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四十章人家没看上我
    见豆苗笑成这样,豆花也跟着笑。

    就豆苗那性子,那伶牙俐齿的德行,那位公子想和她计较,绝对是自讨苦吃。

    “行了,你还是想想怎么应付娘那边吧。”豆花提醒她说道。

    豆苗收了笑,回道:“还能怎么样?大不了被她骂一顿,无碍。”

    反正她已经被骂的够多了,不在乎再被骂几句。

    现在都腊月底了,没几天就要过年,铺子也开不了几天了。

    豆花现在就开始算年终总账,打算后日就关门歇业。

    下午,豆苗去拜访了徐夫人和陈小姐,及至回到铺子里,天色已然暗了下来。

    但她仍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等到入了夜,这才往回走。

    她心里盘算着,娘睡得早,这会儿说不定早已经睡了。等到她看见她,也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睡上一觉,她心里的气肯定又消了不少。

    却不料,豆苗回到家,赵氏不但没睡,反而特意在等着她回来。

    见到豆苗,赵氏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劈头盖脸地将她数落了一顿。

    “你说说,你这是要干啥?是你自己说想亲眼看一看,我答应你了,你又闹这一出,你到底——”

    赵氏话还没说完,就被豆苗抢了过去。

    “娘,我这不是去看了吗?感觉不行,这才走了的。要是感觉不行还不走,那可不是浪费功夫?”

    “你那也叫看了?”赵氏反驳,“我咋就没听见你说一句话?一句话都不说,你咋知道人家孙公子不行?”赵氏越说越生气。

    孙公子仪表堂堂,文质彬彬,哪里不好了?哪里不合适了?

    “娘,我说了”,豆苗笑着回道,“我们小声说的,故意没让你听到,要不然多不好意思?”

    赵氏将信将疑:“真的?”

    “自然是真的。”

    “都说了些啥?”赵氏又问。

    “就互相问了下各自的情况”,豆苗敷衍了一句。

    “这样就行了?你就知道他不适合了?”赵氏蹙眉。

    豆苗抿抿唇,似是无奈一笑:“娘,我说了你可别难过。主要是那位孙公子,人家没看上我。”

    “胡说八道!”赵氏立即喝了一声。

    明明就是孙家先找媒婆向她家提的亲,要是看不上豆苗,干啥非要来提亲?

    “孙公子说了,说他志在功名,想要到时候娶个官家的姑娘。这亲事是他娘给安排的,他也是被迫无奈。”豆苗解释,用的自然是她编出来的理由。

    赵氏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了,似乎豆苗说的,并无道理。

    豆苗见她似乎动摇了,又接着道:“不管他娘咋想,反正人家孙公子没看好我,要是我强行嫁给了他,那以后……”

    接下来的话她没有说出口,但赵氏明白。

    一个不被夫君喜欢的妻子,有什么幸福可言?

    赵氏紧皱眉头,许久没说话。

    最终,她叹了口气:“罢了,先这样吧。”

    既然如此,这事儿也只能先搁下了。她不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必须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想让她以后能过得幸福和乐。

    “还没吃饭吧?”赵氏问道。

    她见豆苗点头,便起身去了灶房,去拿放在灶上温着的饭菜。

    豆苗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看来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腊月二十八,铺子关门了。

    明儿一早豆花不用早起,打算睡到自然醒。

    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她睡的朦朦胧胧,忽然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了。

    似乎是宋锦元来了,他的声音并不大,还刻意压低了。只是豆花睡觉自来浅,一点动静就能醒过来。

    宋锦元没有进来,也没有敲她的房门。但豆花还是怕他会进来,便揉了揉眼睛,起了身。

    豆花穿好衣裳,才一打开房门,顿觉一股寒风灌了进来。

    宋锦元就等在她的房门口,见她开了门,赶忙进了去,帮她把门关上。

    “外头冷,你别出去了。”他笑看着她说道。

    豆花“哦”了一声。

    感觉到了,今日风大,刺骨的寒凉。

    “这么冷你还来?”豆花反问。

    宋锦元但笑不语,他前几日又被他爹抓到了铺子里,直到铺子关了门,这才得了空来寻豆花。

    赵氏却没有宋锦元那么心疼豆花了,听见她房里有了动静,想来是起身了,便喊了一声:“豆花,起来了就出来洗脸吃饭了。”

    豆花答应了一声,便开门出去。

    不去铺子里,也没别的事情可做,豆花便把拴子叫到跟前,考教他的功课。

    拴子今年六岁了,去年就开始进学,也算是开了蒙,学了点东西。只不过比起良子当年,可就要差远了。

    拴子倒是和当年的虎子有点像,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玩儿,对学业一点都不上心,也不感兴趣。

    也正是因此,没少挨赵氏的揍。

    但他记吃不记打,打完了,哭完了,还是那个样子。

    豆花挑选了几篇文章让他背,他背不出来,急的抓耳挠腮,又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宋锦元。

    宋锦元站在豆花身旁,便张了张口,提示他一两个字。豆花一个凌厉的眼神看过去,他回之一个微笑,闭上了口。

    豆花提的每一篇文章,拴子都背不出来。

    她合上了书,叹了口气:“算了,别背了,等着开学以后被先生打吧。”

    拴子也不害怕,一听说不用背了,顿时欢欢喜喜地跑去玩了。

    她下面的两个弟弟,拴子和良子,就是两个极端。

    良子从小时候就爱读书,还没进学开蒙的时候,就缠着豆花让她教他读书写字。进了学以后,更是勤学刻苦,如今也早已经考过了童生试。再有个几年,考个秀才肯定没问题。

    然而到了拴子这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氏自然难过,但拴子就是不爱学习,她也没别的办法,只得听了豆花的安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东方不亮西方亮”。拴子在学业上不行,说不定在其他方面就能行了呢。

    宋锦元直到暮色时分才离开豆花回家去。

    豆苗的流香阁也关门歇业准备过年了,但她却并没有闲下来。

    趁着年前这几日,她准备了一批答谢礼,分别去送给了流香阁的大客户。

    徐夫人是流香阁的忠实拥护者,徐府是自然不能落下的。

    赵氏知道她去了徐府,待她回来后便随口问了一句:“你去徐府,见到珍儿了没有?”

    豆苗笑笑,回道:“娘,我是去见徐夫人了,珍儿是在徐少爷的院里,我哪里就能见到她了?”

    听她如此说,赵氏也就没再问。

    虽说因为当年豆子的事,赵氏与二房断绝了关系,当初也说了老死不相往来。但刘珍儿毕竟不是沈氏,又年幼离家,且就在这城里,她便经常打探一二。

    “不过我听说她现在混的还算是不错,成了徐少爷院里的大丫头,每月的月钱就一吊半。”豆苗说道。

    徐夫人知道刘珍儿是她堂妹,所以有时候,也会说起几句,豆苗便记住了。

    赵氏点点头:“那确实不少,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那边又管吃管住管衣裳,这些钱足够她花了。”

    不止够了,这些年下来,照理说应该还能存下不少,或许也能补贴补贴家里。

    只不过这些毕竟是二房一家的事,赵氏也就不想再管了。

    “你那边忙完了没有?”赵氏又问。

    豆苗想了想:“还有最后一家,等我明儿上午送去,下午就没事了。”

    “那正好,帮我在家做年夜饭。”

    闻言,豆苗浅笑:“娘,这种事儿,有豆花一个人就足够了。”

    豆花爱捯饬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