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九十八章咱们来置办嫁妆
    春子被赵氏抱在怀里哭泣不休,刘老爹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行了,别哭了。”

    但春子还是不能止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仿佛真的要把这些年来积攒的委屈和心酸全都哭出来的一样。

    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咋就托生到了李氏肚子里,有这样一个娘?似乎对她来说,除了二哥刘万方,别的孩子都不叫孩子,全都是给她弄钱的工具。

    大哥一家是这样,没分家之前当牛做马了那么些年,一句好没讨到不说,反而还要整日受她的气。

    大姐也是如此,就因为那几两银子的彩礼钱,硬是被娘给嫁去了那样的人家,如今过的那叫啥日子?

    她呢?如果任由娘来安排,那她往后的日子,说不定还不如大姐。

    刘老爹见状,又叹了口气,抬腿进了屋。

    “好了好了,咱不哭了,没人能逼你,你想干啥就干啥,想嫁给谁就嫁给谁!”赵氏又拍着她的背,轻轻地安抚。

    此刻李氏也不哭了,坐在地上,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春子刚刚要撞磨盘,着实也把她吓着了。到底是自己生养的闺女,即便不是多么疼她,也还有点骨肉亲情在。何况,春子要是一头碰死了,别说八两银子的彩礼了,她连一文都捞不着。

    片刻过后,李氏腾的从地上站起来,尖声叫道:“行了,你以后爱死哪死哪去,我就当从没生过你这个闺女!”

    赵氏安慰了春子好一会儿,这才把她劝住了。

    眼下这边乱七八糟的,赵氏便把她带回了自己家。

    “你别管那些了,反正你眼瞅着也就要出嫁了,到时候自己成了家,也得过自己的日子。其他那些不相干的人,管他作甚?咱只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得了。”赵氏说着这话,把一碗温热的糖水放到春子手中。

    “就算她真的不认你了,那也没啥打紧的,反而还更好”,赵氏又接着说道,“有这样的娘,只怕你往后的日子也轻快不了。”

    “快喝点水。”赵氏又道。

    春子端起碗,低头抿了一口糖水,又抽噎一声。

    沉寂了片刻,赵氏忽又叹了口气:“当初她为啥能答应这门亲?还不是周婆子告诉她,说远山那边没爹没娘,不用孝敬不用养老,你们又年轻能干,将来有了啥好东西都能拿来给她,她这才将将答应下来的。谁知道竟然还不知足,非得要八两银子的彩礼,少一点都不行。”

    说到这里,赵氏凝眉,又是一声叹息:“不是我说啊,就算真的给了八两的彩礼,也全都进了你娘的腰包,她能拿出一两来给你置办嫁妆就不错了。”

    李氏啥样的人,赵氏清楚的很。想当初她把果子嫁给了那样的人家,得了那么多彩礼,最后置办的嫁妆不还是寒酸的要命?也就随便糊弄糊弄罢了。就她这德行,到了春子这里,还能改了?

    “嫂子”,春子抽噎一声,抬头看着赵氏,说道,“你就跟他说,说我不要彩礼了。”

    她不想让谢远山因为她而为难,更不想让那些银钱白白落了李氏的腰包。与其那样,还不如不要彩礼,留着那些钱,也好以后过日子用。

    但赵氏却忙摆手:“这可使不得,不给她归不给她,该给你的那一点都不能少。”

    “给了我最后我也落不着,还不如不给呢!”春子抽泣着说道。

    只要有李氏在,不论啥钱,最后都得进了她那里。

    “这事啊,你也放心好了,我都想好对策了。”赵氏拍拍她的手,说道。

    被赵氏安抚了好一通,春子这才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赵氏瞅瞅外面的天色,太阳已经下山了,该准备晚饭了。

    做晚饭之前,她先去看了看豆苗。

    “快让我看看,咋样了?疼不疼?”赵氏走到豆苗跟前问道。

    “现在已经好了,只有一点点疼了。”豆苗笑了笑,回道。

    赵氏看了看她额头上的伤,叹了口气,又让豆花拿药过来。

    她一边给豆苗抹药,一边心疼地说道:“你这丫头也真是的,咋也就跟着一头撞上去了?”

    当时她吓得心惊肉跳,恨不能自己替她撞上去。

    豆苗嘿嘿笑了笑:“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就跑过去了。”

    当时她离小姑最近,见小姑要撞磨盘,想也没想就冲了上去。

    “也亏的你动作快,要不然啊——”赵氏又叹了口气,一句话没说完,便停住了。

    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娘,我没事,现在一点都不疼了。”豆苗又笑着说道。她平日里神经大条,此刻也察觉出赵氏心里难受,便说出这话来安慰她。

    闻言,赵氏微微笑了笑:“行,你小姑平日里没白疼你。”

    赵氏给她抹完了药,又让豆花把药罐子收起来,自己准备晚饭去了。

    次日,赵氏专门去地里寻刘老爹。

    “爹,万田说要给孩子们的屋里新打几样家具,让我过来问问你,要不要把春子的嫁妆一起给打着?过了大茶礼,还有一个来月就要出门子了,到时候时间紧迫,他担心会来不及哩!”赵氏走过去,和刘老爹说道。

    主意是她想出来的,但她却说是刘万田的意思。刘万田作为哥哥,咋说都行。但她作为嫂子的,要是被人知道她给出了这样的主意,只怕会以为她存了啥不该有的心思。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赵氏直接推到了刘万田身上。

    刘老爹听闻这话,把手上的锄头撂下,坐在了锄头把上,又掏出了旱烟袋。

    “正好咱一起打,也能和那木匠讲讲,少要点钱。”赵氏又说道。

    刘老爹想了想,吸了一口烟,回道:“行,你让他一起给打着吧,打好点的,衣柜、床、饭桌、八仙桌、四口箱子,这八大件都得有。”

    “哎,好。”赵氏答应了下来。

    “另外”,刘老爹在脚边的锄头上磕了磕烟锅子,又接着道,“其他的嫁妆,你也看着给置办了吧。弄全活点,要好点的。人家给六两银子的彩礼,咱也不能给弄的太寒碜。”

    “是呢”,赵氏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么寻思的,那我这就回去和孩他爹说。”

    说着这话,赵氏便转身要走。

    刘老爹却又叫住了她:“等一下。”

    赵氏回头,听他又道:“不管花了多少钱,你都告诉我一声,等到大茶礼给了彩礼的银子,我都给你。”

    他心里都合计好了,就老婆子那德行,银钱绝对不能到了她的手,到她那里绝对是有去无回。可他一个男人又不好操办这些,唯一能托付的,也就只有大儿媳妇了。

    人家给六两银子的彩礼,足足够置办上一份像样的嫁妆了,还能有些盈余。剩下的钱他也不会要,就算是给春子压箱底的钱了。

    赵氏又答应了一声,满意地走了。

    她知道刘老爹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把这事和他一说他肯定会这么办。如此一来,银钱到不了李氏的手,反正都已经置办了嫁妆了,她想要都要不去。

    买了东西,给那小两口成亲以后用,总比最后啥都落不着的好。

    晚上,刘万田一回去,赵氏便把这事和他说了,并催促他明天赶紧进城去找木匠打家具。

    “你那里钱还够吗?”赵氏向他问道。

    卖饭食赚的钱零零散散的,平常过日子就都花了。最近家里开销也大,又刚刚买了做腌菜的材料,想来是剩下不多了。

    “嗯,还有五六两银子,够使的了。”刘万田答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