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零二章送小姑出阁
    豆苗吃了一口被辣的不轻,便不敢再吃了。

    其他人都落了座,赵氏拿了馍馍,一人给了一个:“都快点吃吧,等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豆花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肉放进春子面前的碗里:“小姑快尝尝,多吃一点,你最近都瘦了。”

    一听这话,饶是春子这几日确实心绪不佳,顿时也能云开雨霁,扬了嘴角笑了起来。

    “就是,多吃点。”说着,赵氏又拿了一个馍馍放到她面前。

    春子答应了一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这几天因为李氏,她心里一直不痛快,饭更是懒得吃,一天三顿饭吃的东西加起来都不比以往一顿饭吃的多。刚刚豆花在灶房里炒的时候,她就闻到香味儿了,霎时觉的有了些食欲。等到她夹起一筷子肉放进嘴里,那一瞬间,所有的对食物的欲望,全都被勾起来了。

    入口确实很辣,甚至辣的有些呛,但就是这个味道,似乎能让人上瘾,竟是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她以前竟是不知道,还能有人把鸡肉炒的这么辣这么独特,却又这么好吃,让人欲罢不能。

    不仅仅是春子,所有人都是这种感觉。

    “辣,确实辣。”赵氏也被辣的倒吸着凉气,吃了一口棒子面馍馍缓解了一下那火辣的感觉。

    “你真的不吃了?好吃着哩!”赵氏看向豆苗问道。

    豆苗刚刚被辣出了心理阴影,此刻只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们吃。

    都这么辣了,还能好吃?

    这回豆花这菜做的真是失败,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不行。刚刚那一口,差点没把她辣死。

    豆苗说啥都不敢尝试了。

    “她不吃就不吃吧,正好咱们多吃一点。”豆花笑着说道,冲着豆苗眨了眨眼睛。

    豆花哼了一声,赌气似的说道:“吃吧吃吧,你都吃了吧,辣死你!”

    豆花哈哈一笑,继续吃饭。

    哪怕换了一个世界,哪怕她现在变成了一个孩子,她那颗热爱美食的心从来都没有淡过,她的厨艺也从来都没有退步过,做的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吃。

    所有人都吃的爽快无比,欲罢不能。确实很辣,但也确实够爽快。他们竟是不知,原来鸡肉还可以这么吃!原来辣椒还可以这么吃!

    不一会儿,一大盆子的菜便被吃了一大半。

    “二姐,你真的不吃吗?可好吃了。”良子一边吃,一边抬头看向豆苗,问道。

    豆苗小声说了一句:“有那么好吃吗?”说着这话,咕咚咽了一大口口水。

    好像确实很好吃的样子。

    可是又那么辣,她到底要不要吃?

    片刻之后,豆苗想出了个好办法。她也像良子一样,找了一个碗,碗里盛了水,先把鸡肉放进水里涮一涮再吃。这样再吃起来,就不会太辣了。

    良子年岁小,赵氏不让他吃那么辣的,便让他先涮一涮再吃。

    豆苗吃了一口用水涮过的鸡肉,果然不那么辣了。过水以后,辣味,盐味和香味都减淡了不少,但仍然好吃。豆苗不知不觉便吃了好几块。

    用水涮过之后也还是辣的,豆苗吃了几口,渐渐的好像不觉得辣了,便尝试着不再过水。这一吃,完全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竟然这么好吃!

    那香味,那辣味,简直爽翻了天!

    豆苗尝到了这美妙滋味,便停不下来了,辣的眼泪都出来了,但还是一边倒吸着凉气,一边吃。

    “你可慢着点儿”,赵氏笑着劝道,“赶紧吃点馍馍,你这样吃仔细辣的肚子疼。”

    “哦,好。”豆苗一边吃,一边支支吾吾地答应着,从赵氏手中接过馍馍,咬了一大口。

    有了这么好吃的炒鸡,所有人吃下去的分量都比往常多了不少,就连良子都吃了两个大馍馍。

    “三姐,你明天还做吗?”良子意犹未尽,拉着豆花的衣角问道。

    “不做了”,豆花回答,“哪能天天吃?”

    偶尔吃一次就行了,要是天天吃这么辣的,舌头能受得了,胃却受不了了。

    良子有些失望,又接着问:“那你啥时候再做?”

    豆花想了想,随口说了一句:“过年的时候吧。”

    她前世过年的时候,每年的年夜饭,桌上都会有辣椒炒鸡这一道菜。

    良子欢呼雀跃,心里开始算起了离过年还有多长时间。

    眼下都冬月中旬了,离过年也就只有一个来月了。等到春子出了门子,便也就到了年根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谢远山和春子成亲的日子。

    在娘家的最后一夜,春子睡得并不好,心里说不出是个啥滋味。

    她在这个家里长大,在这个家里过了接近二十年,要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因为她娘,她这些时日一直闷闷不乐,想早点脱离这个地方。自己组建一个家,过自己的日子。

    迎亲的队伍会在晌午的时候过来,但一大清早的,春子便忙活开了。

    简单地吃过几口早饭,她便开始沐浴换衣,把大红的嫁衣穿在了身上。

    随后,便有一个儿女双全,公婆俱在的全福婆子来给她梳头。

    给新嫁娘梳头自有一番道道,全福婆子一边梳头,口中一边唱着梳头歌:一梳举案齐眉,二梳白头偕老,三梳子孙满堂……

    乡野人家的嫁娶,新娘子没啥像样的妆品,只擦上点胭脂,涂上口脂,再用烧了半截的香描个眉就算是很好的了。

    好在春子皮肤白,这样简单一拾掇,立马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怎么看怎么好看。

    等到这些全都做完了,太阳已经快要升至中天。

    拜堂的时辰要选在黄昏时分,黄昏乃是阴阳交合之时,此时拜堂成婚,正好契合了这一道理。

    因为谢家屯子离这边远,送嫁的队伍走得又慢,所以谢远山一大早便出发了,临近晌午的时候,这才到刘家庄。

    梳好妆,春子一直坐在床沿上,豆花姐妹几个和全福婆子一起陪着她。

    忽然,豆花听见外面有人喊了一声:“来了,到庄头上了。”

    豆花也想走出去看一看,却看见赵氏进来了,掌心里握着两个鸡蛋。

    “快吃点,这一下午都没的吃,得饿坏了。”赵氏说着这话,动作麻利地把鸡蛋剥了壳,放到了春子手里。

    春子吃完了鸡蛋,又喝了点水,迎亲的队伍便到了大门口。

    豆花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和豆苗两人跑了出去看热闹。

    只见谢远山今日一身红色的喜服,簇新的青色布鞋,一脸的喜气洋洋,整个人容光焕发。

    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豆花心里暗想。

    谢远山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局促,似乎是在紧张。见他这样,豆花不由得笑了起来。

    作为媒人,今日周婆子也跟来了,先谢远山一步进了大门。

    媒婆站在外面催妆,一连催了三次,全福婆子这才把红盖头给春子盖在了头上,搀扶着她出了房门。

    全福婆子把新娘交到了媒婆手里,再由媒婆交到新郎手中。

    一对新人走在染成红色的麻袋上,拜别了爹娘,便手牵着手走出了大门。

    压轿,上轿,起轿,所有的程序一气呵成。花轿走起来以后,李氏端着一盆水,朝着花轿离开的方向泼了过去,寓意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跟在花轿后面的,便是新娘的嫁妆。

    “恁多嫁妆,老头子这是下了血本了啊!”跟着送亲队伍看热闹的人在旁边议论纷纷,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也亏得是老头子,要是老婆子来置办,你寻思寻思吧,肯定寒酸的不成样儿。”

    都是住在一个村里的,李氏啥样的人,谁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