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六十八章心里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听刘媒婆这番话,赵氏不由得点了点头。

    听起来,似乎很不错。

    她想要给豆子找的,就是一个知根知底儿,门当户对的人。

    赵氏和这刘媒婆也算是熟悉了,了解她为人还算不错,在这事儿上应该也不会坑了她。

    “等到以后出嫁了,两头离的这么近,想啥时候回来就啥时候回来。说了出了阁了,实际上,也就是换了个地方住罢了。”刘媒婆又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她说的这句话让赵氏很是心动,她不想离开孩子们,就想和他们靠的近一点。要是豆子嫁的这么近,走几步就能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觉的咋样?”刘媒婆又问她,“要是觉的行的话,我这就去回了那边。”

    赵氏又仔细想了想,笑了笑:“那行,你先去回了吧。”

    她也的确有几分意思,觉的这户人家值得嫁。不过具体如何,她还得再和豆子商量商量。

    “哎,好,那我这就去回了。”刘媒婆眉开眼笑,说着,就要站起身来。

    然而赵氏却又喊住了她,说道:“不过,我家姑娘还小,才及了笄,我不大想让她这么快就出嫁。”

    “这个好说,先定下来亲事,只好你们两家互相看好了、答应了就行。至于嫁娶的日子,就到时候再商量。”刘媒婆满口答应着。

    赵氏想了想,觉的是这么个道理,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刘媒婆走后,赵氏又暗自坐了会儿,仔细想了想刚刚她说的那番话,越想越觉的这门亲事靠谱。接下来,就看豆子的反应了。她要是答应,那这门亲事,便也就这么成了。

    赵氏站起身子,正想去跟豆子说这事儿,就见豆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拴子睡着了。”豆子向赵氏说道。

    赵氏点点头,又向她招了招手,让她过去。

    “娘,啥事儿?”豆子一边向她走过去,一边问道。

    “刚刚刘媒婆来过了,给你说了个人家”。赵氏说到这里,便没再接着说下去。

    豆子一听这话,不知为何,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说不清楚那是一种啥样的感觉,不是生气,更不是不欢喜,似乎有些着急,有些焦虑。

    “那户人家离咱家不远,走两步就到了,家里是开布莊的,家里就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人品长相也都还行。”赵氏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问豆子,“你觉的咋样?”

    豆子微微皱眉,心里的那种感觉仍然说不清道不明。

    赵氏见她许久没回话,便又问了一遍:“这回你觉的咋样?”

    豆子抬眼看着她,觉的咋样?她也不知道她应该觉的咋样。

    于是,豆子回了一句大部分未嫁的姑娘在面对此种情形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娘做主吧。”

    婚姻大事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她家爹娘开明,这才会来问她的意见。

    但她却又说不出自己是个啥意见,便只能让爹娘做主了。

    闻言,赵氏点了点头:“哎,那行,那我就自己看着办了。”

    “嗯”,豆子小声回应了一声,不管咋说,爹娘都不会害她,只会为她好。

    赵氏又接着说道:“我和那刘媒婆说了,就算定下了这门亲事,也不会让你这么快就出阁的。”

    才十五岁,不小,但也不大。

    豆子点了点头,又小声“嗯”了一声。

    第二天,刘媒婆又来了。

    “我给你问过了,他们那边说没事儿,晚几年成亲也行,左右他们也不着急。”刘媒婆笑着说道。

    闻言,赵氏也笑了起来;“那敢情好。”

    “人家说了,现在也要忙铺子里的生意,再说家里还有两个十岁上下的妹妹,不急着成亲。”刘媒婆笑的脸上的皱纹都绽放成了一朵花,这桩亲事,不出意外的话,就算是说成了。

    她说的那户人家,听说了豆子这边的情况,也觉的门当户对,十分合适。

    “我能不能见一见他?”赵氏忽然向刘媒婆问道。

    毕竟是事关闺女一辈子的大事儿,绝对不能草率了。

    刘媒婆当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那咋不行呢?你要是等不迭的话,我这就带你过去看看。”

    “不了不了”,赵氏忙摆手,我就悄悄地瞧一眼就行了。

    “行,不管你咋看都行,保准让你说不出个啥来!”说完,刘媒婆便站了起来,“那孩子每天都在铺子里照看着生意,今天应该也在。她不认得你,你就装作过去买布,就能看见他了。”

    “好。”赵氏笑着答应,也站了起来。

    刘媒婆带着赵氏去了西市,走到一家铺子门口不远处,指着前面的铺子,小声地和赵氏说道:“就是这一个了,你自己进去,就装作是去买布,然后仔细瞧一瞧,我就在这旁边等着你。”

    “哎,好。”赵氏答应着,抬脚走进了铺子。

    赵氏进去的时候,铺子里还有别的客人,那个叫做赵冬成的小伙子,正在给别的客人裁布,见又有人进来了,便招呼了一声:“婶子,想要啥布先自己选,我等会儿就过来给您裁。”

    说完,又继续忙活了。

    “哎”,赵氏高声应和,在铺子里转悠了起来。

    这间铺子不算太小,里面宽敞明亮,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布匹。

    赵氏本意就是来看人的,所以,打量了铺子几眼,就向那小伙子看了过去。

    赵东成送走了前面一批客人,转而走到了赵氏这边。

    他脸上带着笑,问道:“婶子,您选好了没有?想要点啥?”

    赵氏也向他笑了笑,仔细看了看他。

    正如刘媒婆所说的那样,他脸面确实有点黑,不过长相还不差,个头也可以。

    “我要这个。”赵氏一指面前的一匹本白布匹,说道。

    “好嘞”,赵东成利索地答应着,拿了剪子,又问赵氏,“您要多少?”

    “二尺就行了。”赵氏回答,目光却并没有在布上,而是在赵东成的身上。

    赵东成拿起布,用竹尺量了量:“婶子,我多给你裁一寸,下回再来啊。”

    说完,他用剪子在布上顺着经纬线剪开了一条口子,“嗤拉”一声,把布撕了下来,叠好了,又包好了,这才递到赵氏面前。

    赵氏接了布,给了钱,出了铺子。

    刘媒婆一直在门口不远处等着,这会儿见赵氏出来了,忙走了上去。

    “咋样?”她焦急地问道。

    赵氏点点头:“还不错,看上去是个靠得住的。”

    为人实诚,也会做买卖,脾性也不错,是个不错的孩子。

    “我就说吧,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是个啥样的人,我知道的清清楚楚。”刘媒婆脸上不免带上了几分得意的神色。

    “是,辛苦刘大姐了。”赵氏笑着说道。

    刘媒婆忙摆手,她给人说了大半辈子的亲了,只要亲事能说成,她就高兴,哪里会在乎啥辛苦不辛苦的?

    “这会儿人也看了,能放心了?”刘媒婆又向赵氏笑问。

    “放心!放心!”赵氏一叠声地答应着。

    既然已经放心,两人便一同走了,赵氏也回家去了。

    双方都答应了,那这桩亲事,也算是口头上定下来了。

    刘媒婆去和赵家商议去了,看看啥时候能选个日子去纳彩,也算是正式订下亲事。

    赵氏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见豆子正坐在大槐树下的阴凉里坐着绣活儿。

    她也搬了个板凳,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我刚刚去赵家的布莊看过了,铺子开的还不小,生意也红火”,赵氏说道,“那孩子我也见了,这么高,长的结结实实的。”

    赵氏一边说,一边伸手在自己头顶比量了一下。

    ***

    最近的更新要根据情况稍微调整一下,暂时先每天更新2章,持续时间不会很长,过后会持续加更,大家见谅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