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七十三章你比他们都要厉害
    豆苗这话说完,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不过豆苗这话,却也抓住了他们的心。即便他们不用,倘若买来送给喜欢的姑娘,那是不是就能获得姑娘的芳心?

    “今天铺子第一天开张,所有的东西都只卖一半的价钱,而且,只要是进来铺子的,不管买不买,全都有礼物相送。”豆苗又向着人群,大声说道。

    在隔壁的馃子铺子里历练了几年,豆苗处理起这些事儿,早就游刃有余。

    但这些招徕顾客的点子,却是豆花想出来的。

    豆苗说完这话,侧了侧身子,做出了一个请众人进去的手势。

    在场的大姑娘小媳妇,听她这一番说辞,早就按捺不住了,纷纷进了铺子里面。

    顿时,不大的铺子里,挤得满满当当。

    还好先前豆花给其他人都紧急培训了一番,要不然,就眼前这个状况,还真是不好应付。

    铺子里面的东西,价钱并不低,但如果只卖一半价格的话,那就相当于比市面上卖的同类东西还要便宜上一些。

    于是,即便备货不少,到最后还是卖了个一干二净。

    甚至还有人没买到,悻悻地走了。

    铺子里面的东西全都卖完了,铺子里的人也清闲了下来。

    谢远山和春子不由得从隔壁走了过来。

    “生意火爆啊!”春子笑着说道。

    “早就预料到了。”豆苗丝毫不谦虚。

    春子哈哈一笑,又接着道:“也沾了你的光,我们那边也好了不少。”

    来这边的客人,买完东西以后,豆苗都让他们先不要走,再去隔壁铺子里吃块点心。

    之前便有不少人认识豆苗,自然知道馃子铺子也是她家的。于是,趁着这个档口,正好欣然前往。

    “还好我们把铺子开在了这里,要不然,可不就白白便宜了其他人?”豆苗又说道。

    “是啊。”谢远山笑着回应。

    这会儿隔壁的生意也忙,所以春子和谢远山并没有多留,说了几句话就回去了。

    没有人了,豆花和豆苗就开始算今天的账。

    “一共卖了二十五两银子。”豆花算完,说道。

    “那净利润也得有差不多十五两。”豆苗随之回了一声。

    豆花点点头。

    做这些东西,原材料并不贵,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唯一比较贵的就是药材、蜂蜡、白鹅脂这些。但这些东西,也只需要一点就足够用了。

    “明天估计还能更多。”豆花又说道。

    根据她以往的经验,铺子开业的前几天,就是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就算不再半价了,也依然会有不少人来买。但几日过后,等到这股热潮渐渐地退去了,来的人就少了,经营状况,也就处于一个十分平稳的阶段。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营利的,而且这个利润,还不低。

    既然铺子里的东西都卖完了,所以早早的,就关了门打了烊。

    回去以后,豆花又清点了一下存货。

    “还好去年做了不少,要不然,还真是不够卖的。”豆花笑向豆苗。

    也亏得豆苗闷头钻研,一直在不停地做,做出了不少东西。

    “没事儿,紫茉莉花不是很快就要开了吗?”豆苗笑着回道。

    豆花点头。

    紫茉莉花好养活,开花早,花期长。在豆花的细心培育之下,如今已经快要开花了。

    “再有个十几日,应该就差不多了。”看着眼前的紫茉莉花,豆花又说道。

    去年冬上,刘万田给豆子买陪嫁的田地的时候,豆花便让他顺便多买了一亩,在里面撒上了紫茉莉的花种,现在也都出苗了。只不过这茬花是春天才种上的,要等到开花,起码还得再有两个月。

    “那咱这几个人,好像人手不够了呢!”豆花又皱皱眉头,说道。

    五个人,恰恰好能忙活的开铺子里面的事儿,但铺子外面的事儿,可就做不来了。

    将来,谁来做胭脂香粉?谁来照看这么多的花?

    “还得再雇几个人。”豆苗想了想,提议一声。

    于是,豆花又在心里盘算了起来,下一步,该怎么办?

    果然如豆花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天,铺子里的生意依然不错,进来的人不少,买的人相对也就多了。

    豆花正在铺子里忙着,忽然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见是陈夫人来了。

    “夫人您来了?”豆花忙招呼着,“快快这边坐。”

    铺子里不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货品,还放着供客人休息用的凳子。

    “我早就听说你的铺子开了,我寻思着昨儿定然是人满为患,所以我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

    陈夫人坐了下来,向豆花说道。

    昨天她没来凑热闹,但是不来的话,心里又着实好奇的慌,放不下,所以,今天就来了。

    豆花笑着回道:“不管夫人啥时候来,我都十分欢迎。”

    说着,她把活儿交给别人去忙,自己也在陈夫人旁边坐了下来。

    “豆苗前些日子刚刚做出来一种面膜,很是滋润水灵,等会儿我拿出来给你试试。”豆花向她说道。

    “那敢情好。”陈夫人笑着回道。

    两人闲聊了会儿,主要是说了昨日铺子开张的盛况。

    “我听说,你出钱修了城外的桥?”陈夫人忽然又问豆花。

    豆花点点头:“这个您都知道了?”

    陈夫人笑了笑:“这满城的人都知道了,我就是想不知道,也不可能了!”

    这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流香阁出钱修了流香桥,只怕三岁的孩童都知道了。

    豆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夫人忽而叹息一声,又看向豆花,柔声说道:“我不懂生意,但我着实敬佩你。”

    “这话怎么说?”豆花不解地看着她。

    陈夫人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头。

    “你脑子里想的,和别人不一样,你比他们都要厉害。”陈夫人由衷地夸赞。

    就说这修桥的事,他们陈府作为这城里的大户,当初张大人自然也找过他们,但她家当家的,直接就回绝了。

    修桥是官府的事儿,他们凭什么出这个钱?再者,张大人要修桥,实则只是想在自己调任之前给自己添上一把政绩。等到他人走了,谁还能记得是谁出钱修的桥?到时候,张大人还不一定在哪里,肯定也不会给他们帮得上忙。

    几乎绝大部分的富户都是这么想的,都没有出钱帮即将离任的张大人修桥。

    然而偏偏出来个名不见经传的流香阁,铺子还没开呢,名声便先打响了。

    起初谁都不以为意,但渐渐的,他们就觉察到了这其中的高明之处。

    出钱修桥,只要给这桥起上一个名字,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不但能搏得个好名声,还能带动生意。但彼时,即便他们再想拿钱出来,也是晚了。

    听张夫人这一番夸赞,豆花不免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这哪里是她的高明?她也只是抄袭了别人的创意而已。

    前世,她经常看见某一条道路被命名为xx路,某一座桥被命名为xx桥。自然而然的,她就把这些名字记了下来,也把这些名字所对应的企业给记了下来。

    在找张大人买地之前,她更是没想到这里,直到张大人给那块地开了个五百两银子的价格,让她无法接受,她这才急中生智,想出了这个办法。

    倒是没想到,竟然收获到了这么大的成果。

    张夫人笑看着她,心里也在暗暗想,豆花小小年纪就能有这般见地,等到将来长大了,那还得了?

    两人又随便闲聊了一番,陈夫人临走之前,豆花拿了一罐豆苗最近刚刚做出来的面膜,给陈夫人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