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九十七章花轿被抬走
    “你先坐在这里等着,娘出去瞧瞧。”赵氏向豆花说道。

    豆花点了点头,坐在了床沿上。

    房里只有喜娘和小叶小云在陪着她,豆苗早就出去瞧热闹去了。

    片刻过后,赵氏又走了回来,向豆花说道:“你姐姐诶来了。”

    豆花正猜疑着是哪个姐姐,便看见刘珍儿跟在赵氏的身后走了进来。

    豆花恍然,竟然是她。

    刘珍儿身着水红色的袄裙,头上戴着鎏金八宝簪子,见了豆花,先行了个礼,口中叫了一声“妹妹”。

    豆花也没起身,回道:“姐姐原谅我现在不便起身还礼。”

    刘珍儿忙摇头说“无碍”。

    两人虽是堂姐妹,可豆花和她一点感情都没有。当时刘珍儿去了徐府的时候还不足十岁,便是豆花对她的记忆,也十分模糊了。刚刚见她看上去和沈氏年轻的时候有点像,娘又说是她姐姐,她这才想起是她。

    刘珍儿对豆花也没什么感情,自然也就没什么亲密的话和她说。倒是没想到,大伯家里嫁的最好的女儿,竟然是这最小的一个。

    嫁过去就是官夫人,还是京官,这得多威风?

    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家老夫人这才答应让她前来。要不然,仅凭她一个卑微的妾室,哪里能来的了?

    不过,说到底,这次豆花出嫁,她也跟着沾光了。她隐隐听闻,老爷和夫人正商量着,要把她抬了贵妾。

    如今,宋家这棵大树谁都想攀,她作为宋家少夫人的堂姐,也算是沾了点亲,带了点故。要是她只作为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妾,难免会给人家脸上抹黑。可要扶她为正那也是不可能的,徐少夫人也是个厉害的人,所以,只能让她做了贵妾。

    此时刘珍儿自然知道,自己往后要想得到荣宠,必须要和眼前这位堂妹维持好关系。

    可她又着实没什么话和她说,便只能说些恭维喜庆的话。

    豆花和刘珍儿没什么感情,但也没多大的仇怨,顶多就是不怎么喜欢她罢了。她又不是豆苗,也不会像豆苗那样对她冷嘲热讽。因此,只是面带笑意听她说着,时不时地回应一声。

    两人正说着话,沈氏也进来了。

    沈氏许久都未曾见过刘珍儿,也是想念。听说她来了,便进来看一看她。

    沈氏这几天倒是老老实实的,并未生事。她如今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大房一家的差距,想要做什么事之前,自然得好好掂量掂量。

    刘珍儿对沈氏这个亲娘淡淡的,还不如对豆花热情。

    不消一会儿,赵氏又走了进来,与豆花说道:“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巷子头上了,你准备好。”

    说着这话,她拿起四面垂流苏的红盖头,为豆花盖在了头上。

    视线忽然被遮挡,豆花那颗心倏地就紧张了起来。

    她本来以为还得有一会儿的,没想到这么快,迎亲的队伍就来了。

    豆花盖上了红盖头,沈氏和刘珍儿也走了出去。

    “真想出去看看啊。”小云悄声说道。

    小叶轻笑:“别着急,等会儿就看见了。”

    此时迎亲的花轿已经到了门口,锣鼓声喧天,豆花坐在屋里,蒙着红盖头都能听出喜庆。

    其实她也很想出去看一看,奈何这个心愿,是不可能实现了。

    她现在蒙上了红盖头,只有到了晚间,新郎挑盖头的时候,才能被揭下。

    此时,宋锦元正被拦在门口。

    本来拦门只是个象征,宋锦元如今地位斐然,也没人真敢拦他。

    偏偏拴子是个爱闹腾的,稚子无知,在门后面死死地扒着,说什么都不肯打开让他进来。

    他不爱叫豆花姐姐,总是喊她名字,可在这些兄姐之中,他和豆花的感情却是最深的。他小时候虽然一直由大姐照看,可是大姐出嫁的时候他还不怎么记事,对她也就没多大的印象。二姐又总是欺负他,哥哥就知道读书,只有豆花肯和他玩,也能和他玩到一起。

    他也很喜欢锦元哥哥,可是他就要把豆花带走了,以后也不能再陪他玩了。想到这个,拴子便心里悲伤,不想让宋锦元把豆花接走。起码,不能让他接的那么顺利。

    因此,拴子早已把赵氏之前的嘱咐抛到了九霄云外,不遗余力地拦着门,就是不让宋锦元进来。

    宋锦元被拦在外面,又是焦急又是尴尬,还不得不保持风度,当真苦不堪言。

    拴子拦着门不放,有人便去找刘万田和赵氏。

    两人匆匆赶了过来,又是威吓又是利诱,费了好大一番力气,这才让他松开了。

    拦门是小,可误了吉时就事大了。吉时都是早就算好了的,断然不能给延误了。

    大门被打开了,宋锦元顺利地走了进去。

    豆花坐在床沿上,只听见外面闹闹嚷嚷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拴子拦着门不让进,被爹娘给提溜走了。”豆苗一边笑着,一边跑了进来与豆花说道。

    豆花也随之笑,不知道宋锦元刚刚被拦在外面,着急不着急?

    她正思忖着,又听喜娘在她耳边说道:“催妆的快来了。”

    果然,喜娘这话才刚刚落下,豆花便听见外面传来催妆的声音。

    三次催妆过后,喜娘这才搀扶起了豆花,扶着她走了出去。

    步出房间,喜娘又将她交给了早已等在那里的宋锦元。

    手被他握住,豆花能感觉的到,他的手暖暖的,手心里湿润一片。

    他紧紧握着她的手,像是害怕她会跑了一样。

    豆花心中暗想,他是不是十分紧张?

    此刻,宋锦元心里又紧张又欢喜,但脸上却始终带着清朗的笑意。只是豆花蒙着盖头,并不能看见。

    此时已经快到黄昏,所有的礼仪程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宋锦元牵着豆花的手,与她一同拜别了父母,又牵着她的手,走在鲜红的红地毯上,往门口而去。

    上花轿之前,赵氏往豆花手里塞了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五谷,嘱咐她一定要抱好了。

    花轿下压,喜娘搀扶着她,让她上了花轿。

    “起轿——”伴随着轿夫一声高亢又喜庆的唱和,雕花饰珠宝,四角垂流苏的八抬花轿便被抬了起来。

    鞭炮伴着震天的鼓乐,噼里啪啦地响起。

    花轿跟在骑高头白马的新郎身后,缓缓前行,后面跟着的是装嫁妆的车架。

    赵氏将一盆水顺着花轿离开的方向泼了出去,反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女儿一个接着一个嫁出去了,她的心仿佛也一点一点地跟着空了。

    豆苗见她如此,便走了过去,抱住了她的胳膊:“娘,我决定不嫁了,我永远在你身边。”

    赵氏知道豆苗这是在安慰她,但还是白了她一眼:“又胡说八道!”

    她好不容易才看到最难缠的这个有了着落,哪能容得她说不嫁就不嫁了?

    不过说起来也是奇怪,她们都不嫁的时候吧,她就盼望着她们能赶紧嫁出去,如今真的走了,她又舍不得了,又不想让她们走了。

    豆苗又笑着安慰她:“娘,你就放心好了,豆花嫁给了锦元,可不就跟还在自己家一样?你担心的什么?”

    被豆苗如此一劝慰,赵氏心里便轻松多了。

    说的是,豆花嫁给锦元,一定会幸福的。

    不用担心夫君待她不好,也不用担心公婆待她不好,更不用为生计奔波。豆花嫁过去,就是享福的。

    赵氏又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和豆苗一起又进了家门。

    家里还有不少亲戚要招待,她还有的忙。

    本城最大的官娶妻,那排场自然小不了,围观的人也少不了。饶是豆花坐在花轿里面,也能听到外面鼎沸的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