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九十章找几个靠谱的人
    赵氏说完这话,却立即又反悔了:“算了,不问你了。”

    她一时间竟然忘了,豆花还只是个孩子,这事儿哪能问她?

    但豆花却听明白了,娘是在问,小姑怀孕了没有。

    她瞧着,好像目前还没有。小姑整日里在后厨忙活着,也挺辛苦的。

    昨天赵氏也见到春子了,见她肚子平平,想来应该是还没有的。可是两人都成亲快一年了,咋到现在还没动静?会不会是一直在铺子里忙,给耽搁了?

    想到这个可能,赵氏不免又叮嘱豆花:“你平日里少让你小姑操劳,实在不行就再找个人帮忙。”

    “嗯,好。”豆花点头答应着。

    不过说起雇人这事儿,豆花倒还真有这个想法。

    “娘,你帮我找几个靠谱的人吧。”豆花向赵氏说道。

    “你要干啥?找啥样的人?”赵氏一边忙活着,一边转头看了她一眼。

    “这不是铺子里最近生意好了,实在忙不过来了嘛,我就想再找几个人来帮忙。”豆花回道。

    赵氏明白了她的意思,转而又问;“你想找啥样的人?”

    “啥样的都不拘,只要人品好,勤快,手脚麻利就行了。”豆花回道。

    反正就是去帮忙做点杂活的,没有太高的要求。

    闻言,赵氏点了点头,心里搜寻了起来。

    要勤快和干活麻利的,这个倒是好找,乡下妇人,除了像沈氏那种好吃懒做的,个顶个都是干活的好手。但还要人品好的,那可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你啥时候要?”赵氏又问。

    “当然越快越好了,最好我明天走的时候,能一起过去。”豆花回答。

    闻言,赵氏皱了皱眉:“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你又要的那么赶,只怕不太好找。”

    “那也没事儿,我再等两天也不迟。”

    再等两天也没什么大问题,顶多就是她们再辛苦辛苦罢了。

    赵氏答应下了这事,又炒了几个菜,中秋夜的团圆饭便做好了。

    一家大大小小七口人,全都围坐在桌边,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让为人爹娘的刘万田和赵氏感觉心里完全踏实了下来。

    豆花和豆苗不在家的时候,总感觉家里空了不少,心里也空落落的。

    只是可惜,才回来两天,明天又要走了。

    “行了,赶快吃吧。”赵氏催促着孩子们。

    入了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到了晚上,更会觉的冷的慌,饭菜也凉的快。

    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又去院子里,吃月饼,看月亮。

    今晚的月亮尤其圆,像一面银镜一样挂在深蓝色的天空。

    “今天的月亮好圆啊!”豆花仰头望着天空,感叹了一声。

    “那是去年的月亮圆,还是今年的月亮圆?”良子忽然问道。

    “一样圆。”豆花随口回了一句。

    去年的月亮有多圆她已经忘了,不过肯定也很圆。

    却不料,豆花这句话,让赵氏倏然伤怀了起来。

    去年的中秋节,他们过的更热闹,更开心。

    冷氏和徐晏也在这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过节,一起看月亮。

    赵氏还记得,去年的今晚,她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专门和冷氏说了要给她再找一个人的事儿。也就是那天晚上,冷氏和她说了她和徐晏的来历。她只是京城富贵人家家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妾室,男人死了,她和孩子也被排挤了出来。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

    想起冷氏,赵氏心里不免又悲伤了好一会儿。冷氏和徐晏以前住着的地方,她隔段时间就会去打扫一次。前几天又去打扫的时候,看着那熟悉的一切,看着那棵桃树上已经稀稀拉拉挂上了几个桃子,她的心,越发难过了起来。

    她到现在都难以接受,好端端的,人咋就突然没了呢?

    豆花转眼一看,见赵氏脸上露出哀戚之色,便知道她定然是又想起了冷氏。

    但她并没有再提起这个话题,以免娘会越发难过。

    “娘,我明天就要走了,你可别忘了帮我找人啊。”豆花转移了话题,也转移了赵氏的注意力。

    “行,忘不了。”赵氏答应着。

    靠谱又能干的人,她心里已然有了几个人选。但明天还得去问问,看看人家能不能答应。

    “你一个月给人家多少银钱?”赵氏又问。

    “一个月半吊钱咋样?月底还会有红包。”豆花回道。

    赵氏点点头:“不少。”

    一个月光是半吊钱的工钱就已经不少了,别说是平时一个子儿不挣的乡下妇人,即便是个男人,一年能挣上个十来两银子,在他们庄上,都已经算是顶好顶好的了。

    “这还只是工钱,月底的红包更多。”豆苗也从旁说道,“娘你是不知道啊,豆花出手大方着呢,这回给米姨调来的那两位姐姐,每人一个五两银子的红包呢。”

    豆花笑道:“不大方点,人家咋能心向着咱?”

    再说了,苗儿和二芹也都是勤快能干的,这几个月在这边任劳任怨,哪怕活儿再多,都没听她们抱怨过一句。豆花心里盘算着,等到以后,就让她们二人挑大梁。所以,给个五两银子的红包,也不算啥。

    这一下就去了十两银子,赵氏不免有些心疼了。豆花给她摆事实讲道理,说了好一会儿才让她想通了。

    “这样也行,我瞧着那两个丫头还不错,以后说不准还得让人家出大力。毕竟你小姑那头,说不准哪天的事儿。”赵氏思量着,说道。

    “小姑咋了?”豆苗不明所以,上赶着问了一句。

    “没咋。”赵氏不告诉她。

    豆花却明白了,娘的意思是说,小姑说不定哪天就怀孕了。怀着身孕,自然不能再这么操劳。

    又闲聊了会儿,赵氏便催促豆花和豆苗去睡觉了。明儿还要早起,可不敢睡晚了。

    第二天一早,刚刚吃完早饭没一会儿,谢远山和春子便来了,捎着豆花和豆苗,一起又去了城里。

    他们刚刚离开,赵氏便出去了,去那几户人家家里问问,看看能不能尽快去铺子里做活儿。

    事情办的特别顺利,那几个人一听说去城里做活儿,一个月能挣半吊钱,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赵氏找的都是年轻利落的妇人,大家都一个庄上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是啥样的人,赵氏自然清楚。所以她找的这五个人,人品绝对都不差。妇人也就是在家里烧火做饭的活儿,一听说有那么多的银钱可以拿,个个都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赵氏找好了人,第二天早上,刘万田便把她们都送到了豆花的铺子里。

    豆花一看,这五个人都是她们庄上的,她大多都认得,也了解她们一些,因此便放了心。

    谢远山作为铺子里的大掌柜,当即便给她们分好了工,安排好了活儿,由豆花带着她们去熟悉后厨,熟悉每天的流程。

    其实这就是豆花的意思,只不过让谢远山代她宣布了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快速让他树立起威信,二来也方便日后的管理。

    重新分工以后的后厨,每个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还是由春子负责蛋糕类点心的制作,带着两个帮手。苗儿负责面包类点心的制作,也带着两个帮手。二芹负责其他种类,带着一个帮手。

    豆花空闲了出来,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做,以及教一教每个人不太会的地方。

    豆苗只负责看着铺子,维系客户,不用再每天早上手忙脚乱地帮忙。

    谢远山还做他的大掌柜,外面所有的事儿,都是他负责去做,活儿一点都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