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一十五章都对他很满意
    嫁不嫁人,在她看来,这并没什么要紧的。

    然而再听她也这么说,赵氏简直要崩溃了。

    “行啊,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能耐了啊,翅膀硬了啊,故意惹娘生气是不是?”

    赵氏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不嫁人这种想法。

    女子生来就是要嫁人的,咋能不嫁?

    “不嫁人,你到时候依靠谁?靠啥过活?”赵氏斥责道。

    却不料,豆苗竟然一本正经地回道:“那我现在可不就是没嫁人?可不是照样能过活?不靠任何人,我也能养活我自己。”

    赵氏说不出话来了,气的竖起双眉瞪着豆苗。

    但豆苗说的没错,她现在凭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娘,你别生气了,豆苗也只是随便说说。”豆花见赵氏真的生气了,便收了玩笑的心思,上前去劝慰,“你别看豆苗现在说的跟真的似的,等到哪天有了相中的人,不用你催,她就巴不得要嫁了。”

    “不可能的事儿!”豆苗不以为然。

    听豆花这话,赵氏唇角不由得带了笑。

    都说女子重情,不管她们现在怎么说,真到了那个时候,只怕早已身不由己了。

    这世间,女子大多太看重情分,不管口上说的多狠多硬,一旦真的面对感情了,有了让自己在意欢喜的人了,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就好比豆子,之前也说不想这么早出嫁,有人来提亲,她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可现在再看她,遇到了自己中意的人,可不就真的由不得自己了?

    她那天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不如把婚期订的早一点,让她和赵思远早一点成亲,豆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她这个当娘的看的出来,其实她心里,欢喜着呢。

    说到这个,赵氏心中不禁又是无奈,又是伤感。

    时间过的真快,这一年又一年的,不知不觉,孩子们都长大了,都要出嫁了,就要离开他们这个家了。

    这么一想,她便越发不舍得了。

    “不过你们两个还小,不着急,也别嫁的太早了。”赵氏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说完这话,便转身回屋了。

    豆花不禁向豆苗说道:“娘这是咋了?好像突然不高兴了。”

    “你说你也不想嫁人,这么说,她当然不高兴了。”豆苗看着她,撇撇嘴回道。

    豆苗一向神经大条,但这不代表她啥都不懂。

    她也懂得,娘嘴上时常说着让她们早点出阁算了,别在家里烦她,但其实心里,比谁都舍不得。

    豆花稍微一想,也明白了,所以也不再和豆苗斗嘴了。她进了屋,陪在赵氏身边,和她说有趣的事儿。

    过了年,很快便开了春。开了春,不知不觉的,四月也就来了。

    豆子的大茶礼还是在老家办,这回提前好几天,刘万田和赵氏便带着几个孩子回了家。

    他们一家回来,自然有不少人前来走动,一拨来了一拨又走了,家里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不断。

    初十那天一早,赵思远和刘媒婆便来了。

    赵思远今日穿着一袭竹青色簇新的单衫,看上去儒雅翩翩的,很是隽秀。

    大茶礼不比小茶礼,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流程,所以赵思远这回带来的礼物,也较之前多了不少。

    豆花家里这边的亲戚,但凡是数的着的,几乎全都来了,就连沈氏,今天也过来了。

    有这么多人在场,这么多道目光齐刷刷地看着他,赵思远一开始的时候不免紧张局促,好在没多半会儿,便适应了,与这些亲戚交谈了起来,他们问他什么他便答什么,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架子。

    他长相好,又是读书人,文质彬彬的,在座的每个人对他都十分欢喜,认为豆子有福气,结了这个一桩好姻缘。

    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人,亏得家里地方大,要不然还真是坐不下。

    晌午饭是赵氏和春子准备,豆花和豆苗也在灶房里给搭把手。

    今日豆花的大姑果子也来了,但她并没有过来,只在赵思远跟前转悠,向他问东问西的。春子在灶房忙活,没空照看孩子,便把福宝儿托付给她,让她给看着。可她也不看,全都是两个闺女在看着孩子。

    至于沈氏,那就更不用说了,绝对就是来吃闲饭了。

    豆花和豆苗正在灶房里帮手,忽然,看见大姑的一双女儿走了进来。

    春子见猫儿怀里还抱着福宝儿,以为是福宝儿出啥事了,便紧张地问道:“咋了?是不是哭了?”

    猫儿摇头,瞅着怀里抱着的孩子,笑道:“没有,福宝儿乖着呢,不哭也不闹的。”

    闻言,春子也笑了起来。

    她这个孩子最是个疼人的,从刚下生的时候起就不折磨人,吃饱了就睡,不哭不闹的。

    猫儿和狗儿过来,也并不是来找春子的,而是来找豆苗的。

    狗儿向豆苗招了招手,说道:“豆苗妹妹,你过来一下。”

    “啥事儿?”豆苗正在切菜,听见狗儿叫她,好奇地问道。

    “你出来一下。”狗儿又说道。

    见她这样子,赵氏不由得笑了起来,又向豆苗说:“妹妹找你,你就去吧。”

    豆苗答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石刀,又在旁边的擦手巾上擦了把手,跟着猫儿和狗儿出去了。

    赵氏看着她们的背影,不禁笑道:“这仨孩子,也不知道是要说个啥。”

    赵氏不大喜欢果子,但却很喜欢果子的这一双闺女。猫儿和狗儿懂事有礼貌,和她家豆子差不多。

    豆花一边在帮赵氏调味,一边在心里猜测着,猫儿和狗儿叫豆苗出去是为啥?有啥话是不能在这里说的?

    因为并不常见到猫儿和狗儿,对她们的了解也不是十分多,所以此刻,豆花便不能猜出她们的意思。

    想不出来,豆花也就不再想了,等到豆苗回来,问问她就是了。

    豆苗跟着猫儿和狗儿出去,便问道:“咋了?”

    先前猫儿和狗儿在家里住过一段时间,两人就爱和豆苗玩儿,所以有了啥事儿,最先想到的,就是来问豆苗。

    “豆苗妹妹,我和狗儿想去你们家那铺子里干活儿,行不行?”猫儿怀里抱着福宝儿,看向豆苗说道。

    听她这话,豆苗不由得惊讶,原来她们要和她说的,竟然是这事儿。

    猫儿和狗儿都是不错的姑娘,要是去他们铺子那边干活儿,断然是可以的。可是豆苗想了想,回道:“点心铺子里现在已经不缺人了,况且你们去那边干啥?”

    “豆苗妹妹,去那边干活儿,起码不会挨饿是不是?”狗儿反问一声。

    豆苗看着她,笑着回道:“那是当然了,天天白米饭吃着,还有肉。”

    她这句话,让姐妹两个眼神中全都透出一股艳羡的光芒。

    她们家里的日子依然艰难,爹还是混赌,娘也没啥本事,吃了上顿愁下顿。

    她们听说到豆苗家的那个点心铺子里干活,不但吃的好,而且还有银钱拿。所以,姐妹俩老早就想去了,只是苦于没机会。这回,来了这边,豆苗也在,她们便问了问她。

    豆苗也了解她们的难处,在心里思索了一番,回道:“点心铺子里确实不缺人了,现在我和豆花都是多余的了。”

    听她这么说,猫儿和狗儿脸上不禁流露出浓浓的失望之色。

    看来,是去不成了。

    却不料,紧接着,她们又听到豆苗说道:“你们要是真的想出来干活的话,那也别去点心铺子了,去了也只能待在后厨,油腻腻的,一点都不好。”

    说到这里,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要不你们跟着我,去我的铺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