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七十二章五十两买个秀才
    王氏说着,她又把沈氏往屋里让:“快到堂屋里去,外面热。”

    沈氏一边答应着,一边跟着她进了堂屋。

    “我瞧见你家大门大敞四开的,屋里又没个人,我就寻思,必定是出去了。这不,我就进来等了等,才一眨眼的功夫,你就回来了。”沈氏笑着说道。

    妇人瞅瞅磨盘旁边的地上扔着一把花生壳,心里暗想:你是只等了一眨眼的功夫吗?

    但她却也只能点头回应:“是啊,昨儿借了东天子里的笸箩,我刚刚给送去了。这一回来,就看见你了。”

    “你家孩子还小吧?这会儿咋有空走娘家了?”妇人说完,又接着问道。

    沈氏笑了笑:“我平时就是看孩子的活儿,有空,三嫂子最近忙不忙?”

    她口中所叫的这个“三嫂子”,是沈氏叔伯三哥哥的媳妇,娘家姓王。

    “我可没你那等清闲的好命,忙完了春要忙夏,这不,眼瞅着秋天就要来了,又该忙秋收了。”王氏叹了口气,说道。

    一年到头,除了冬天,庄户人都有忙不完的活儿。春天要春耕,夏天要除草捉虫,秋天又要秋收,着实一会儿也不能清闲了。

    说到清闲这事儿,沈氏心里忽然不是个滋味了:“三婶子,你这话说错了,我也不是那等好命。”

    她叹了口气,皱着眉头。

    见她这般,王氏不由得疑惑,笑问:“呦,这是咋了?咋还愁上了呢?”

    沈氏又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三嫂子,不瞒你说,我这回走娘家,就是被我家那口子给气走的。”

    “这又是为啥?”王氏越发好奇了起来。

    说起这事儿,沈氏真是满脸的辛酸泪。

    “我们现在分家了,不跟着老家一起过活了,总得自己挣着吃吧?前些日子,我求爷爷告奶奶的,这才让他能去他大哥家的铺子里干活儿。”沈氏抬眼瞅着王氏,继而说道,“我跟你说啊,在那边干活儿,钱可真不少,就我们庄上的那些婆子,一个月都能挣一两银子多呢。”

    “那是个好去处啊,你还愁啥?”王氏笑了笑,反问。

    一个月一两多银子,光是这一个进项,就足够一家人吃的了。

    “哎呦我说三嫂子,你可别恁么说,他就是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了。”沈氏皱眉回道,一脸愤懑。

    闻言,王氏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又接问:“又咋了?”

    “本来干的好好的,在那边吃的好住得好,你道怎么着?竟然自己跑回来了,说啥都不干了。”说完,沈氏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王氏微微蹙眉:“咋就不干了呢?多好的营生。”

    “可不是咋的?我是哭也哭了,闹也闹了,骂也骂了,可他就是死活不去,说老大家的那两个丫头给他气受了。”沈氏回道。

    王氏不禁狐疑:“你大伯头子家的两个丫头?我记得年岁不大吧?他老大人一个,咋还能被个丫头给气着了?”

    “三嫂子,你是不知道啊,老大家的那两个丫头,厉害着哩,我都被她们给摆了好几道。”然而说到这里,她不免又叹息一声,“不过这回啊,我寻思应该是我家那口子在那边不干活儿,所以那俩丫头才不给他好脸子的。”

    王氏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她的话。

    “但那俩熊丫头也真是的,到底是亲二叔,就不能担待着点儿?我听说,连饭都不给吃,可真是坏了良心了!”沈氏越发气愤地说道。

    最让她生气的,不是刘万方突然跑了回来,说什么都不再去干活了,而是豆花和豆苗和两个丫头。

    如果不是那两个丫头太苛刻了,刘万方也不会受不住了自己跑回来。说到底,还是怪她们。

    “确实是太目无长辈了。”王氏跟着附和。

    接着她这话,沈氏不免又将豆花和豆苗败坏了好一番。

    听她说完这一大堆刻薄抱怨的话,王氏不免叹息了一声:“要我说啊,你家男人根本就指靠不住。”

    “谁说不是呢?整天除了睡就是吃,要么就是游手好闲地逛大街,谁还能指望他养家糊口?”说起刘万方,沈氏对他也是满肚子的意见。

    然而她又能有啥办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况,都成亲这么多年了,孩子都生了四个了。

    她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刘珍儿了。

    “我就日夜地盼啊,盼啊,我家珍儿啥时候能出息了就好了,我也不用再遭这些罪了。”沈氏又说道,脸上带着憧憬的神色。

    “你家老大应该不小了吧?”王氏忽又问道。

    她记得,沈氏最大的孩子,应该都快到说亲的年纪了。

    “是啊,大牛也大了,现在能帮着干不少活儿了。”沈氏回道。

    “读过多长时间的书?识字行不?”王氏又问。

    闻言,沈氏笑了起来:“行啥行啊?就上过几天学堂,勉强识得几个字,不是个睁眼瞎罢了。”

    王氏一边点头,一边说道:“那倒是可惜了。”

    “啥可惜了?”沈氏追问。

    “我前两天听我一个表叔说,现在可以拿银钱来买功名呢。”王氏回道。

    一听到这个,沈氏顿时来了兴趣:“三嫂子,你快好好和我说道说道,咋个买法?”

    要是真能买个功名的话,那她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大牛买一个。

    王氏便又仔细说了起来:“我也是听我一个远房的表叔说的,他说现在拿五十两银子,就能买个秀才的功名。只不过,也得是才学说得过去的,最起码得会写个文章。”

    说到这里,王氏微微停顿了片刻,不无惋惜地笑了笑,又道:“你家大牛的才学,只怕是差了点。”

    “那如果让大牛再去读书,再学学呢?”沈氏又问,一双三角眼亮晶晶的,满是希冀。

    王氏想了想,点点头;“这应该也行吧,你要是有这个想法的话,我帮你去问问我表叔,我听说啊,他们庄上就有买上的。”

    “行啊,那你赶快帮我去问问。”沈氏急忙说道。

    五十两银子买个秀才,这个买卖不亏。有秀才的功名在身,见了县太爷可以不用跪拜,每个月还能领朝廷发的米。除却这些不说,成了秀才,那也能光宗耀祖了。

    所以,沈氏当即便决定,把大牛重新送回学堂,让他多少也学一点,然后花上五十两银子,给他买个秀才的功名。

    “哎,好,等我下回再回娘家的时候,就帮你问问。”王氏答应着。

    沈氏满心欢喜,仿佛不久之后,她家的大牛就能成为秀才了一样。

    越是想,沈氏越是坐不住了,急匆匆地告别了王氏,又回娘家抱了三牛,回家去了。

    昨儿刘老爹让刘万方今天去把沈氏给接回来,刘万方犹豫良久,依然磨磨蹭蹭的不愿意去。一直到了晌午了,还是没有动身。

    他看了看升到头顶的日头,心里暗想,都这个时候了,还是吃了晌午饭再去吧。

    他害怕刘老爹,所以也不敢去那边吃饭,只自己拔了几颗菜,拌了一干瓢面子,煮了煮,勉强对付了两口。

    吃完了饭,刘万方又犹豫了会儿,便打算动身了。

    却不料,他才走出家门,竟然看见沈氏抱着三牛,往家里走来了。

    这婆娘自己回来了?刘万方不免心中诧异。

    她当初气冲冲地走了,他还以为她不会轻易回来的呢。这才几天?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见她来了,刘万方自然不会再出去叫了,顿时转了身,又进了家里。

    沈氏抱着孩子走了过来,也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