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百二十七章受不住折磨死了才好
    豆花此时心境平和,但玲珑公主却截然相反。

    她让豆花过去,本意是想给她找不痛快的。结果,却让她自己不痛快了。

    她羞辱她,折辱她,戳她的心,还拿茶水泼她,她要是受不住了,自己了断了性命,那该有多好?可看她那淡定自若的模样,哪里有丝毫要了断的意思?

    玲珑公主越想越气,又暗暗咬牙,心中暗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折磨她。她能受得了一次两次,十次八次,她就不信了,她还能受得了一辈子?

    她也算是见识到了,那女人并不是个没脾气的。不管她骨头有多硬,她最后都要让她在自己眼前消失了,不管用什么方法。

    玲珑公主叹息一声,站起身子,去了明华殿。

    “父皇,你又许久都不曾去看过我了。”见了皇帝,玲珑公主又抱住了他的胳膊,撒娇似的说道。

    皇帝呵呵笑了起来,满脸温和:“父皇这不是政务繁忙吗?但父皇可一直都没忘了你。”

    “那钦天监择好了时日没有?”玲珑公主又问道。

    听她此言,皇帝哈哈笑:“就知道,你是为这事来的。”

    说完这话,他又温和地向她笑道:“你放心,这件事朕已经交给你九叔去督办了,他一定能给办好了。”

    可玲珑公主却心存担忧:“九叔和我有过节,他会不会不尽心?”

    听她此言,皇帝微微皱眉:“休要胡说,你把你九叔想成什么人了?他又怎会存了那种心思?即便那姑娘曾是他的救命恩人,可也仅止于此。你和他同姓徐,同是皇室血脉,他自然会更向着你。”

    听他如此说,玲珑公主这才放心了些许。

    她悠然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

    皇帝又跟着笑了起来,劝慰她说道:“你就乖乖地等着好了,你是父皇最最疼爱,也是最最高贵的公主,父皇自然会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

    玲珑公主开心地一笑,随即却又问:“父皇真的这么疼爱儿臣?”

    “那是自然。”皇帝回道,他如今子女不少,可最为让他疼到心里的,还是只有这一位公主。

    玲珑公主稍稍沉思,接着刚才的话问道:“那要是和父皇的江山比起来呢?父皇是更喜欢江山?还是更喜欢儿臣?”

    皇帝只以为她这是戏语,无奈一笑:“又说胡话了不是?”

    “父皇你说嘛,到底是我更重要?还是江山更重要?”玲珑公主追问,又摇晃着他的胳膊。

    皇帝被她追问的不回答不行了,便回道:“当然是你重要了,你是父皇的掌上明珠嘛。”

    听到这话,玲珑公主这才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

    “好了,父皇这还有要事要忙,等晚饭时分再去看你。”皇帝说道。

    “嗯”,玲珑公主答应了一声,站起身子,欢快地走出了明华殿。

    她走到殿门口的时候,正好看见赵怀先进来,见了她,赶忙躬身行礼。

    等到玲珑公主走出去了,赵怀先这才走入了明华殿,与皇帝说道:“陛下,匈国使臣已经到了上京。”

    皇帝稍微皱眉沉思,说道:“传朕口谕,让礼部招待,明日早朝觐见。”

    赵怀先应了一声“诺”,便退了出去。

    皇帝又在心里暗暗猜测着,这回匈国是派出使臣前来和谈,不知道要谈什么?会提出什么要求?但匈国是的战败国,想来提出的要求也不会太离谱。

    朝堂上的事情,豆花并不知情。宋锦元能从梅思翰那里得到消息,心里暗暗地思索着自己的考量。

    那日徐晏与他说,他要做的事,他都替他做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他能想出这个办法,也敢为了豆花不顾一切地去做。但他心里也明白,如果他自己来做的话,即便最后侥幸成了,他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宋锦元心里越发涌起了一股无力之感。他现在只是个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平日里只负责校对书稿,整理国史,其他重要的领域,根本就不可能涉足。

    他人微言轻,不管想要做什么都力不从心。然而保护她,并不是仅仅靠那一颗心就足够了的,他必须要强大,要足够强大才行。

    宋锦元回到家中,见豆花正坐在水池边上看鱼。

    花园里有一个小小的池子,本来里面没有鱼的,但昨天他和豆花一去出去的时候,她买了几条锦鲤回来,养在了这池子里。

    豆花一边看,一边给池中的锦鲤喂食。每当她投下一撮鱼食,几只锦鲤就争着抢着去吃。豆花唇边带着笑意,看的专注,就连宋锦元过来了都不知道。

    “太阳落山了暑气还没消散,热不热?”宋锦元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她身边。

    豆花听到声音,见他回来了,不禁灿然一笑,回道:“不热。”

    说着这话,她又接着道:“你快过来看啊,这条花色的,抢的可凶了。”

    她一边说,一边又捏了一撮鱼食,故意不喂到那条花色锦鲤旁边。

    宋锦元面带笑意,也在光滑的山石上坐了下来,与她一起看着池中的锦鲤。

    豆花喂完了鱼,抬眼去看他,见他身上仍然穿着官服。

    “回去吧,快些把衣裳换下来。”她站起了身子,拉了他衣袖。

    宋锦元却反握住了她的手。

    豆花羞赧地一笑,也没抗拒,被他牵着手,回房去了。

    她为他找出一件青色的单薄的直身,帮他换了下来。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时候便不早了。厨房那边做好了晚饭,送到了饭厅,豆花和宋锦元便一起去吃饭。

    次日,早饭过后,宋锦元去翰林院当值,豆花仍然把他送到了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这才进去。

    此时早朝还没散,皇帝与众位大臣先商议了几句,听说匈国使臣来了,赶忙让人宣召。

    片刻过后,便有两人进了大殿。

    他们皆身形高大,披发左衽,面上蓄着两撇胡须。

    在大殿上站定,二人向皇帝行了个匈国的礼,又恭顺地说了几句祝贺之词。

    皇帝也说了几句欢迎的话,面带笑意地看着他们。

    “我国单于还给陛下修了书信,请陛下过目。”其中一个使臣说着这话,拿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地举过头顶。

    赵怀先上前去接了书信,又呈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接了信,打开看了看。

    匈国单于呼延写给他的信里面,除了客套话,就是这次和谈的内容。

    呼延把自己的要求,全都写进了这封信里。

    皇帝看了一眼,见这上面的所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匈国国土多半都是广阔的草原,平常生活以游牧为主,粮食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却十足欠缺。尤其一旦入冬,更是匮乏的严重。

    匈国尚武,民风彪悍,又擅骑射,每每粮食不足了,便要到相邻的冀州、凉州等地掠夺。这些年来,没少犯边,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

    这封信上,呼延又提出了开放通商的要求,用匈国的牛羊,来换取他们的梁氏布匹,丝绸茶叶。

    以前皇帝不是没考虑过通商,但他始终觉的,匈国民风彪悍,又狼子野心,实在是不能相信。万一真的开放了通商,他们借此长驱直入怎么办?那可不就相当于打开国门引狼入室了?

    所以,这些年过去了,他们和匈国之间的情形,始终都没有改善过。

    如今呼延又提出了开放通商的要求,这倒也在皇帝的意料之中。

    而且这次,作为战败国,呼延退让了一步,只提出每年秋天一季开放通商,还要与他签订协约,承诺只要通商,便永不泛边。此外,还提出希望他嫁一位公主去匈国,两国修好,永保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