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二十二章先定下亲事
    宋老太太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但她并没有说出来。

    次日吃过晌午饭,陈夫人便走了。

    当晚,宋老太太并没有立即去睡觉,而是一直在自己屋里坐着,似乎是在等着谁。

    “老太太,您怎的还不睡?”红莲见状,便上前问道,“要不然,我扶您去歇息了吧?”

    但宋老太太却摆摆手,回绝了她,反而又道:“我再坐会儿,你赶紧去睡吧。”

    红莲要陪着宋老太太,她却又不让,只得自己回房去睡了。

    此时正值夏日,绿茶的生意红火,宋安修每天都要到天黑了才能回来。宋老太太等着,就是他。才刚刚听说宋安修回来了,就让人去把他和米氏一并叫来。

    米氏也正在等着宋安修回来,见了他,才问了一句有没有吃饭,就见老太太身边的丫头来了,说是老太太喊他们过去。

    “这么晚了,啥事儿?”米氏不明所以,问道。

    那丫头却摇头:“婢子也不知道,老太太没有说,就让老爷和夫人赶紧过去。”

    “嗯”,米氏应和了一声,便打发走了那丫头。

    “咱过去瞧瞧吧,看看娘有啥说的,早点说完了也好早点回来吃饭。”宋安修说道。

    他在铺子里忙了一天,这会儿回来,还没吃晚饭。

    两人一起去了宋老太太那边,见宋老太太正坐在屋里喝着茶,见他们来了,放下了手上的彩瓷茶杯,又示意他们两个坐下。

    “娘,这么晚了,你也不睡觉,还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儿?”宋安修问道。

    “自然是有顶顶重要的事儿要和你们商量。”宋老太太回道。

    米氏心下狐疑,她能有啥顶顶重要的事儿?

    她抬眼瞅着老太太,等着她说话。

    宋老太太又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你们这一对做爹娘,竟也不关心关心自己儿子!”

    宋老太太说着这话,脸上带着浓浓的责难之意。

    宋安修和米氏却是心下一怔,不明所以。

    米氏还以为是宋锦元出事了,赶忙问道:“元儿他怎么了?”

    宋老太太看她一眼,径直说道:“元儿今年都十五了,再有几个月就十六了,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再等个几年,可就是举人老爷了!”

    闻言,宋安修微微一笑:“娘,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呢,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了。”

    举人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考的上的,即便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也不敢确定他就一定能考得上。

    “我的孙儿,他一定能考得上!”宋老太太皱眉,一脸的坚定。

    米氏仍然迷惑,老太太说这些,是个啥意思?她到底想要说啥?

    宋老太太两道凌厉的目光在儿子和儿媳脸上扫了一圈,接着又道:“我就这么一个孙儿,咱宋家一连好几代都人丁单薄,我这心里着急啊。如今元儿也年纪大了,亲事一事,就早早地定下吧。”

    宋老太太总算是说出了重点。

    然而这话才说出口,宋安修和米氏双双皱了眉。

    “娘,这不妥当的吧。”宋安修望向她,说道,“元儿是不小了,但也不大啊,乡试都还没考,说啥亲事?”

    “十五了还不大?你当年十五的时候,也已经定下亲事了。”宋老太太不依了,斥声说道。

    宋安修不再说话了。

    他爹死的早,是娘辛辛苦苦地把他拉扯大。正如她刚刚所说的那样,宋家人丁单薄,娘忧心忡忡,所以早早地可就给他定下了亲事,让他早早地承担起了传宗接代的重担。

    宋安修明白宋老太太的顾虑,所以此刻,便也没再多言其他。

    “况且,我只说是暂时定下亲事,又没说现在就得娶妻,不会耽搁了他的学业。”宋老太太又接着说道,没人顶撞她,语气上自然也缓和了一些。

    然而米氏却抬眼看她,问道:“那老太太这是为锦元相看好了姑娘?是哪家的?”

    米氏唇边带着几丝不着痕迹的冷笑。

    老太太为宋锦元选好的姑娘,除了红莲, 还能有谁?米氏心中一清二楚。如此问,也只不过是让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个明白,她也好明明白白地回绝了。

    果然,宋老太太喝了口茶,郑重说道:“就是红莲,这俩孩子从小一起长大,又是表兄妹,亲上做亲,自然再好不过了。”

    米氏早就料到了她会这么说,也没回话,等着宋安修来说。

    不过,宋安修还没开口,宋老太太便又接着说道:“红莲这丫头是在我跟前长大的,相貌啥样,你们也都看见了,断然挑不出毛病来。至于性情,那也是极好的。”

    “娘,这不妥当。”宋安修蹙眉说道。

    米氏早先就和他说过,只怕老太太会让锦元娶了红莲。他先前还将信将疑,觉的老太太即便真的有这个意思,也不大可能不顾锦元和他娘的意思,贸贸然就要撮合他和红莲的亲事。如今一看,倒果真如此了。

    但这事,他觉的不妥当。那个叫红莲的姑娘,是在他家住了好些年了,也的确是老太太看着长大的,但宋安修总觉的,她和锦元,不合适。

    “这怎就不妥当了?”宋老太太板起了脸,“元儿是我的亲孙儿,我这个做祖母的,还能害了他?”

    “您当然不会害了元儿”,宋安修忙回道,“只不过这事儿,您有没有问过元儿的意思?”

    “要是元儿不答应的话,即便我们点头了,不也是白搭?”米氏接着宋安修的话说道。

    宋老太太叹了口气:“所以我才先来找你们商量,先把亲事给定下了,计算他不想,那也没办法了。”

    这次,米氏的脸上泛起明显的冷笑。

    老太太说出这种话,还是对她那个孙儿太不了解了。

    “何况红莲这么好的孩子,即便元儿一开始不大愿意,等到时候久了,发现了她的好,自然也就心甘情愿了。”宋老太太又接着说道。

    米氏回了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要真是能如老太太说的这般,那就好了。”

    她的儿子她了解,是不可能心甘情愿娶了红莲的,任何时候都不会。

    “就先把这亲事给定下吧。”宋老太太似乎拍了板,“赶明儿我让人去陈家捎个信儿,把红莲的爹娘都叫来,定下这门亲事。”

    先前陈夫人的话提点了她,红莲马上就要及笄了,她娘又想早点把她给嫁出去。倘若不快些定下亲事的话,说不定这头就得先生变故。

    于是,宋老太太犹豫再三,做出了如此决定。

    “这不行,我不答应。”宋安修见老太太竟然要动真格的,说话的语气也强硬了起来。

    “你凭什么不答应?”宋老太太瞪他。

    “锦元还小,当务之急就是好好读书,眼瞅着离乡试也没多长时间了,要是为这事儿惹了他不愉快了,影响了学业怎么办?”宋安修冷脸说道。

    “只是定个亲罢了,又不是现在就娶妻。”宋老太太生气地回。

    米氏叹了口气:“老太太,锦元是个啥样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事儿要是被他知道了,他心里能好受了?”

    说完这话,米氏稍微停顿了会儿,又接着说道:“那孩子也是个死心眼,犟脾气的,一旦不高兴了,谁劝都没用,自然也就不能好好读书了。他这也寒窗苦读了十几年了,要是因为这个就考不上功名,那咱这罪过,可着实大了。”

    宋老太太瞪了她两眼,终究还是没再说出话来。

    米氏说的这些,她自然明白,也知道她的孙儿确实就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