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七十四章突如其来的变故
    陈夫人才刚走没一会儿,又有一位夫人来了。这回,是徐夫人。

    豆花招呼了一下,便叫了豆苗过来。

    豆苗和徐夫人的关系比较好,想来她肯定更喜欢豆苗在她旁边。

    豆苗走了出来,热络地和徐夫人打招呼:“夫人您来了?是来买啥?”

    豆苗半开玩笑地问。

    先前她送给徐夫人不少东西,她应该还没用完,不至于这么快就到她的铺子里来买。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徐夫人却点了点头:“你猜对了,我就是来你这里买东西的。”

    闻言,豆苗笑了笑,又接着问:“那夫人说说看,需要啥?我也好给推荐推荐。”

    徐夫人轻轻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回不是给我买,是给我家老太太。她四月里要过七十大寿,这些日子总絮叨说自己老了,我就寻思着,买些上好的脂粉,也让她高兴高兴。”

    徐夫人几句话说明了缘由,豆苗心里也有了数。

    徐老太太今年七十了,这样的年纪,再用那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可就当真不合适了。

    她略微思索片刻,去拿了几样东西过来。

    她先拿了一小罐面膜,与徐夫人说道:“这种面膜最是滋养,让老太太睡前不敷上,半刻钟洗掉,然后再用我特制的白玉面脂擦在脸上,再敷上一层晚妆粉,就可以入睡了。”

    说完,她又拿起另一个小盒子:“早上起来净完面以后,再擦上这个,可千万不能省了。”

    徐夫人认真地听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先养上几天,等到过大寿那天,就用这种香粉敷面,可以兑上点水轻轻拍在脸上,再用这种胭脂和口脂。”豆苗一一为徐夫人介绍,徐夫人也认真仔细地听着。

    对于那些深宅贵妇来说,最让她们害怕的事,莫过于老去。即便是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想留住年轻的模样。豆苗推荐的这些东西,都是极其适合年老的妇人使用的东西,颜色浅淡却又不失庄重,用在徐老太太的七十大寿上,最是合适不过了。

    拿着这些东西,徐夫人满意地走了。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暮色时分,关门,打烊,算账。

    今天卖了有三十两银子,正如豆花预计的那样,比昨天多了一些。

    但再往后,估计就会一天比一天少了。

    春天来了,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雨水也较之之前多了起来。

    几场春雨过后,田地里的紫茉莉花开了,豆花安排人过去采摘。这些时日,她又招了六个人,全都是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有负责采花的,有负责制粉的,分工协调,井井有条。

    赶在雨季之前,流香桥被修好了,恢复了它以往的功用。

    接下来,就是修路了。

    这条路的名字,豆花还没有想好,最后也不想再想了,索性还是叫流香路吧。

    流香路开始动工,自然又掀起了一波热潮。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流香阁不但出钱修了桥,还出钱修了路。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流香阁的主人,竟然是两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

    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传进了深宅大院的徐府。只不过这几日,府上正在筹备着老太太的七十大寿,所以没人再有心思去关心外面的事。

    徐老太太是府里最受敬重的人,她的七十寿辰,自然该好好准备。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的,要说最清闲的两个人,恐怕就是徐老太太自己,以及徐二少爷徐皓了。

    徐二少爷那古怪的毛病仍然没有改,还是喜欢俊俏的小丫头,还是喜欢让俊俏的小丫头陪着他读书。

    也就是他现在年岁尚小,还不能做出更离谱更出格的事。

    次日就是徐老太太的七十大寿了,徐老太太疼爱孙子,专门和徐老爷说了,让徐二少爷休息几天,不用读书了,就当是陪她这个老婆子了。

    老母亲说的话,徐老爷自然不敢不听,于是,就依了她的意思,放了徐二少爷的假。

    徐二少爷不用读书,顿时高兴的像是脱了缰的野马,拉过一个旁边伺候的丫头就揉了一把。那丫头名叫燕婉,长相娇媚,被徐二少爷这一揉,顿时嘤嘤地叫了起来。

    徐二少爷一溜烟跑出了自己的院子,去了徐老太太那边。

    徐老太太素来溺爱这孩子,此时见他来了,顿时一把将他搂在了怀里,心肝儿肉地叫了起来。

    祖孙二人说了一会儿话,徐老太太互相想起一事。

    她记得前些年,也是她过大寿的时候,有人送给她一块玉佩,她十分喜欢。那玉佩一看就是个稀罕的东西,肯定价值不菲。徐老太太并没有让人直接把这玉佩收进库房,而是给了徐二少爷,让他戴着。

    可是徐二少爷嫌这东西碍事,戴了没几天,就束之高阁了。以后甚至连问都没问过,现在也不知道那东西在哪儿。

    想到了这茬,徐老太太便问徐二少爷:“我先前给你的那块玉佩呢?”

    “我没带。”徐二少爷回道。

    “可是又丢了?又扔到哪个旮旯里了?”徐老太太假装生气地问道。

    徐二少爷笑着回道:“这怎么可能?祖母赏给我的东西,我哪里敢随便丢?”

    说着,他仔细想了一下,又接着说:“就在我房中,我让丫头收起来了。”

    徐老太太脸上这才恢复了笑容,紧接着又说道:“那你去找来戴上吧,也让我再瞧瞧。”

    徐二少爷却不愿意了,皱了皱眉头:“祖母,你干什么非要让我戴上那个劳什子?沉甸甸的,行动都不方便了。”

    别人都说那东西好,可他怎么看都不觉的它好,而且还沉甸甸的。他和丫头一起玩的时候,也很是碍事。

    因此,他不但不再戴了,甚至连想一想都不愿意了。

    但今日,徐老太太却觉的,她的七十大寿,孙儿身上要是没点稀罕的定西,未免也太寒酸了。

    于是,她又说了一遍:“去拿出来带上吧,你要是实在嫌它不便宜的话,就只戴一会儿,过后摘了就是了。”

    徐二少爷虽觉得麻烦,不过祖母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依着她的意思办,当即便唤了丫头过来,让她回去找一找那块玉佩,他明天要戴。

    徐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又把徐二少爷一把抱在了怀里:“你真是祖母的乖孙孙,就是和祖母一条心。”

    明儿是她的七十大寿,前来给她拜寿的人肯定不少,她的孙儿也必定是要被人瞩目的,哪能有半点寒酸了?

    那块玉佩本就是个稀罕的东西,不可多得的,戴上它,身价自然会高了不少。

    徐二少爷的生活起居,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就是刘珍儿在掌管着了。

    那被少爷派来传话的小丫头进了徐二少爷的院子,便与刘珍儿说道:“珍儿姐姐,少爷让你把老太太赏给他的那块儿玉佩给找出来,明儿老太太的七十大寿上,少爷要戴着。”

    闻言,刘珍儿抬眼看着她,微微笑了笑,随即点了点头:“好,你去回了少爷,就说我知道了,定然给他找出来。”

    那小丫头答应了一声,便又回去了徐二少爷身边,把刘珍儿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他。

    刚刚刘珍儿还是笑容满面,但那小丫头才一走出了院子,她脸上的笑容便顿时消散殆尽,两道秀气的眉毛也紧紧地蹙了起来。

    少爷竟然要那块玉佩?他不是不喜欢那东西,许久都不过问了吗?怎就突然又想起来了?

    刘珍儿不免慌了神,那玉佩现在在哪里她心中一清二楚。可这一下,让她怎么给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