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一十四章一起去踏青
    见两人手里都拿着花灯,满满当当的,赵氏笑着上前,从宋锦元手中接了过来:“买这么多?”

    “不是买的,这些全都是锦元猜灯谜得的。”豆花兴奋地说道。

    赵氏爽快地一笑,夸赞宋锦元道:“也对,锦元聪明。”

    被人夸赞,宋锦元自然高兴,眨着眼睛向豆花笑。

    赵氏让宋锦元进来家里喝杯热茶去去寒气再走,宋锦元却拒绝了。

    时候不早了,他得赶紧回家再拾掇拾掇,才能明儿一早就来找豆花,和她一同启程去府城。

    如此,赵氏也就没再留他,看着他回家去了。

    豆花进了堂屋,见豆苗正坐在炉子边上,怀里抱着个汤婆子暖手。

    “你回来这么早?”她脱掉披在身上的斗篷,问道。

    “嗯”,豆苗不咸不淡地回应了一声。

    “你咋就和杜大人一起了?事先约好的?”豆花紧接着又问。

    这话问完,恰好被赵氏给听到了。豆苗还没回话,赵氏便质问了起来:“你又去央烦杜大人了?我不是和你说了,不要去劳烦他的吗?杜大人那么忙,你这孩子,咋就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我就是和他碰上了。”豆苗回道。

    赵氏却不信:“要不是你非得拉着杜大人出来,他能去灯市?”

    赵氏觉的,杜大人理应在县衙里看公文才是,要不是豆苗央烦他,他怎么去做看花灯这种无聊的事?

    豆苗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豆花却笑着说道:“娘,你这话说的可能错了,或许是杜大人拉着豆苗去看花灯的,这也说不定。”

    赵氏白她一眼;“别胡说八道。”

    杜大人是谁?能做这种没意义的事?

    然而豆苗却赶忙接了豆花的话,笑向赵氏说道:“对,对,就是这样的,我半途碰上了杜大人,他非要和我一道去看灯。我这不也是没了办法嘛,只能和他一起去了。”

    豆花掩面偷笑,赵氏则瞪了豆苗一眼。

    赵氏和全城的百姓一样,觉的杜大人是个好官。自打他上任以来,为城中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他那么大个官,平时肯定很忙,日理万机,忙的不可开交。所以赵氏便觉的,豆苗那点子事,不值当的去麻烦杜大人。

    赵氏才又要开口责备豆苗,豆苗便噌的站起身子,把手中抱着的汤婆子塞到豆花手里,向赵氏说道:“娘,时候不早了,我去睡了。”

    一句话还没说完,兔子似的蹿了出去。

    见状,赵氏只得把到了口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她却转而又问豆花:“她最近是不是和杜大人来往的太紧密了?”

    虽说结交杜大人不是个坏事,但赵氏总觉的不大妥当。杜大人是官,但也是未婚男子。而豆苗,还是个刚及笄的待嫁姑娘。

    被赵氏这一问,豆花正思索着该如何回话,却又听她抛出了一个问题:“豆苗是不是看上杜大人了?”

    这下豆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应该没有吧。”她蹙眉轻声回应。

    她早先也和赵氏一样,怀疑豆苗是看上杜大人了。不过后来再听她那话,就觉的不像了。可今晚见两人竟然在一起看花灯,豆苗还明显一副不想被她瞧见的样子,她便又怀疑了。

    不过,也可能就是豆苗单纯地想要和杜大人结交,所以才走的近了些。与他搞好关系,今后的生意也能好做。

    赵氏叹了口气:“不管咋说,让她以后少和杜大人来往。”

    “为啥?”豆花诧异问道。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豆苗和杜大人来往,都有很大的好处,可为什么娘不让他们来往过甚?

    赵氏揉揉额角,说道:“倘使豆苗没那个心思,这毕竟有损她名声。倘使她有那个心思,那也是断断不能的。”

    毕竟,门不当户不对的。杜大人是朝廷命官,且又年纪轻轻,前程大好,怎么可能会娶他们家的姑娘?

    最后一句,她并没有说出口。

    起初豆花不解,觉的豆苗有了喜欢的人,娘不该高兴才对?但再仔细思索,她便明白了。

    赵氏觉的豆苗和杜润泽不会有什么结果,到头来,难受的肯定会是豆苗。所以既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抱着这个想望。

    “行了,夜了,你也去睡吧,明儿还得早起。”赵氏又催促豆花道。

    豆花答应着,洗漱完了,便上床去睡。

    次日清晨,宋锦元一大早就来了,在豆花家里吃过了早饭,便与豆花和豆苗一道坐了马车,往府城去了。

    临走之前,赵氏特意嘱咐豆花和豆苗,让她们得了空就回来。

    二月赵思远要进京春闱,刘万田送他和豆子过去。如此,家中只剩下赵氏带着良子和拴子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又都去学堂,她一个人在家,难免孤寂。

    豆花答应着,说只要得了空闲就回来。

    豆苗的新铺子即将开张,她打算再过两天就把白芷接过去,两人一道,也能忙活的过来。

    豆花的点心铺子过年前开了一个月,也算是积攒下了一些口碑。过了年以后再去开门,生意也算是不错。

    十日后,豆苗的流香阁分号也开张了,起初生意并不怎么好,毕竟初来乍到的,也没个人脉。不过凭借着大力的宣传,以及上佳的品质,很快便打响了名声,生意也渐渐的好了起来。

    还是如同在县里的时候一样,豆花不仅仅在铺子里做买卖,还找那些大酒楼以及勾栏合作,但凡是能卖得出点心的地方,她都会去试一试。

    起初,这买卖并不好谈,不过在豆花持之以恒之下,再加上宋锦元请宋安修酌情照应着,豆花收获颇丰,谈妥了好几桩大买卖。

    她不由得感叹,府城就是府城,地方大,人多,格局也大。在这边赚得的利润,便不是县城那边所能比的了。

    出了正月,二月二便是龙抬头。这日一早,宋锦元过来了。

    “你咋来了?今天不用上学?”豆花诧异地看着他问。

    宋锦元笑着回道:“我告了一天的假。”

    说完,他便抓了豆花的手;“咱们走吧。”

    豆花此时还在铺子里忙着做点心,手上沾着一手的面粉,宋锦元却像是没看到一样。

    “去哪儿啊,我这边还忙着呢。”这会儿豆花不能离开,却也被他拉出了好几步远。

    “去踏青,我都准备好了。”宋锦元的双眸带笑,回头看着豆花。

    他瞧见豆花这些日子忙的焦头烂额,着实心疼,便想趁着今日龙抬头,带她出去走走,看看初春的景致,也能解解乏,散散心。

    因此,他特意告了一天的假,就为了和豆花一起出去踏青。

    豆花却苦笑不得,站住了脚步:“使不得,我这边还忙着呢。你稍等一等,等我忙完这阵子的。”

    豆花从他手中抽出了手,又赶忙回去做点心。

    宋锦元只得等她一等,又过去给她帮忙,这样还能快一些。

    豆花这一忙活,就忙活到了半晌午,又把铺子里的事都安排好了,这才放心地和宋锦元一道出去了。

    这是她和他第二次出去踏青,第一次豆花还记得,天才微微亮,宋锦元就去了她家,两人一大清早就出去了,露水都还没散。直到他们赏完了景致,其他来踏青的人这才来了。

    想起上回,豆花不免失笑。

    “笑什么笑?”宋锦元见她笑,好奇地问了一声。

    “咱们头一次出去踏青,去的那么早,露水都还没散呢”,豆花笑向他说道,“这回不用担心露水没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