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九十八章成了结发夫妻
    接亲的队伍所走过的地方,道路两边皆是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激情昂扬。

    “这么多的嫁妆,得值多少钱?”人群中有人议论。

    “这岂是能用银钱来衡量的?新娘子还有好几个铺子,那又得值多少钱?”

    “不管值多少,反正最后都是姓了宋。”

    “宋家哪里缺银子?新娘子这些嫁妆,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

    花轿走得很平稳,可豆花的心却一点都不安稳。

    从她家到宋家一点都不远,要是直直地走的话,不消一会儿就到了。奈何嫁妆车架实在太多,此时天色也不晚,所以就绕着城走了两圈,这才停下。

    花轿还没停稳,豆花又听到了喧天的鞭炮声响起,伴随着欢笑的人声。

    她坐在轿子里等了一会儿,忽然就听见花轿外面,喜娘与她小声说道:“要踢轿门了。”

    豆花心一紧,越发紧张了起来。

    片刻过后,她便听见外面传来场合:“新郎踢轿门。”

    此时豆花蒙着盖头,并不能看清什么,只看见大红色的绣花轿帘微微动了一下。

    踢完轿门,喜娘又小声提点她:“准备下轿了。”

    等到轿身前倾,轿帘被掀起来,她便站起了身子,走了出去。

    喜娘搀扶着她,走出了花轿,向着大门而去。

    豆花什么都看不见,只跟随着喜娘前行。她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

    “过火盆,步子大点。”喜娘说道。

    豆花依言,迈了一大步,跨过了火盆。

    随后,便响起唱和:“新娘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

    才过了火盆,喜娘又让她过马鞍。

    跨过后,又有人唱和:“新娘过马鞍,平平安安。”

    礼乐声响起,喜娘搀扶着豆花,进了喜堂。

    此时天已黄昏,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豆花透过盖头的边缘,能看到脚下摇曳的烛光。

    她能感觉到,周围有很多人,至于都是谁,她却不得而知了。

    片刻过后,宋锦元也入了厅堂。

    红绸布结成一朵连理花,一端被放在了宋锦元的手中,另一端被放在了豆花的手中。

    喜娘仍然站在豆花身边,提示着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赞者一声唱和,拜堂便正式开始了。

    豆花也曾见过别人拜堂,可都不像这般复杂。她只随着赞者的声音,让她升她便升,让她拜她就拜,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这才到了她最熟悉的环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

    豆花和宋锦元仍然各执红绸的一端,被人簇拥着,离开了喜堂。

    一路上走的极慢,有两个小丫头手执红烛照路,还有两个小丫头专门负责红麻袋。

    豆花和宋锦元踩在染成红色的麻袋上,每当他们走过了一个,小丫头便拾起那个麻袋,又铺到了最前面,如此循环往复。一共有八个麻袋,寓意着子孙八代。

    进了洞房,豆花头上依然蒙着红盖头,看不清周围的情形,只能听到喧闹的人声。

    等到周围渐渐安静了下来,她又听见有脚步声走了进来。

    “姑娘,大人让我拿了些东西过来,你快吃点吧。”

    是小云的声音。

    豆花确定了一下周围没有别的人,便稍稍掀了盖头。

    此时房里只有她和小叶小云三人,两个丫头手里全都拿着吃的。

    “刚刚大人临走的时候吩咐了,说怕姑娘饿着,就让我们去拿了些吃的,姑娘快些吃吧。”小云笑向她说道。

    豆花答应了一下,便吃了起来。

    夜色早已经上来了,她中午饭就吃的不多,又折腾了这么一下午,早就饥肠辘辘了。

    “大人就是心疼姑娘,一直惦记着呢。”小云又说道。

    她这话音才落,小叶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笑言:“该改口了,不能再叫姑娘了。”

    小云也反应了过来:“对,对,该改口叫夫人了。”

    豆花一时间还不太适应这个称呼,只向她们微微笑了笑。

    “大人出去了?”豆花吃了个八分饱,便停了下来,又问道。

    “嗯,出去招呼客人去了。”小叶回答。

    豆花在心中暗想,出去招呼客人,肯定要喝不少酒吧。锦元酒量不怎么好,可别再喝醉了。

    正如此想着,又听见有脚步声传来。小云赶忙收拾起了东西,小叶也匆匆地为她又盖上了盖头。

    这回进来的是喜娘,说道:“外面的宴席差不多了,新郎很快就能回来了。”

    “这么快?”小叶问了一声。

    喜娘点头:“那是自然,谁敢闹大人的场子?”

    新郎着急回洞房,大家都心知肚明,自然也不会过多阻拦。

    豆花听说宋锦元就快回来了,那颗心再次紧张了起来。

    她静静地坐在床上,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又等了一会儿,便听见喜娘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了,来了。”

    片刻过后,一个阴影挡在了她的身前,再之后,又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过后,豆花便听见喜娘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新郎挑盖头。”

    豆花那颗心猛的一紧,这就要挑盖头了吗?

    她还没做好准备,忽然就感觉眼前一亮。于是她那副慌张又惊愕的样子,便落在了宋锦元的眼睛里。

    他也随之心一紧,他设想过无数次,当他挑开盖头的时候,豆花会是何种模样?或是娇羞,或是微笑,或是镇静……他唯独没有想到过,她竟然会慌张,会惊愕。

    难道,她不想嫁给他?嫁给他她不开心?

    好在这番神情并没有在豆花脸上持续太久,否则,说不定这场婚事就继续不下去了。

    她看见他今日身着大红色的喜服,越发衬的他面如冠玉,英姿勃发。他手上拿着一根秤杆,尾端结着一朵大红色的绸花。

    想起刚刚的失态,她脸上顿起娇羞之色,也不去看他,只低垂着眉眼,一双手紧张地绞着喜服的衣摆。

    “新娘子还害羞呢。”喜娘笑着说道。

    这下,豆花心里越发羞臊不安了。

    宋锦元似乎也明白了她刚刚为何会有那种反应,心里畅然了不少,脸上又带上了笑意。

    喜娘走了过来,将两人的衣摆系在了一起。又剪了他们各自一缕头发,结成了一束。

    豆花心思荡漾,久久不能平静。

    她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就这么嫁给他了,与他成了结发夫妻。

    心里是幸福的,满足的,甜蜜的,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宋锦元那颗心比豆花跳的更快,这一整日下来,他都感觉幸福的不真实。

    情不知从何起,而一往情深。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喜欢她这么爱她,反正从小到大,他就像是为爱她而存在的一样。

    他不需要明白自己为何爱她,他只需要知道,他爱她,恰恰她也爱他,这就够了。

    从此以后,他唯一需要做的事,便是对她好、对她好、永无止境地对她好。

    两个丫头进来,其中一个端着小饺子。饺子小巧玲珑,只有蚕豆那么大,里面包了花生和芝麻。

    喜娘接了碗,过来喂给豆花。

    豆花吃了一口,却忽然皱了眉。

    从没有人告诉过她,这饺子竟然是半生不熟的。

    喜娘却笑问:“生不生?”

    “生。”豆花下意识地顺着她的话回答。

    喜娘爽朗一声笑:“生就对了,来年生对龙凤胎。”

    豆花满面娇羞,原来寓意在这里。

    吃完了生饺子,喜娘又从另一个丫头那里接过了一只小巧玲珑的葫芦。

    葫芦被竖着劈成了两半,挖去了瓤,又用红丝线绑在了一起。

    两半葫芦里面被倒上了酒,喜娘高声说道:“新郎新娘喝交杯合卺。”

    说着,便端到了豆花和宋锦元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