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二十章心凉凉的
    豆花又好心地为她解惑:“奶,这字据你也是画了押的,不单单管着我爹娘,也管着你。这几年来,我爹娘每月给你半吊钱,就是依着这字据,从来都没变过。如今要是每月给了你一吊钱,可不就是变了?可不就要去蹲大牢了?”

    李氏恍然,顿时脸色青白,说不出话来了。

    然而豆花却并没有说完,又接着道:“相反,倒是你,现如今要一吊钱,可是把这字据上写的给变了。我说句大不敬的话,按理说,该去大牢的是你啊!”

    李氏那双三角眼里面闪现出慌乱,如今也是明白了,这张字据,是个保障不假,也同时,也是个陷阱。

    她当时只顾着要那半吊钱,害怕大房两口子会不给,所以才立下字据,揣在怀里,让他们有个忌惮。谁成想,还有这一茬?

    但现在,说啥都晚了。

    豆花又是一笑,说道:“奶,不过我爹娘都是讲道理讲情分的人,就算你再怎么不仁义,他们也始终把你当亲娘,是不可能把你告上公堂的。”

    赵氏唇边泛开笑意,豆花这话说的,着实解气。

    李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说不出的精彩。

    豆花这死丫头的意思可不就是在说,她不仁义,不讲道理,不讲情分,不配做她爹娘的亲娘?

    其实豆花就是这个意思,李氏领悟的很彻底。

    “奶,所以你也就别非得送我爹娘上公堂了。要是我爹娘被关进了大牢,谁还能想着你的每个月半吊钱?”豆花又接着说道。

    反正这字据是她的爹娘和李氏立下的,和他们姐弟几个无关。要是爹娘被关进了大牢,别说一个月一吊钱了,这下李氏连半吊钱都拿不到。

    李氏不傻,自然明白。

    “行啊,你们大大小小一个个的,全都变着法儿地来讹我!”李氏气的咬牙切齿,指着一家三口说道。

    刘万田和赵氏依然不吭声,豆花却又笑道:“奶,你又说错了,当初这字据可是你非要立的,现在咋就又成我们讹你了?”

    李氏又被她噎住了。

    当初这字据立下的时候,她的确高兴的什么似的。

    “再说了,立下这字据,也是爹娘的一片孝心,想要让你放宽心,他们以后都会赡养你,月月给你银钱,断然不会不管你。”豆花仍不罢休,“倘若不然的话,为何二叔二婶不和你立下个字据?”

    李氏心里犹如一团乱麻,乱七八糟的,一点清晰的思路都没有。

    豆花把刘万方和沈氏也抛了出来,就是要让李氏想想明白,他们家,和二叔一家,到底谁对她好?

    月月给她半吊钱都不罢休,还想要更多,不给的话甚至要送他们去衙门。再反观二房,何时给过她钱了?别说给她钱了,不从她这里讹钱就不错了。

    但是李氏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如何对二房的?又是如何对他们的?能为了给大牛谋差事就往大姐的心上戳刀子,那月月半吊钱,是喂了狗了不成?喂条狗都还能朝他们摇摇尾巴讨好讨好,她倒好,竟然把他们一家踩在泥里了。

    豆花虽然脸上在笑,但心里实则早就对李氏厌弃到了极点。

    李氏明知道自己讨不得好,心里气的要死,却又没法发泄。只得砸了一只碗,愤然离去。

    她才走,豆花看着她的背影说道:“还好当初咱留了后手,让她如今不能得逞。”

    说着,豆花便起身,要捡拾起刚刚被李氏砸碎的碗片。

    “多亏了你机灵。”赵氏随之说道,叹了口气,又让豆花去吃饭,自己把地上的碎瓷片捡拾了起来,拿到大门外扔了。

    “行了,别管那些了,只要有那张字据在,她以后就掀不起风浪了。”豆花说着,就让爹娘赶紧把饭吃完。

    可李氏这么一闹,谁都没了吃饭的心思。赵氏更是吃不下了,索性放下了筷子,不再吃了。

    刘万田也吃不下,便也不再吃了。

    今日李氏此举,当真伤透了他的心。

    “你说你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赵氏忽而看向刘万田问道。

    刘万田不明所以,错愕地转头望向她。

    赵氏叹了口气:“我咋就觉的你是被你娘给捡回来的?”

    闻言,豆花“噗嗤”一声笑。

    赵氏也没忍住,笑了起来:“你瞅瞅你娘是咋对老二的?再想想是咋对你的?可不像是被捡回来的咋的?”

    刘万田脸上浮现出讪笑,但豆花看在眼里,觉的他这笑容里面,蕴藏着的说不出的心酸。

    同样都是李氏的孩子,可李氏对这两个儿子,未免也过于厚此薄彼了。

    她心心念念地全是刘万方,对刘万田,却丝毫不在意。不但不在意他,反而他就像是欠她的一样,总是被索取。

    这番话赵氏虽然是笑着说的,但如此一来,气氛霎时又凝重了起来。

    豆花见此情景,便笑着缓和气氛:“都说人的命,天注定,我瞧着还不一定呢。头半辈子或许是真的,但到了后半辈子,成家立业了,怎么个活法,活成啥样,可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她这话的意思,便是在说,李氏即便是亲娘,但对于刘万田来说,已经不能算是顶顶重要的了。他现在为人夫为人父,这一家子过的日子,才是他的生活,才是他后半辈子的命。

    刘万田和赵氏自然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豆花说的对,咱以后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其他的人,就尽力而为。”赵氏笑着说道,又拍了拍刘万田的手。

    刘万田回之一笑,将她的话听了进去。

    这一笑过后,先前李氏来闹的那场波折,便也烟消云散了。

    六月初,赵思远带着豆子启程了。

    赵思远再没有别的亲人,所以给他们二人送行的,只有刘万田夫妻两个以及豆花。

    赵氏自然舍不得豆子,好几回红了眼圈。

    豆子长这么大,即便已经嫁了人,但也还是她的闺女,从来都没离开过她那么长时间。这下她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轻易见不着面,赵氏自然放心不下。

    “娘,你别担心,我没事儿。”豆子心里也难过,也不舍得,却仍然面上带笑,劝慰赵氏说道。

    “嗯,我不担心。”赵氏口上说着不担心,但心里才不是这样,又抓着豆子的手,悄声说道,“如今思远做了官,你二人也算是圆满了,接下来,只剩下一件事了,你可得抓紧点。”

    闻言,豆子面上一红,自然知道赵氏所说的是孩子的事儿。

    说起这事儿,她现在也着急了。都成亲快两年了,但她到现在,却仍然没个动静。

    这一年多以来,赵氏自然担忧不堪,还偷偷摸摸地带着豆子去瞧过大夫,但也没瞧出个啥道道来。

    此刻,豆子为了让赵氏安心,便回道:“娘,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

    赵氏点点头,又听身旁的刘万田说道:“行了,时候不早了,让他们早些走吧。”

    赵氏抬眼看看天边的日头,又嘱咐豆子几句,便让他们上车走了。

    “大姐,到了地方记得给我们写信报个平安。”豆花站在赵氏身旁,一边冲着豆子挥手,一边大声说道。

    豆子也大声答应着,坐在马车上,渐行渐远。

    直到马车走的看不见了,赵氏这才说了一声“走吧”。

    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大了,往后该嫁的嫁,该娶的娶,都要离开她了。现在是豆子,接下来,或许就是豆苗了。

    豆苗早就到了议亲的年纪,只因为她自己不愿意,这才拖到了如今。想到这些,赵氏心里矛盾不已,又想早点给豆苗说个好人家,又不想她这么快就离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