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三十一章有人能治得了她
    宋锦元休沐三天,三天以后,又和豆花一道回了新安府城。

    在那边又待了十几天,八月十三那日,豆花和豆苗便关了铺子,回家去了。

    “你这回回去,娘肯定有大礼要送给你。”路上,豆花笑向豆苗说道。

    豆苗甩给她一个白眼:“要不我转送给你?”

    豆花忙摇头:“我才不要。”

    豆苗也无奈地笑了笑,那份大礼,肯定是一打适婚少年郎,让她从中挑选一个。

    她对这种事丝毫提不起兴趣,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多挣点银子。

    到了家门口,两人还没下车,赵氏听见响动,便从家里走了出来。

    豆苗先跳下了马车,几步走到赵氏跟前,抱着她的胳膊,嬉笑着说道:“娘,想我没?”

    赵氏伸出一指戳戳她的额头:“你这个死丫头,还知道回来?”

    “我咋能不知道回来呢?有我娘在这里,我就算是死了,那魂魄也得回来不是?”豆苗嬉笑着又道。

    “呸呸呸,瞎说的啥混话?”赵氏笑嗔。

    大半年没见豆苗了,此时一看,见她身量又长高了,比赵氏还要高,眉眼也越发舒展开了。再配上上好的胭脂脂粉,越发显得她面如桃花,娇俏可人。

    “娘,我这回可把豆苗给带回来了,你拿啥奖励我?”豆花也凑上前去,笑着问道。

    “行,给你奖励,饭都做好了,快进去吃吧。”赵氏说着,一把拉了豆花,进了家里。

    豆花上回走之前就和赵氏说好了会今天回来,因此赵氏做了一桌子的菜,一家人一边说笑,一边吃饭,等到吃完,天色也悄然暗了下来。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赵氏见豆苗要出去,赶忙叫住了她。

    “你去哪?”

    “我就去铺子里瞧瞧,这不都大半年没去了,我过去看一看,顺便算算账。”豆苗笑着解释。

    “明儿再去,今天还有事。”赵氏又道。

    豆苗唇边扯开一抹苦笑:“娘,明儿就是节了,铺子里也都关门了。”

    赵氏只记挂着豆苗的亲事,一时间竟是把这遭给忘了。她又想了想,说道:“那你快去快回。”

    “好”,豆苗一口答应了下来,一溜烟便跑了个没影。

    出了家门,她去了流香阁,询问了虎子一番近来铺子里的情形,又对了账,交代了几句以后的计划。

    她这大半年只顾着新铺子,一下都没来这边。然而这边不但没有乱,反而还和她在的时候一样井井有条。

    “辛苦你了!”豆苗拍着虎子的肩膀,笑着说道。

    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虎子也不客气:“那倒是。”

    豆苗又拿了些银钱出来,给铺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发了一点,美其名曰“过节费”。

    这些事儿做完,豆苗心里还有一件事放不下。

    先前她曾听豆花说过,杜大人来过她的铺子,却并没有进来。豆苗便在心里想,不如趁着这回回来,去问他一问,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况且,已经有大半年没见着他了,也该去见一见了。

    然而谁料,她还没来得及走出流香阁的门槛,就被赵氏给找来了。

    “走,快点跟我回家去。”赵氏拽着豆苗的手,不由分手,拽着她就走。

    “哎,娘,你这是在干啥?”豆苗被拽了个猝不及防,心里不想走,另一只手紧紧地抓着门框。

    “你李大娘来了,赶紧跟我回家去。”赵氏简单解释了一句,又去拽豆苗。

    豆苗心头一片无奈,李大娘是谁?

    不过想想也能知道,还能是谁?定然是哪个媒婆,来给她说亲的。娘这是顾及她的想法,所以要拉她回家去一道听着。

    既然是为这事儿,那豆苗更不愿意回去了。

    “快走,你今儿说啥都得跟我回去!”赵氏也是不依不饶,好不容易回来了,好不容易抓住了她,哪还能再由着她胡闹?

    豆苗抓着门框不肯走,赵氏便去巴她的手。

    赵氏也是干惯了庄稼活的,豆苗自然不是她的对手,只能眼睁睁地被她掀开了手,拽着往前走。

    心中自然不甘,一边走,豆苗一边反抗:“娘,我这边还有重要的事儿没做呢,你就让我回去吧!”

    “就是有天大的事儿,你也得跟我回去!”赵氏也是铁了心。

    看着豆苗被强行拖走,虎子站在流香阁门口,不禁笑了起来。

    还好他是男子,晚一些议亲也没甚要紧。如若不然,只怕也没安生日子过了。

    见豆苗和赵氏走远了,虎子便要转身进去铺子里。却不料,才一转眼,忽然看见杜润泽正站在门口不远处。

    “杜大人,您是要来铺子里吗?”虎子上前,行了个便礼,问道。

    杜润泽今日穿着一袭海青色的长衫,并没有穿官服。

    “不是,我路过。”说完这话,他便离开了流香阁门口,好像真的只是路过一样。

    他自然不是路过,而是特意来的。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年节前和去年一样,严厉整顿哄抬物价的行为。他心想,这都要过节了,她应该回来了吧。于是,便找了个借口,来流香阁瞧一瞧。却不料,他来的不巧,才刚刚到,就看见那姑娘被她娘给生拉硬拽地拖走了。

    想起方才情景,杜润泽唇边不禁浮起一抹笑。那么伶牙俐齿、胆大肆意的姑娘,竟也有治得了她的人?

    只不过,她娘急着拉着回去,所为何事?

    这事,就不是他该打听的了。因此,杜润泽心中作罢,自己回了县衙。

    豆苗被赵氏生拉硬拽地拖回了家,回去就见自家的正厅里坐着一个面生的妇人。

    那妇人见她们娘俩回来了,赶忙站了起来,脸上满是笑意。

    “等急了吧,这就是我闺女。”赵氏笑向那妇人说道,又拉扯了豆苗一把,“快叫大娘。”

    豆苗唇边扯开了一抹笑,喊了一声“大娘”。

    李大娘将豆苗打量了好一番,又是笑着夸赞:“瞧这姑娘,模样儿俊俏,行事也大方。”

    听人夸自己的闺女,赵氏心里自然高兴,又赶忙让李大娘坐下,重新给她添了茶水。

    “李嫂子,那边是个啥样的情形,你就和我闺女说说吧。这孩子也是个怪的,我做得了她的娘,却做不了她的主,省的我这边应下了,她回头再给我闹个幺蛾子出来。”赵氏向那妇人说道,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听闻她此言,豆苗讪讪地笑了笑。

    李大娘却又望着豆苗说道:“咱家这么好的姑娘,可不就得心气儿高点?一般人咱肯定看不上。”

    赵氏没说话,豆苗又随之讪笑。

    这媒婆倒是会做人,也会说话。不过不是因为她心气儿高,着实是因为她对这事儿,没兴趣。

    “你就情好吧,大娘肯定不会坑害你,给你说的人家,那全都是一等一的,都是我留着没舍得给旁人说的。”李大娘又接着刚才的话说道。

    “是”,赵氏随声附和,“李嫂子说的,我肯定放心。”

    李大娘笑了笑,又道:“这回说的,是一户姓季的人家,姑娘八成也知道。”

    豆苗一听这话,心中思忖片刻:“可是绸缎行的季家?”

    “对对对”,李大娘连声应和,“就是绸缎行的季家,姑娘果真是见多识广。”

    豆苗微微一笑,在这城里,她的流香阁也算是数得着的铺子了,各路有名望的商人富贾,她就算没见过,也都听说过。所以一说季家,她就想到了绸缎行的那个季家。

    赵氏对这季家不怎么了解,不过听豆苗和李婆子如此说,心中也猜到了八九分。看来,是个富贵人家,高门大族的。以豆苗如今的身份,嫁进这样的人家,倒也算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