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三十二章这媒婆没安好心
    豆苗也认同赵氏这想法,季家,的确是个不错的人家。只不过,她认同,不代表她赞同。

    还是那句话,对这事儿,她没兴趣。

    “姑娘别害臊,那我可就直说了啊。”李媒婆又道。

    一般的姑娘听到这种事儿,哪有不害臊的?偏偏这个姑娘就是个特殊的。

    豆苗笑着点头,心里又在暗想:这有什么好害臊的?矫情!

    “我今儿要说的,就是季家的二房三子。”李媒婆说到这里,才要接着说下去,忽然就被豆苗打断了。

    “哦,他啊。”

    见豆苗一副了然的模样,李媒婆不禁心一怔,难道接下来,不用她说了?

    “咋样?是个啥样的孩子?”赵氏不明所以,心中好奇,便又向那媒婆问道。

    媒婆笑着回:“那绝对是个不错的孩子,如今就在季家的绸缎行里,管着一个铺子的买卖,可能干了。”

    “才管着一个铺子啊。”豆苗笑道,笑声里带着几分讥诮、几分轻蔑。

    才管着一个铺子,而且还是季家的铺子。她一手开起来的流香阁,如今可都开到新安府城了。

    “你先别说话。”赵氏嗔怪豆苗一句,又让李媒婆接着说。

    若是单论管着的铺子的数量,那季家的孩子的确不如豆苗,可人家却是高门大户出身,不像他们这种半途致富的。

    所以赵氏还是觉得,让豆苗嫁进季家,不委屈。

    “那孩子有才干,铺子给他打理的极好,而且季家的老爷还说了,将来还要再分给他一个铺子。”媒婆又道。

    赵氏笑着点头,如此,的确证实了那季家的孩子确实有才。

    然而豆苗又泼她冷水了:“李大娘,恕我直言,那人,我还真看不上。”

    李媒婆顿时僵了面色。

    赵氏也着急了起来:“这还没说完呢,你咋知道你看不上?”

    “娘,只是听了这些,我就知道这人我看不上。”豆苗唇边依然带着浅笑。

    一听这话,赵氏心头涌上好一阵子气恼:“那你倒是说说,你能看上啥样的?”

    豆苗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了转,看看她,又看看李媒婆,向她笑道:“李大娘,我觉的,那季家长房的嫡子倒是不错,要不然,你给我说和说和?”

    她这话一出,李媒婆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

    赵氏不明所以,听豆苗说觉的季家的长房嫡子不错,还以为她真的看上人家了,不由得心中一片欢喜。

    她无奈叹息一声:“李嫂子,我这闺女也是个磨人的,要不然,你就给说和说和?”

    那媒婆脸上全是为难之色,干巴巴地呵呵笑了一声,便站起身来,与赵氏道:“这亲事,我实在是说不得了。”

    说完,她拔腿就走。

    “哎,李嫂子,你咋就走了?”赵氏赶忙起身要去追。

    “娘”,豆苗喊住了她,“你也不用追了,左右我是不会嫁进季家的。”

    “刚刚不还说看上了季家的长房嫡子?”赵氏回头,睨着眼睛看她。

    豆苗讨好地一笑:“我刚刚那是唬她的,这媒婆根本就没安好心。”

    “你咋知道她没安好心?”赵氏诧异问道。

    “刚刚你也听她说了,她说的是季家二房三子。”

    赵氏依然不解,这有问题吗?

    豆苗继而解释:“季家的确是家大业大,但现在掌家的是长房,二房顶多也就是靠着长房的荫蔽,混个事儿做,饿不死罢了。至于那二房的三子,只是个小妾生的孩子,别说能有自己的铺子了,能在铺子里当个管事的,就算是长房格外开恩了。”

    听豆苗如此一说,赵氏便明白了。

    她听那媒婆说是季家的孩子,只以为是正儿八经的少爷,没成想竟是个边缘的。如此一看,的确是配不上她家闺女了。即便豆苗嫁了过去,将来也是受气的份儿。就她那性子,能忍得了?

    “那媒婆根本就没安好心,要不然我一说季家的长房嫡子,咋就把她给吓跑了?”豆苗又道,脸上依然带着几分轻蔑,“长房嫡子那才是正经的继承人,可惜啊,她觉的我配不上人家。”

    “也罢。”赵氏叹了口气,心里说不出的沮丧。

    豆苗见状,便上前安慰她:“娘,你不要着急,你瞧瞧,你闺女那么好,还怕嫁不出去?”

    这一番话,倒是把赵氏给逗笑了,戳着她的额头嗔道:“你倒是好不害臊。”

    言罢,又是叹了口气,说道:“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过了年你就十六了,要是再不定下亲事,等到你出阁的时候,就得是十八岁以后了。”

    “娘,反正我觉的还不着急”,豆苗从旁回应。

    赵氏听她这话,才要反驳,又被她抢去了话茬:“不过娘要是着急的话,就先给我相看着。”

    听她如此话,赵氏到了口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知道,豆苗能这么说,也算是退让了。不管怎样,她现在不反对她给她说亲事了。

    其实这也只不过是豆苗的缓兵之计,毕竟一直听着娘在耳边叨叨,她着实受不得。还不如让她由着自己的心好了。反正最后拍板的还是她,到时候她只说看不上,不想嫁就是了。

    “那你可得记得你说过的话,别到时候再给我这事那事的。”赵氏少不得提前叮嘱。

    豆苗笑着答应:“行,不过我也得先说好,娘你帮我相看,你觉的还不错的再和我说。我得亲自见过了,了解了,觉的确实可以了,这才能答应,我可不想盲婚哑嫁的。”

    “就你事多!”赵氏皱眉嗔怪,说完又笑了起来,“行,都依你。”

    豆苗虽然要求不少,还必须得自己相看,这着实离经叛道了。不过,婚姻一事,本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再仔细小心也不为过。倘若这样能让她找到一个良人,那就值得。

    豆苗见赵氏答应了,心里自然欢喜,又抱着她的胳膊说了好一番中听的话。

    第二日就是中秋节了,铺子全都关了门,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节。

    晌午时分,家里还收到了豆子寄来的家书。

    “赶快给我念念,看看上面说啥了。”赵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豆子的情况,赶忙把信塞到了良子的手里。

    良子打开信,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豆子不识字,后来成婚以后,赵思远曾教过她一些,但仍然认识的不多。所以这封信,便是由豆子口述,赵思远代笔写下的。

    信上说,豆子和赵思远早就到了任上,现如今也安顿了下来。那地儿不和他们这边一样,很多风土人情都奇奇怪怪的。不过他们现在也都适应了,并没有什么难处,让他们安心便是,不必挂念。

    “这就好。”赵氏听完信,便也松了口气。

    “快去拿纸和笔,给你大姐和大姐夫写个回信。”赵氏又嘱咐良子。

    良子答应着,跑去屋里拿了纸笔,又搬了个凳子过来,铺了纸,就要开始写。

    “娘,我准备好了。”

    “哎”,赵氏答应着,然而良子等了许久,都没再听见她说话。

    “娘,写啥,你快说啊。”良子催促。

    赵氏皱眉,她刚刚还觉的有好些话要说的,现在要写了,咋就不知道该说啥了?

    “娘,我来说吧。”豆花抢了个先,接着道:“来信已收到,很高兴你们在新地方安下了家,家中一切安好……”

    “行了我来说吧”,豆花还没说完,就被赵氏赶到了一旁。

    “娘你想好了?”豆花笑问。

    赵氏瞥她一眼,笑嗔:“赶紧旁边待着去。”

    说完,她便接着豆花刚刚的话说了下去,让良子都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