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一十七章她怎么来了?
    这种事,赵氏觉的,就以豆苗的性子,绝对能做的出来。

    和预料的一样,良子考过了童生试,一家人喜不自禁,赵氏专门做了一大桌子菜,给良子好好庆祝了庆祝。

    紧接着,赵思远的任命也下来了,被派往齐州县做知县。

    “齐州在啥地方?离咱们这儿有多远?”赵氏问道。

    赵思远回道:“在咱们这儿的西南上,有五六百里远。”

    “这么远?”赵氏蹙眉。

    豆花在一旁听了,不禁笑了起来:“娘,这还叫远?”

    赵氏瞥她一眼:“五六百里呢,咋不远?”

    豆花但笑不语。

    五六百里路,当真不算太远了。马车跑的快的话,兴许用不了二十天就到了。

    “那时候去?”赵氏又问。

    “说是让七月以前到任上。”赵思远回答。

    “那这不马上就得走了?”赵氏蹙眉。

    “还有个十来天吧,也不是很着急。”豆子劝慰赵氏。

    赵氏又叹了口气,赵思远去上任做官,她自然高兴,可心里又放不下来,又不舍得。

    “这一走,以后也不知道啥时候再回来,我不在跟前,你可一定得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思远。”赵氏拉着豆子的手,不免嘱咐说道。

    如此一说,豆子也跟着伤感了起来。

    她长这么大,虽说出嫁了,但也没怎么离开过家。这一下要走这么远,心里难免不舍得。

    然而出嫁从夫,赵思远去哪里,她便也得跟着去哪里。

    自打定下了启程的日子,赵氏便忙活了起来,开始为豆子和赵思远采买一应用品。

    这段时日,家里喜讯不断,豆花便没有急着回新安,而是在家里多待了几天。

    这日半晌午,豆花正在家里寻思着中午吃啥饭,忽然听见门口传来响动。

    她赶忙走出屋一看,见进来的人,竟然是李氏。

    李氏还和往常一样,阴沉着一张脸,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身上穿着青布褂子,下面系着麻灰色褶裙,稀疏的头发在脑后用木簪挽成了个髻,胳膊上挎着个柳条编的篮子。

    “奶,你咋来了?”豆花见她来了,心中诧异,上前问道。

    李氏瞅她一眼:“你爹娘呢?”

    “爹和娘都出去了。”豆花回答。

    爹去了铺子里帮着忙活,娘出去给大姐和大姐夫买东西了。

    李氏没再说别的,抬脚便跨进了堂屋门槛,在大圈椅里坐了下来。

    “给我倒碗水。”她说道,也不看豆花。

    走了这一路,早就口渴了。

    “奶,你有啥事?”豆花一边给她倒水,一边问。

    李氏却没和她说是什么事,只道:“等你爹娘回来我和他们说。”

    她接过豆花端来的水,咕咚咕咚一气儿便喝了个精光,又让豆花再倒一碗。

    喝完水,解了渴,李氏开始打量起四周。

    这是她第一回到大房在城里的家,这一看,不免唏嘘。

    这么大个宅子,宽敞的能住下好几家子,结结实实、敞敞亮亮的,就连门口的门楼子,也全都是用青砖石砌成的,别提多气派了。

    能买的上这么大这么好的院子,大房到底挣了多少钱?

    心里好奇,李氏便向一旁的豆花旁敲侧击地打听了起来:“豆花,铺子里的生意咋样?”

    “还凑合吧。”豆花瞅她一眼,回道。

    李氏这话听起来,像是寻常的寒暄。但她是什么样的人,豆花又不是不知道,她是那种会和人寒暄的人?

    “挣了不少钱吧?”果真,李氏又接着问。

    倘若豆花真的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心里不设防,很可能就说了实话。毕竟,铺子里挣钱确实不少。但她作为一个两世年龄加起来都快要赶上李氏的人,自然不会轻易被她给蒙骗了去。

    “勉强足够吃用的。”豆花回道。

    她觉的,李氏问她银钱的事,必定还有别的说法。所以她就直接告诉她,自己家里没余钱。

    她还怕李氏会不相信,又接着道:“前些年的确挣了一些,只不过又是买宅子,又是给大姐置办嫁妆的,早就花光了。这一二年来,也不知道咋的,铺子那边的生意也不景气了。”

    说着,豆花还叹了口气,装的跟真的一样。

    “豆苗不是又开了个铺子?”李氏紧接着又问。

    豆花向她一笑:“我娘说了,豆苗挣的钱,全都用来给她置办嫁妆。”

    豆苗今年都十五了,正当嫁,这么说,没问题。

    李氏不再说话了,只干坐在那里,等着赵氏和刘万田回来。

    豆花见已经快到晌午了,便自己拿了菜,进了灶房准备做晌午饭。

    她饭做了一半,赵氏便和豆子一道回来了。

    豆花见她回来了,赶忙冲她大声喊道:“娘,我找不到盐了,你来帮我找找。”

    赵氏进门以后也见着了李氏,正坐在她家的堂屋里,正打算进去问她来干啥,就被豆花叫到了灶房。

    豆花只不过是找了个借口叫她过来,在她耳边悄声说道:“奶先前和我打听银钱的事儿,我寻思她可能有啥说法……”

    说着,豆花便把刚刚对李氏的说辞与赵氏说了,让她等会儿不要说穿了。

    “好,我知道了。”赵氏说完,便出了灶房,进了堂屋。

    豆子见李氏竟然也在,便进了堂屋,与她打了一声招呼,就要去灶房帮着豆花做晌午饭。却不料,她才要走,就被李氏给喊住了。

    “正好你也在,我有话要问你。”

    豆子不明所以,不知道李氏要问她什么,只得走了过去。

    “奶,啥事儿?”

    李氏拿了张板凳,放在自己跟前,示意豆子坐下。

    豆子倒觉的诧异了,她这是什么意思?她从小到大,好像还从没见她对她这般亲热过。

    豆子才坐下,就听李氏问道:“我听说,你家男人选了官了是不?”

    “嗯”,豆子轻轻点头,应和着。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也不可能瞒得住李氏。

    李氏点点头,又接着问:“选到哪了?”

    “齐州。”豆子回道。

    “啥时候动身去任上?”

    “再过个三五天吧。”豆子又道。

    从这边到齐州,少说也得二十几天,是以,六月初就得走。

    “等走的时候,把大牛也带上。”李氏冷不丁说出这么一句。

    豆子糊涂了,她和赵思远去上任,带着大牛做什么?

    她正迷惑着,就听李氏解释道:“大牛只比你小一岁,今年也十七了,该好生谋个差事才对。你这个做大姐的,得帮衬一把。如今你家男人出息了,做了官了,总得照顾照顾家里人。这回就带着大牛一起去吧,给他谋个差事。”

    李氏这番话,让豆子又是震惊又是为难,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她。

    恰好这话也被赵氏听见了,走进来便回道:“娘,你这话说的可就没道理了。思远是当了官不假,但他能给大牛啥差事?”

    在县令之下,还有县丞、主簙、典史。但那些职位,李氏想都不要想。大牛虽说上过几天学,但也差不多是白丁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哪里干的了那活儿?

    李氏似乎也知道那些好职位没有大牛的份儿,便又说道:“就让他跟过去,做个差役得了。”

    衙门里差役那么多,塞个人进来,县太爷这个权利总得有吧?

    这个权利,县太爷是有,但赵氏不愿意揽这档子事儿。

    “娘,思远是去齐州上任,离这边好几百里路,轻易不能回来。倘若大牛去那边当了差役,这一辈子就得耗在那儿了,再也回不来了。”赵氏又说道。

    李氏自来就偏爱二房,所以此时一听说赵思远当上了官,就赶紧地过来给大牛要差事。赵氏也正是抓住了她偏心二房的这一点,才会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