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七十一章这事不怪你们
    刘万方一声冷笑,一边又向他说:“想知道咋了?你别来问我,回去问你家那两个死丫头去!”

    闻言,刘万田不禁皱了眉,是豆花和豆苗?到底是咋了?

    然而刘万田自然了解豆花和豆苗是啥样的孩子,要说她们专门给刘万方气受,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老二,是不是你偷懒耍滑,不好好干活了?”刘万田又问。

    能让那两个孩子生气将他撵走的,也就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不好好干活。

    “不管咋说,反正你那地方,我死也不会再去了!”刘万方咬牙说道。

    他没回答刘万田的话,但刘万田已然猜到了。肯定是这样,肯定是因为他偷懒耍滑,不肯好好干活儿,所以那两个孩子才把他给撵走的。

    刘万田心里不禁涌起一阵失望,他原本还以为老二改好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还为他如此变化,很是高兴了一场。没想到,他竟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刘万田不停地叹气,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和失望。

    当初赵氏说老二不可能改好,他还不信,结果,果真就是这样。

    为了他,他答应了他让他去铺子里干活儿,结果还招来了这么多的麻烦事儿。

    刘万田心里后悔不已,当初就不该相信了他,更不该一时心软答应了他。

    可是现在,说啥都晚了。

    既然他不愿意在铺子里干活了,那也是一件好事,不干就不干吧。铺子里没有他,还能更好一些。

    沈氏还坐在地上哭嚎,刘万田也不搭理,又叹了口气,走出了刘万方的家门,且让他们两口子闹去吧。

    沈氏哭了好一会儿,直到哭累了,这才停了下来,把鞋穿在脚上,也不洗手,就到桌边去吃饭。

    她本来就没做刘万方的饭,经过刘万方那一通狼吞虎咽,剩下的饭就不多了。但还要给孩子们留着,沈氏只勉强吃了一点。

    次日一早,她就抱着三牛回娘家了。

    和这种男人过日子,着实没啥盼头。

    这天一早,刘万田也动身去城里了。

    他并没有先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铺子里。

    “爹,你回来了?”看见了他,豆苗高兴地喊道。

    听到豆苗这声音, 豆花转头一看,也看见了刘万田:“爹,你回来了。”

    她也开心地说道。

    “嗯”,刘万田一边答应着,一边进了来。

    豆花发觉,爹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就听他问道:“你们两个,把你二叔给撵走了?”

    一听这话,豆苗顿时冷笑了起来:“谁赶他走了?”

    豆花也接着回道:“是啊,爹,这回你可着实冤枉我们了,我们谁也没赶他走,是他自己走的。”

    说完这话,豆花又问;“二叔回家去了?”

    刘万田是从老家回来的,一回来就这么问,那刘万方肯定是回家去了。

    “嗯”,刘万田点头答应着,“回去了。”

    豆花又接着解释了起来:“二叔不是不干活嘛,就算是干,也慢吞吞的,所以我就想了个法子,每天干够四个时辰的活儿,就不用交午饭钱,要是干不够,那就要交四十文钱的午饭钱。”

    豆花微微停顿了一下,豆苗接着她的话往下说:“昨儿二叔只装了不到半车货,下午让他去送货他也不去,按照规矩,我们就没准备他的午饭,所以他就生气了,还回家去找我娘要吃的,没要到,就回家去了。”

    刘万田再次点点头,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们做的对。”刘万田说道,说完这话,便出了铺子,回家去了。

    他也是对刘万方恨铁不成钢,如果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做,两个孩子并没有错。

    看着刘万田离去的背影,豆花不禁叹了口气:“爹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当初满心欢喜地以为二叔改好了,还答应让他来这里干活,谁料,最后竟然是这个样子。

    “那也没办法啊,只希望经过这件事以后,爹能看透了他那个人,别再对他抱有不现实的希望了。”豆苗也叹了口气,回道。

    豆花跟着点点头,随后便进了后厨。

    刘万田回到家,赵氏便与他说道:“你那兄弟,昨儿走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自打从这里摔门走了以后,晚上没回来,第二天还是没回来,他的东西还放在这里,也没回来拿。

    “哦”,刘万田答应了一声,又接着说了一句,“他回家去了。”

    “回家去了?”赵氏诧异,但转瞬,便明了了。

    在这边待不下去了,自然只能回去了。

    赵氏并没有再责怪刘万田当初答应了刘万方让他来铺子里干活儿,而是问他:“晌午饭想吃啥?”

    见他这个样子,赵氏就知道,他肯定是知道刘万方的事了,想必心里也不咋得劲,她便也就不说了。

    且说沈氏抱着三牛去了娘家以后,家里只剩下刘万方和大牛二牛。娘不在家,两个孩子要吃饭,刘万方又不会做饭,只得又去了老宅那边蹭吃蹭喝。

    李氏满心地不愿意,不愿意让他们爷仨来吃闲饭,可是他们就赖着不走,她也没别的法子。

    吃饭的时候,刘老爹便和刘万方说道:“明儿一早,你去一趟,把你媳妇叫回来吧。”

    他话音才落,刘万方还没回话,就被李氏抢去了话茬:“还叫啥叫?走了更好,走了就别再回来!”

    “是啊,爹”,刘万方也跟着说道,“她走了就走,还叫她干啥?我就不信了,没她还不行了?”

    “混账东西!”刘老爹一双筷子拍在了桌上,发出“啪”一声脆响,“你想打光棍不成?孩子你也不要了?你丢得起那个人,你老子可丢不起那个人!”

    刘万方不敢说话了,李氏却又叨叨了起来:“就那种只吃闲饭不干活的婆娘,走了更好,要她有啥用?白白浪费粮食。家里已经有那么多孩子了,养活个孩子又费劲,她愿意要就让她带着吧,反正——”

    “你闭嘴!”

    李氏一番话还没说完,就被刘老爹喝止了:“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孩子那是他们刘家的香火,咋能放在别人家养活?“明儿一早你就去一趟,人接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刘老爹下了最后的命令。

    刘万方和李氏全都不敢再吱声了。

    再说沈氏抱着孩子回了娘家,有亲娘帮她照顾孩子,那日子过的比在家里舒坦多了。

    吃过早饭,给三牛喂了奶,沈氏就把孩子交给了她娘,自己出去溜门子去了。

    许久没回过娘家了,这一趟回来,少不得要多溜几家。

    沈氏来了一户人家,见大门敞开着,便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三嫂子,在家不?”沈氏走了进去,一边往堂屋里走,一边问道。

    然而她喊了两声,却并没人答应。

    她进了堂屋,瞧了瞧,也没看见人。

    村里人朴实,一般大白天少有关门的。大门大敞四开,从门外就能看到里面。即便是出去,只要时候不长,也不用关门。

    因此,沈氏心里寻思,八成是出去了,也没锁门,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

    沈氏瞅见院子里的磨盘上晒着一点早熟的花生,她便走了过去,抓了一把花生,扒开壳吃了起来。

    不消一会儿,一个身着青布衣裳的妇人便回来了。

    她进门看见沈氏,不由得惊讶一声:“呦,二妹妹啊,你咋来了?”

    沈氏笑着回道:“我这不是走娘家嘛,就来你这里瞅瞅。”

    那妇人笑道:“那你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