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二十八章求娶公主
    皇帝看完这封信,便言笑晏晏地与那两位匈国使臣说道:“贵国单于所提出的要求,朕觉的,倒是可以商谈。只是,送公主去和亲一事,还要从长计议。”

    听闻此言,匈国使臣微微一笑,扬起了两抹小胡子:“哦?是吗?可我王听说,陛下还有一位公主,正好适婚。我王怀抱诚意,派遣我二人前来议和,又以最大的诚意,要求娶公主,还望陛下千万不要拂了我王的一番期待。”

    皇帝再听这话,剩下那些拒绝的话也不好说出口了。

    呼延是从哪里听说他还有一位公主的?

    “实在不巧,朕的那位适婚的公主,朕已经为她选好了亲事,不日就将出嫁。”皇帝回道。

    玲珑公主是他的掌上明珠,他如何舍得让她去匈国和亲?

    然而,使臣却又接着说道:“希望陛下以两国和平为重。”

    另一个使臣也跟着附和:“我匈国虽然不如贵国富足安乐,但却是怀着一片赤诚之心想要求娶公主,还望陛下应允。”

    皇帝皱着一双眉,并没有立即应承。片刻过后,这才又回道:“此事还需再商议,二位使臣先回驿馆歇息,等到朕想好了,再给回复。”

    二位使臣也没再纠缠,又向他行了礼,走出了大殿。

    这二人才出去,皇帝就叫了兵部尚书,问他秦济平何时能回来。

    “回陛下,算算日子,秦将军要想到达上京,还得再有三两日的。”兵部尚书回道。

    皇帝点头,“嗯”了一声:“那此事,就等等再说。”

    “陛下,我看这匈国不好打发,既然他们要求娶公主,那陛下不如从宗室里面择取一个适婚的郡主,封其为公主,嫁往匈国。”礼部侍郎出列说道。

    “这不妥当”,立即有人反驳,“如果实在没有适婚的公主,从宗室之中择一嫁之倒也说得过去,然而匈国单于摆明了已然知道陛下并不是没有适婚的公主。倘若再要嫁宗室之女,难免会让呼延觉的被怠慢了。如此,他若是恼羞成怒,撕毁协约,再来兵进犯该如何?”

    朝堂众臣,有人持这种看法,有人持那种看法,一时间吵吵嚷嚷,分不出个胜负。

    皇帝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说道:“都别吵了,此事还是等到秦济平回来了再说,退朝。”

    说完,他便率先起身,离开了大殿上那威严的宝座。

    圣上都走了,众人再吵下去也没有意义,这才纷纷离开了。

    皇帝心烦意乱,叹息连连。他不曾想到,匈国竟然提出了这个要求。可他就只有玲珑公主这么一个适婚的女儿,又是一直被她捧在手心里疼着的,如何舍得让她去和亲?

    再者,她心系宋锦元,如今钦天监已然开始卜测吉日,不日就让她出嫁。这个时候,又怎么能让她去和亲?

    这些先不说,若是玲珑知道她不能嫁给宋锦元了,要去和亲,可不得闹个天翻地覆?

    无论皇帝如何想,都觉的不能送玲珑公主去匈国和亲。

    呼延到底是从哪里知道他还有一个适婚且还没出嫁的公主的?

    皇帝心烦意乱,本来打算去看玲珑公主的,也没有去。

    宋锦元也从梅思翰口中得知了今早大殿上所发生的事,他不动声色,心里却在期待着。

    他心里清楚,这次皇上肯定不会答应匈国和亲的请求。这没关系,他早晚得答应。

    只要玲珑公主嫁出去了,皇上也就不会再逼迫他娶她了。玲珑公主嫁的远远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来,必然也不会再来找豆花的麻烦。

    他当初想出这个办法的时候,便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此举虽然凶险万分,但却是个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徐晏不用上早朝,可朝堂上所发生的事,必然瞒不过他。

    皇帝心烦,便叫了他过去。

    “匈国非要让公主和亲,可我又不舍得玲珑。九郎,你说这可如何是好?”皇帝叹息一声,向他问道。

    徐晏回道:“秦小将军不是就要回来了吗?没人比他更熟悉匈国那边的状况,不如等到他回来,问一问他,再做决定。”

    听他此言,皇帝点了点头。

    九郎说的对,现在说什么都不靠谱,不如等到秦济平回来以后,弄清楚了此时匈国的状况,再决定要不要嫁公主。

    “可朕就担心,那匈国使臣会急躁,回去以后与呼延乱说一通。”皇帝又叹息一声,说道。

    匈国民风彪悍,无论何时,都是他们的劲敌。面对这样的劲敌,好好拉拢安抚,自然要比在边疆燃起战火要好的多。这个道理,皇帝自然明白。

    而且,匈国不是没实力,如果战事僵持,于他们而言,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此,当呼延提出要议和的时候,皇帝心中高兴,也十分乐意与之议和。然而他却没料到,呼延竟然非要让他嫁玲珑公主去和亲。这个,他就不好接受了。

    他宠了玲珑公主这些年,又怎么舍得让她去和亲?怎么舍得让她去匈国吃那份苦?

    “不过,陛下也该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徐晏又接着说道,“如果这次和谈没有谈成,匈国恼羞成怒,再卷土重来,那可就不好收拾了。陛下可千万要做好了防范才是。”

    听他此言,皇帝不禁蹙眉点头。

    九郎说的,也是十分有可能会发生的。

    皇帝又叹了口气,复而问他:“钦天监那边,进行的如何了?卜测出良辰吉时了没有?”

    徐晏回道:“说是还要再等待几天的,监正夜观天象,说是用不了多少时日,紫微星会尤其璀璨,到时候卜测,必然能测到一个最佳时日。”

    皇帝点了点头,没再接着问。

    徐晏也没再说别的,起身离开。

    刚刚皇上如此问他,必然还是因为不想把玲珑公主嫁去匈国。把她快一点嫁给别人,自然就不用再去匈国和亲了。

    徐晏唇边勾出一个浅淡凉薄的笑意。

    如果皇上当真是这么想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匈国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皇上过于宠爱玲珑公主,不免关心则乱了。乱就乱吧,反正他也不会去管。

    徐晏出了明华殿,便回了王府。

    他一整个下午都不曾出去过,又在心里暗暗想着,豆花知道不知道玲珑公主即将要去匈国和亲的消息?如果她知道了,会不会高兴?

    只要她能高兴,那他便也心满意足了。至于他自己,他早已无暇顾及。

    想起她,徐晏又微笑了起来,这次的笑容不再冰冷凉薄,反而带着丝丝温暖。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收束了最后一道余晖,夜幕拉下来了。

    夜深人静之际,一道黑影,不期然越过了淮安王府高高的院墙,消失在了王府深沉的夜色里。

    此时徐晏的房中还亮着灯,那道黑影,便向着这里而来。

    那道黑影十分谨慎小心,悄然来到了门口,推开房门进来了。

    “阁下不请自来,是不是有失礼数?”徐晏此刻正在看书,并没抬眼去看他,直接问道。

    那道黑影摘下了戴在头上的风帽,露出了一张十足粗犷的脸,以及脸上的两撇小胡子,赫然就是今日在大殿上的那位匈国使臣之一。

    “王爷可不就是在等着我的到来?”那人看向徐晏,唇边带笑,粗哑的声音说道。

    徐晏神色平静,放下了手中的书,抬眼看向他问道:“使臣大人深夜来此,不知有何事?”

    那人也不啰嗦:“我王派遣我二人来与贵国皇帝陛下和谈是假,与王爷和谈倒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