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六十一章她是他的明月
    豆花这么一提醒,赵氏顿时想起,姑娘嫁出去了,但一屋子的亲戚却还没走。

    她顿时转身,又进了堂屋,与那些亲戚寒暄了两句,便开始张罗晚饭。

    此时天色已晚,家近的亲戚已经走了,但那些路远的,则要再在这边住上一晚。

    大姐就这么嫁出去了,虽说嫁的风风光光的,可豆花的心里,还是感觉怅然若失。

    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每天早上起来,就看见大姐温柔的笑脸了。

    难怪娘会伤感,就连她,也不免跟着伤感了起来。

    家里还有不少事儿要张罗,也就没那个心思再去伤感了。赵氏又带着豆花和豆苗姐妹两个,忙活到了入夜,这才上床睡了。

    次日吃完早饭,家里的亲戚都纷纷告辞走了。

    春子也带着福宝儿回了城里,铺子里还得她看着,只留谢远山一个人在那边忙活不过来。

    果子却还没走,而且没有丝毫要走的架势。

    赵氏不喜她,见只剩下她一个人,便问道:“他大姑,你啥时候回去?”

    “我寻思着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就多住些日子。”果子笑着回答。

    赵氏微微抿唇,笑了笑,没再说话,又忙活别的去了。

    但她心里却暗暗在想,啥叫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她可不是隔三差五地就过来打秋风?

    这边有好吃的好喝的,果子来了,自然就不想走了。

    赵氏也没再搭理她,她不走就不走吧,反正他们在这边也住不上几天,等到豆子回门以后,就会回去城里。

    且说接亲的队伍离了刘家庄,浩浩荡荡地进了大杨树屯,又停在了赵家老宅门口。

    这座宅子还是当年赵思远的父亲请人盖的,到现在都二十多年了,早已破败不堪。只因为父母过世以后,赵思远一直都在城里读书,住在那边,所以对这宅子,也就不怎么上心了。

    如今他娶亲,自然要在老家这边举办昏礼,于是,这才找人帮忙,把这宅子好好修缮了一番。但即便这样,房子看上去还是不怎么光鲜。

    豆子一直坐在花轿里面,紧张的手心里全都是汗。

    她很想看看外面是啥样的情形,可她又牢牢记住的赵氏的嘱咐,让她千万都不要掀开盖头。

    于是,她便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脚下那一小块地方。

    喜娘站在花轿外头,过了会儿,小声提醒了豆子一句:“快要下轿了。”

    她这话才说完,豆子便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道:“新郎踢轿门。”

    豆子只感觉自己的心紧张的砰砰直跳。

    紧接着,她只瞧见轿帘微微晃动了一下,又听外面那人大声道:“新娘下轿!”

    轿子被前倾,喜娘赶忙上前,扶着豆子走下了花轿。

    “前面要过火盆和马鞍,到时候我会提点你的,你别紧张。”喜娘在豆子耳边,低声说道。

    豆子默不作声,心里却踏实了不少。

    她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却知道进门之前要跨过火盆和马鞍。刚刚还在担心,蒙着盖头啥都瞧不见,她该怎么过去?喜娘这么一说,她心里便有底了。

    果不其然,又往前走了几步,喜娘突然拉住了她,低声说道:“前面是火盆了,一大步跨过去。”

    豆子闻言,立刻迈开步子,一个大步跨了过去。

    “新娘过火盆,红红火火!”旁边有人唱和。

    过马鞍也是一样,豆子轻轻松松地跨了过去。随后,便跟随着喜娘,被她带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大大的八仙桌,八仙桌上放着花生红枣等物,八仙桌的两侧,则一边放着一把椅子。

    本来,应该是赵思远的父母坐在这椅子上,看着他们拜堂。只因为赵思远的父母亲都不在了,所以这两个位置,便空了下来。

    赵思远站在左,豆子站在右,拜完堂,两人便被送进了新房。

    赵家是外来户,在这边也没啥亲戚,所以他就请来了两个与他娘生前交好的妇人来帮忙。

    此刻,赵思远已经去外面招呼前来吃席的客人,新房里只有豆子坐在床上,还有那两个妇人站在床边。

    但那两个妇人也只不过与她说了几句话,便出去了。等到她们再回来的时候,喜娘和赵思远也一并回来了。

    两个妇人和喜娘站在一起,脸上皆带着笑。

    一对儿新人则坐在了床沿上,依然是新郎在左,新娘在右。

    喜娘脸上满是喜色,从其中一个妇人手上接过了包着红布的秤杆,送到赵思远的面前,大声说道:“新郎挑盖

    头,称心如意!”

    盖头蒙了半天了,此刻要被揭开,豆子不免紧张万分,心跳也跟着快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她做好心理准备,忽然感觉眼前一亮,她无措的目光,顿时就看进了赵思远的眼眸里。

    赵思远也看着她,眼神里似是带着几分惊讶,也不知道是在惊讶豆子的反应,还是在惊讶数月不见,她竟突然变得如此好看。

    微微愣怔过后,他便放下了秤杆。

    豆子低垂着头,不敢抬眼去看周围的一切。

    随后,她只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紧接着,那喜娘便又喊道:“新郎新娘喝交杯合卺。”

    另一个妇人上前,拿出一只小巧玲珑的葫芦。

    她把葫芦上系着的红绳解下,那一只葫芦,便被分成了左右两半。

    葫芦里面倒上了酒,豆子和赵思远各执一半。

    豆子感觉到了赵思远转身向她,似乎是在等着她喝交杯合卺。

    她也转过了身子,却仍然不敢抬眼去看他,心跳依然快的出奇。

    两人互相交叉了双臂,将各自杯中的酒喝掉了一半,又交换了杯子,把剩下的一半喝完。

    喜娘笑着上前收了杯子,往地上一掷,两只杯子,正好一正一反。

    那喜娘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哎呦,这是要儿女双全啊!”

    另外两个妇人也跟着笑,豆子却越发羞涩地低下了头。

    喝完交杯合卺,喜娘又为赵思远和豆子解开了头发,各取了一缕剪了下来,用红绳绑在一起。

    随后,又将他二人的衣角也结在了一起。

    做完这些,喜娘又说了几句吉利的话儿,便带着那两个妇人离开了,顺便还给关上了门。

    房里,只剩下赵思远和豆子两人。两人谁都没说一句话,只那么静默地坐着。

    刚刚那么多人在场,豆子紧张的要死,然而此刻,那些人都走了,她不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一颗心跳的更快了。砰砰砰砰的,像是就要从她的胸腔里跳出来一样。

    她甚至连动都不敢动一下,生怕会惊动了旁边的人,被他发觉她如今的窘态。

    然而,赵思远看上去坐得端端正正的,实则并不比她好多少,甚至,心跳的比她还快。

    他不说话,不是因为他不想说,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能说什么?赵思远暗中哂笑自己,亏他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到头来,竟是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心里是高兴的,是欢喜的。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那个春日的夜晚,他就那样遇见了她。从此,她就像是一片阳光一样,照进了他的心里。

    本来嘛,只不过是路过,只不过是顺便救了她。但他却不曾想到,从那以后,他就像是着了魔一样,总是会想起她,眼前总是会浮现起她的影子。

    柔弱的她,惊慌的她,不知所措的她……每一个她,都让他为之着迷。

    虽说是他救了她,让她免遭屈辱,但在赵思远心里,她就像是那轮天上挂着的圆月一样,让他不由自主的,会感觉惭愧,会感觉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