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一十一章及笄的礼物
    家里许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一张大桌子,险些都要坐不开了。

    刘万田和谢远山喝了几杯酒,其他人不喝酒,只一边说笑,一边吃饭。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的,吃完了饭,赵氏和豆子去井边刷碗,豆花和豆苗则开始拆礼物。

    这回给刘万田买的是一双暖和的大毛的棉鞋,给赵氏的是一只雕花的银镯子,给良子的还是一整套的绘本故事,给拴子的则是几样小玩意。

    这回赵氏没再责怪她们乱花钱,不管孩子们买什么,那都是她们的一番心意。左右现在家里也不缺钱,着实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过的紧紧巴巴了。

    “没给你大姐带?”赵氏进了屋,没瞧见给豆子的礼物,便问了一句。

    “咋能呢?”豆苗说着,就从旁边的板凳上拿起了一个小盒子。

    “这是给大姐的,可是我和豆花精心挑选的呢!”豆苗把小盒子塞进了豆子的手里,又笑道,“大姐快点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豆子向她笑了笑,随后打开了盒子。

    赵氏也凑过头去看了一眼,见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支通体莹润的碧玉簪子。

    “大姐明年就要及笄了嘛,这就是我和豆苗送给你的礼物。”豆花笑着说道。

    豆子却没敢把簪子拿出来,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也太贵了吧。”豆子皱眉说道。

    “那可不?花了五十多两银子呢!”豆苗率先回道,马上又笑的眉眼弯弯,“不过大姐及笄嘛,这可是人生的大事儿,这个钱花的值!”

    “也太贵了。”赵氏心疼的无以复加。

    想当年她及笄的时候,就是她娘找了根酸枣树枝,削尖了打磨光滑了,给她把头发挽了起来,这便算是成了。

    她那时候艰难,绝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和她一样。因此,赵氏即便心疼的难受的,也没再责怪豆苗和豆花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反而还笑着向豆子说道:“既然是送你的礼物,那就收下吧。”

    豆子看了看赵氏,这才把碧玉簪子收了下来,小心翼翼地盖上了盒盖。

    等到过了年,她及笄的时候,就用这根簪子。

    “娘,我们还给爷和奶一人买了一块尺头,让他们做衣裳穿。”豆花又说道。

    闻言,赵氏点了点头:“这样也行,你们两个做小辈的,又不常在家,过年回来,也该去表表孝心。等会儿你和豆苗一起送过去吧。”

    “好,娘。”豆花和豆苗异口同声地答应着。

    分完了这边的礼物,豆花和豆苗便拿着给刘老爹和李氏买的尺头,去了老宅那边。

    她们还没到,就看着沈氏正带着三牛,坐在巷子头上的屋山头边上晒着太阳。

    沈氏老远就瞧见了她们姐妹两个,两道目光一直跟随着她们。等到她们走近了,沈氏便笑着问:“你们姐俩回来了?”

    “嗯”,豆花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她对沈氏,始终都提不起热情来。

    回应完了,豆花也没再理会沈氏又说了什么,和豆苗一起进了老宅的大门。

    “你还不赶紧回去?”和沈氏一起坐巷头的妇人拍了沈氏一把,“我瞧着她们又拿东西来了,你赶紧回去看看去。”

    “我回去瞧瞧。”沈氏说着,便从地上站了起来,抱着孩子回家去了。

    其余的妇人不免又窃窃私语了起来:“你瞧豆苗穿的,就跟画上的人似的。进了城里,果然就是不一样了。大概城里的姑娘,也就是这么个打扮了吧。”

    又有一妇人跟着回道:“那还不是家里挣钱了?要不然能穿的这么好?”

    她们都说了些啥,豆花和豆苗一概不知,拿着东西,跨进了老宅的大门。

    进去以后,豆花看见刘老爹万年如一日地蹲在堂屋门旁抽着旱烟,李氏则正坐在井沿儿上洗衣裳。

    “爷,奶。”豆花和豆苗进去,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李氏抬头看了她们一眼,没回应,继续洗衣裳。

    是刘老爹应答了她们:“你们姐俩回来了?”

    “嗯,爷,我们回来了。”豆花回道。

    她对刘老爹,心里还是有不少好感的。在这老宅里,可能唯一一个分辨是非的人,就是刘老爹了。

    “爷,奶,我和豆花给你们买了两块尺头,你们裁件衣裳穿吧。”豆苗说道。

    一听说有东西,李氏忙抬头看了过去,果然见豆苗手上正拿着两块布,是细细的棉布,她压箱底的最好的布,也就是这种了。

    李氏忙站了起来,在衣裳上擦了把手,走了过去。

    “给我吧。”她说道,从豆苗手中拿走了那两块布,拿进了堂屋。

    送完了东西,豆花和豆苗便走了。跨出门槛的时候,正好碰见沈氏从外面进来。

    “这就要走了?不玩会儿了?”沈氏假装客气地问道。

    豆苗冷笑,在这里能有啥好玩的?

    沈氏进了家里,正好看见婆婆拿了布,放在了堂屋里的箱子里。

    “娘,正好我没套袄的褂子穿了,也该新做一件了。”沈氏向李氏说道。

    李氏一个冷眼回了过去:“没褂子穿你光着的?”

    沈氏撇撇嘴,又道:“三牛也长个儿了,之前的衣裳都小了没法穿了。”

    李氏闻言,伸手指了指门边的一个笸箩;“这不是?”

    沈氏顺着她指着的方向一看,见那笸箩里面放着几件做好的小孩衣裳。

    看见这些衣裳,沈氏不由得又在心里暗骂了好几声死老太婆。

    这些衣裳,全都是李氏用其他破旧的不能再穿的衣裳,裁剪了以后拼凑而成的。先别说好看不好看,暖和不暖和了,只怕穿不了一会儿,就得被三牛撕破了。

    明明得了布,却非得藏起来,一丁点儿都舍不得拿出来。沈氏心里生气,索性抱着孩子又出去坐巷头了,自然少不了把豆花一家和李氏再败坏一番。

    她本来以为豆花和豆苗又拿点心来了,所以满心欢喜地想要回家吃点,却不料,这回没有点心,只有两块布。

    家里的琐事是李氏说了算,就她那抠门到家的德行,舍得把布给她?

    沈氏心中怨念十分,回到家少不得又和刘万方抱怨了好一通。

    “你瞧瞧别人家的闺女,这么点子大就能出去开铺子挣钱,还挣了那么老多钱!”沈氏越说越生气。

    刘万方不想听她叨叨,便不耐烦地回了一句:“你闺女不也能挣钱?不才刚给你挣了十两银子?”

    说起这事儿,沈氏心中的气消了些许,却又打起了别的主意。

    “哎,我说,要不你明儿去城里一趟。”沈氏忽然凑向刘万方说道。

    “去城里干啥?”刘万方瞥了她一眼。

    “去找珍儿要些钱来花花。”沈氏回道,“她在那府上,吃穿不用她掏钱,每月还能有半吊钱的月钱,她根本就用不着。这也都好几个月过去了,她少说也得攒下一二两银子了,你明儿去找她要一要。”

    刘万方想了想,看着她问:“你知道她攒下钱了?”

    沈氏“嘁”了一声:“我先前可都问过孙牙婆了,她说了,像咱们珍儿这样的丫头,一个月半吊钱的月钱,吃穿都是府里的,她根本就花不着钱,还能省下钱来贴补家里。”

    “你明儿去瞧瞧,问她把钱要来,咱也能好好地过个年不是?”沈氏又接着道,“就你娘那死抠死抠的德行,过个年能有啥好吃的?”

    听她这么一说,刘万田心动了,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那行,我明儿一早就去一趟城里,去找珍儿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