的,还有巫县令家中的小食之名。

    临近中秋,王铉之许久未曾再来的信上,便提了几句,嘱她注意安全,保持低调为好。

    但随后又写道:“......私以为故事精彩绝伦,妙不可言,唐僧师徒遇琵琶精后,到底如何,可否告知一二?”

    钟敏想象着王铉之写下这句话时,该是有多么犹豫的样子,眯眼笑得无声。

    回信里,就写上了后续直到完结的所有故事。

    故事好写,心事难言。

    月圆月缺,不遂人意,一封信,引相思,又堪说予谁人知?

    六郎君床前,西游记的故事一直讲,就这么到了十月中,故事完结,六郎君也重新活蹦乱跳了。

    一家之主,陵醴县县令巫其实却反而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突厥人趁中秋节庆夜袭范边,并州、朔州相继沦陷,被掠为空城,太原告急,满朝震惊。

    五皇子临危受命,替太子亲征,不日即将启程。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陵醴远在内陆,兵力是不会从这里征调,但粮草调运不可避免,此次调粮,潭州叫陵醴县来交大头。偏偏近年来因着换贡、温泉开发等事,陵醴出了名,被多方势力盯上,实际税赋不降反增,导致县内粮草仓库,其实并不丰盈,一下子调粮千余石,就得空仓近一半去。

    军粮任务紧急,巫县令眼睁睁看着粮仓变空,想到年底还得缴一次税粮,唉声叹气个不停。

    后院里,钟敏亦在叹气。

    都城又有来信,却是王家主母亲笔。

    王铉之婚约在身,眼看该去葛家下定的当口,瞒着家里,申请调任,请随大军北上抗敌。虽然王家高位不再已久,但上司亦不敢擅专,终还是报知到公主府与驸马府上。一家人齐齐上阵,轮番劝说,俱皆败下阵来。当家主母头痛欲裂,绞尽脑汁,犹豫再三,终于放低姿态,提笔往巫家写了这一封信,请求巫四娘子相助。

    钟敏细细看完信,不由得扶额叹息。除了字里行间的尴尬叫人无奈外,王孙氏对王铉之参军是为着避婚的判断亦令人感觉不到欢喜。

    连当家主母都这般认为,王家其他人等的看法自然可以想见。王铉之铁了心要走,账却被王家人算到自己头上,钟敏咬牙切齿,直想把王铉之当作信纸一样撕碎了事。

    “关我屁事!”她“啪”一巴掌拍在信纸上,吓了又琴好大一跳。

    “姑娘,怎么了?你刚才说的什么?”又琴自打知道信是王家主母写来的后,便轻手轻脚退到角落里充当背景,早不知神游太虚哪里去了,也就没听清钟敏突如其来的不雅之词。

    钟敏扭头看一眼又琴,摇摇头,又把头扭回来。

    被这么打岔一下,她的气性倒泄了不少。

    认真想想,王铉之不是容易冲动的人,主动申请上前线,应该有他自己的道理,想来王家人劝不住,正是为此。与其说那群人怪罪钟敏伤了王三郎的心,不如说他们更希望王三郎就是因为伤了心才想走的,如此方有可能劝得住。

    照这么看,不管是劝住了还是劝不住,钟敏似乎都讨不到什么好。

    可是,内心里,一想到王铉之要去前线打仗,她又着实放心不下。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充满面对面厮杀的残忍和血腥,简单落后的医疗条件,更是难言对战场上生命的保障。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征战几人回?

    况且,此次王家主母亲笔,不可谓不慎重,身为巫家四娘子的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置之不理。

    “唉……”深呼吸,重新坐下,半个时辰过去,钟敏盯着桌面上的信和白纸,抱头哀叹。明明已经决定了要回信的,却偏偏脑子里一片混乱,根本不知如何下笔。

    越想越乱,心里一时来了气,“啪”一下撂了笔。

    又琴回神以后,见钟敏打算回信,便即走上来伺候笔墨。此刻,尝试建议道:“姑娘,要不,找二郎君问问?”

    巫二哥与王三郎倒是兄弟情谊深厚,常在外面互通消息,想来是早劝过的了,去问问也好。

    随手披一件外罩,钟敏带着又琴往外走。

    掀开帘,跨过槛,一抬眼,二郎君巫正则带着家僮百斯,在院门边露出身子来。

    四目相对,都笑。

    “正要去找二哥哥呢!”钟敏提起裙摆,走下台阶,亲亲热热迎上前去。

    “嗯。”二郎君沉着点头,继续往院子里走,临近了方道:“听说王家来信,我过来看看。”

    钟敏转身跟着他一同回屋,边重上台阶,边问:“哥哥今日还是要出门吧?”

    二郎君点点头:“听说战事不利,征粮之后,怕是很快就要征兵,咱们先行准备着,总没有错的。”

    对这些事,钟敏帮不上忙,知道家里父子俩辛苦,唯一能做的,便是多研究几样好吃的给他们。

    此刻便笑道:“我刚做得了新的吃食,二哥哥若是没那么着急,待会儿不妨吃了再出门。”

    前有寒衣节祭祖,后有下元节拜神,做糍糕的糯米准备了许多在厨房里,钟敏想起现代常吃的汤圆,便试着浸泡、磨浆再滴干晾晒,又用三个筛簸子筛了又筛,到昨儿才筛得出来一簸细粉。

    今日一早,钟敏用芝麻和红糖揉了馅包上三个汤圆,煮熟吃得正香时,王家的信便到了。

    汤圆粉和芝麻红糖馅都还有。又琴早上是跟着搓了一个汤圆的,此刻听到两人对话,引他们进门去端上茶水,交代百斯一声,便即自行往厨房去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