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五十八章又搬进了新家
    “都好”,刘万田又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回道,“有豆子在,你就尽管放心好了。”

    闻言,赵氏笑了笑。

    他说的对,有豆子在,她就是放心,

    只是可惜,豆子及了笄,也该说婆婆家了,即便是晚一点让她出嫁,也留不了几年了。

    一想到这个,赵氏心里不由的多了几分伤感。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咋就都长这么大了?

    赵氏在这边住了一个月,也结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一个媒婆,听说她家里有个才及笄的姑娘,便非要给豆子说亲。

    赵氏也没拿这当回事儿,只随口应和了一句,却不料,那媒婆竟然真的给张罗起来了。

    “我和你说个事儿。”赵氏忽又向刘万田说道。

    刘万田抬头看着她,等着她说。

    “之前豆花和我说了,想打算这就买个宅子,让咱一家人都搬过来住得了。”赵氏把之前答应了豆花的事和刘万田说了出来。

    刘万田一听这话,却很是不解:“都搬来?那家里咋办?”

    地里还种着庄稼,时不时地得去照料一二。家里还养着鸡和鸭,这些全都不管了?还有,要是他们都在这边,那腌菜的生意咋办?

    赵氏笑了笑,回道:“这个豆花也早都想好了,反正咱家现在有马车,回去一趟不用一个时辰就到了,就算天天来回都没事儿。地里的庄稼也不用天天都去照应,该薅草的时候薅草,还上肥的时候上肥,还能有啥难处?家里鸡鸭,逮到这边来,我也能喂着。”

    她明白刘万田的心思,之前听豆花的提议,她所顾忌的,无非也就是这些。

    “那腌菜的生意呢?”刘万田又接着问。

    “你先别急,我这不还没说到嘛。”赵氏微微停顿了片刻,又接着道,“腌菜的生意反正咱都做熟了,家里请的人也都是靠得住的,就算没人看着也没事儿。就隔断时间回去一次,送些调料行了。”

    刘万田将她这番话在心里仔细一想,觉的这样也不是不可以。

    “你要是实在离不开家的话,那你就在家里,反正我不舍得孩子们,我要和孩子们在一起。”赵氏又说道。

    闻言,刘万田不禁笑了起来:“我也不舍得。”

    一家人,就得住在一起才是,分开算什么道理?

    赵氏跟着笑了笑:“原本我也不想来的,咱一辈子都在泥土地里住惯了,突然进了城,当真是不习惯。不过我又寻思着,孩子们都大了,眼瞅着一个接一个的,都快要出嫁了,在一起的日子,还能有几年?”

    因此,她这才做了决定。就不再管别的了,搬来一起住算了。

    刘万田点点头,也觉的她说的对。

    “那银子够不够?”刘万田又问。

    搬家好搬,可是买宅子的钱,现在能够了?

    “豆花和豆苗都说差不多了,那应该就是差不多了。”赵氏回答。

    她不管铺子里的生意,更不会算账,所以豆花和豆苗说多少,那就是多少了。

    “那行,我知道了。”刘万田答应一声,又继续抽起了旱烟。

    豆子在老家,每天照顾着良子和拴子这两个孩子,还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只不过最近,她却有一件事不解,为啥二婶总是来她家溜门子?

    沈氏和赵氏从来都不怎么对付,大闹小闹的也闹过了很多次,她见了赵氏恨不得避着走,哪里还会过来溜门子?

    然而这一个月以来,赵氏不在家,她隔三差五地就来了。来的时间也不长,每次都是一小会儿,和豆子说会儿话,就抱着孩子走了。

    而且她每次说的话,都会让豆子觉的十分尴尬。她说的,全都是让豆子赶紧找婆家之类的话。

    要说一回两回的,这倒也没啥,但次数多了,豆子难免要怀疑,她这到底是啥用意?

    然而沈氏什么都没说,更没提什么要求,这就让豆子费解了。

    其实沈氏的意图很简单,就是想要来看看豆子的反应。按理说,一个还没出阁的黄花闺女被人给糟蹋了,不该如此平静才对,不是该寻死觅活的吗?但她见豆子的反应,明明是正常的很,甚至一点难过的样子都没有。

    沈氏越发怀疑,那天晚上,是卢氏看错了?可是卢氏又一口咬定自己没看错,那个被歹人糟蹋了的姑娘,就是豆子。

    后来沈氏也旁敲侧击地问了问,得知豆子自从福宝儿洗三那天去了春子家里,的确就是卢氏所说的那天,从城里回来的。

    于是,沈氏心中也认定了,卢氏所说的话并不假。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四月底了,地里的活儿也都忙完了。

    沈氏却还惦记着的分家的事儿,地还没种完,就开始提点刘老爷子了。

    刘老爷子也不大喜欢沈氏,既然老大已经分出去单过了,日子还过的不错,那老二要分,就让他们分了吧。

    于是,刘老爷子就买了一些木材石块,自己带着刘万方和大牛,在村西的一块空地上,盖起了房子。

    反正家里闲人多,他以前年轻的时候也干过泥瓦匠,知道怎么盖房子,所以就没找人来帮忙。不找人帮忙,也就省下了不少饭。

    刘万方和大牛都不是个勤快的人,然而在沈氏的动员下,也都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他们实在是被李氏压迫的久了,想要过好点的日子,吃好点的饭菜。分家单过,肯定会比以前要好很多。于是,一想到这个,他们爷俩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甚至连二牛都过来帮忙了,帮着提水递砖头啥的。

    经过一个月的忙活,房子就盖好了。等到晾干了,就能进去住了。

    六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来了,沈氏心心念念的房子也能住人了。

    六月初一那天,刘老爹特意把刘万田和赵氏都叫了过去,还叫了村长,开始分家。

    当初大房分出去的时候,只分得了一点子地,一口袋粮食,以及那几间破房子。

    如今轮到了沈氏,沈氏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生怕自己会少分了一点。

    但李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双眼也是直勾勾的,生怕沈氏会多拿了一分。刘老爹是个公正的人,又有村长在一旁,自然不会分的让人说出闲话来。

    最后,二房分得了那两间新盖好的房子,一口袋棒槌面子,一口袋地瓜面子,一口锅,四个板凳,两个瓷盆,以及二亩中等田地。

    对于这个结果,沈氏不满意,她知道李氏有钱,还想从她那里再抠点银钱出来。然而李氏本就视钱财如命,哪里能给了她?

    最后沈氏也无法,只得拿了东西,去了新家。

    分了家,她顿时觉的心里畅快了不少,以后再也不用看那死老婆子的臭脸的。

    自打她说出“分家”这两个字以来,就一句话都没再和李氏说过。

    “老大,这是你的。”刘老爹忽然从衣袋里掏出一串铜钱,递到刘万田面前。

    刘万田没接,反而诧异的问:“爹,你这是啥意思?”

    刘老爹回道:“当初你们分家的时候,也没分上啥东西,我这会儿给你们补上点儿。”

    当时大房一家分出去的时候,家里实在是穷,啥都没有。这几年过去了,他拼了这把老骨头的干活,再加上春子出嫁以后,偶尔也会来贴补贴补,家里的日子便没那么艰难了。于是,刘老爹便把自己攒下的几十文钱,全都给了刘万田。

    “爹,这个我就不要了,您自己留着吧。”刘万田说道,他也没想到,刘老爹竟然会再给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