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一十章还清欠款一身轻松
    豆花拿了银票回去,放在佟掌柜面前。

    “掌柜的您点点,看看对不对。”豆花说道。

    佟掌柜看了看眼前放着的银票,拿了起来,一张一张地仔细点了起来。

    “当初买下铺子的时候,就已经给了一些钱,加上那些,再除去后来陆续给您送去的,还剩六百两银子没还清。”谢远山在一旁说道。

    佟掌柜极其仔细地点完了银票,点点头回答他的话:“是,没错,六百两,一点都不少。”

    他着实没想到,这个铺子,竟然能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赚出了六百多两银子。

    看外面的生意那么红火,只怕一年下来,肯定不止赚六百两。

    生意都是咋做的?都是一样的铺子,他当初怎么就净亏本了?这个铺子到了别人手里,咋就这么赚钱了?

    佟掌柜百思不得其解,便把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听他这么问,谢远山还没回答,豆花便哈哈笑道:“掌柜的实在是抱歉了,这个涉及我们的商业机密,还请恕我们无可奉告了。”

    说完这话,豆花又接着说了一句:“不过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几个字:想他人所不想,做他人所不做。”

    只有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这样才能赚大钱。

    听她这么说,佟掌柜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明白了还是没明白。

    总之,佟掌柜拿到了钱,满意地走了。

    他认真地揣摩了豆花所说的那句话:想他人所不想,做他人所不做。要不然,他回老家也再开个铺子去?也做些别人想不到的买卖?

    只不过,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是真做起来,可就难了。

    豆花和谢远山把佟掌柜送到了铺子门口,看着他走远了,这才又回到铺子里面。

    “真是无债一身轻松啊!”豆花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这一年以来,她一直都在惦记着铺子的欠款,就把到时候会还不上这几百两银子。为此,她甚至都想好了解决办法。然而直到铺子里的盈余足够还清欠款了,她这才算是放下了心。

    如今还上了这份债务,豆花顿时觉的无比舒畅。

    谢远山也和她一样,心里轻松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多了。

    之前铺子里的生意那么不好,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后来能有这么大的起色,不但开始赚钱了,竟然还赚了那么多。

    “再往后赚的钱,可都全是咱们自己的了。”豆苗也开心地说道。

    “是啊,每一个子儿都是咱们自己的了!”豆花附和,脸上全是兴奋的笑。

    想到能预见的光辉未来,她的心里,更加明朗了起来。

    “咱们大家都应该加倍努力才是,争取明年赚更多的钱。”豆苗信誓旦旦。

    豆花也坚定地向她点了点头。

    离过年就还剩下十天了,忙完了这几天,他们就要回家过年了。豆花在心里寻思着,爹娘在家里肯定都已经开始忙年了。磨豆子做豆腐,炸丸子炸鱼,洗衣裳打扫庭院,肯定忙的不亦乐乎。

    “咱哪天回去过年?”豆花问道。

    “我刚刚在杏花楼,听陈掌柜说杏花楼开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就关门歇业了。”谢远山回道。

    “那咱们也到二十八吧。”豆花提议。

    “好。”

    “好。”

    豆苗和谢远山异口同声地答应着,谁都没意见。

    临近过年这几天生意好,所以不能太早关门。但是毕竟到了年根了,再不回家爹娘定要惦记的不行,最晚腊月二十九回去,不能再晚了。

    还清了铺子的欠款,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坚守了最后八天,便各自回家过年去了。

    豆花给铺子里所有干活的人全都分了红包,每人都是一两银子,给苗儿和二芹又额外多了一个五两银子的红包。所有人无不欢喜,拿着工钱和红包,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腊月二十八,谢远山和豆苗一道清点了铺子里的东西,随后锁好了门,便回家去了。

    二十九一早,豆花和豆苗出去采买给家里人的礼物,到半晌午的时候,便坐了马车,与谢远山和春子一道,回了刘家庄。

    他们到了家,恰恰是正午。赵氏正在灶房里忙着做饭,听见门口响起了马车的声音,忙让良子出去看看,是不是姐姐回来了。

    “娘,是二姐和三姐回来了!”良子跑出去看了一眼,又匆匆忙忙地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在口中喊道。

    赵氏赶忙放下了手头上的活儿,也跟着出去了。

    “算着你们今天要回来。”赵氏走出大门,笑着说道。

    她本来以为他们会昨天回来,可是昨天等了一天都没等到,那就一定是今天回来了。毕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咋能等到这么晚?

    “还是娘厉害,一算就对了。”豆苗笑着说道,跳下了马车。

    “你可慢着点儿,仔细挂破了新衣裳。”赵氏嘱咐她说道。

    豆苗身上穿着簇新的衣裳,大红色的袄裙,上面还有粉色和白色的丝线绣着缠枝梅花,别提多光鲜好看了。

    她把长长的头发梳成了两个小辫儿,又用大红色丝带松松地绑了髻,再在旁边别上一朵的红艳艳的绢花,看着就喜庆。

    豆苗脸上薄施胭脂,面色红润如桃花,耳朵上戴着银坠子,怎么看怎么好看。

    赵氏一看就知道豆苗这一身行头不便宜,但也只是笑着嗔怪了她一句乱花钱,随后并没多说。

    孩子长大了,也该好好打扮打扮了。再说,豆苗和豆花在城里,辛辛苦苦地赚下这么多钱,她想要啥,自己买啥就是了,她也不想让孩子委屈了自己。

    豆花不像豆苗那么张扬,只穿着家常的衣裳,赵氏给做的对襟袄子,外面又套了一件鹅黄色的外衣。

    “娘,好想你啊!”豆花也下了马车,向赵氏说道。

    她没见到刘万田,便问了一句:“爹呢?”

    “你爹出去买酒去了,这就回来。”赵氏回道。

    “爹买酒给谁喝?”豆花诧异问道,她记得爹平日里从不喝酒的,难不成是因为过年了,所以要喝点小酒?

    豆花这话音才落,谢远山便说道:“表姑,我们先回去了啊。”

    谢家屯子路远,现在冬天又黑的早,要是再不赶紧走的话,到家就得天黑了。

    然而赵氏却拉住了他,说什么都不让走。

    “走啥走?还没吃饭呢!”

    “不吃了,嫂子,我们该走了。”春子也说道。

    “那咋成?你怀着身子,哪能饿着肚子回去?”赵氏不依。

    谢家屯子那边都半年没人住了,回去肯定还得好生收拾一番才行,更别说是热乎的饭了。春子现在怀着身孕,可万万不能大意。

    “你表姑父打酒去了,就知道你今天要来,走之前还说呢,要和你好好喝上一气儿。”赵氏又向谢远山说道。

    “表姑,再不走天都要黑了。”谢远山无奈地说道。

    “就没打算今天让你们走”,赵氏回道,“就算回去了,家里冷锅冷灶的,也没口热乎饭。你舍得让春子吃苦,我可不舍得。”

    说着,找事便拉着春子进了家去。

    她这么一说,谢远山也不好再推辞了,他确实不舍得春子受苦。

    “先在这住一晚,等明儿一早就启程,早上路上还没化冻,也好走。半晌午就能到家,你们再拾掇拾掇,做个晌午饭,可不就成了?”赵氏扶着春子迈过了门槛走进了家里,在她旁边说道。这些事儿,她早就为他们想好了。

    安置好了这边,赵氏又进了灶房做饭。等她炒好了最后一个菜,刘万田打酒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