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十章倔强的豆花
    堂屋里,吃完了饭,又喝了一会儿茶,谢远山便提出要走了。

    他家离这边远,要是再不走的话,赶到天黑也赶不到家了。因此,赵氏也没再多留,将他送到了大门口。

    豆花姐妹几个和春子也都出来了,毕竟是客,要是不送一送,总归说不过去,这点礼貌她们还是懂的。

    但春子还是不太敢看他,只跟在豆子身后。

    “表姑,表姑父,那我走了。”说着这话,谢远山便跳上了牛车。

    听到这句话,春子悄悄抬了抬眼帘,偷偷地往那边看了一看,竟然见他似乎也在看向她这边。

    顿时,春子又红了耳根,再也不敢抬头了。

    她长这么大,一直安分守礼,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接触过的唯一的男性除了她爹就是家里的哥哥。此番和谢远山撞了个满怀,自然乱了心思。

    眼看着谢远山走远了,赵氏便说道:“咱也回去吧。”

    “我也该回去了。”春子顺着话说了一声,“再不回去娘又该骂了。”

    说着,春子便转身走了。

    豆花看着她急匆匆离去的身影,不免在心里犯嘀咕:小姑今天咋就怪怪的?难道是觉的玉米炖排骨不好吃?但是明明好吃的很嘛。

    回去,豆花便把自己刚刚的想法说了出来。

    “爹,娘,我又有了个赚钱的法子,咱可以到表哥说的那个地方去卖饭食,保准赚钱嘞!”豆花兴高采烈地说道。

    然而,赵氏听闻她这话,却笑道:“你可歇着吧,天天净想些不该你想的。”

    “这咋能叫我不该想的呢?”豆花不服气了。

    赚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这个咋就不该她想了?

    刘万田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只听着这边的动静,并没接话。

    “我都已经算过了,咱只要把饭菜做的实惠量大,能吃的饱,再好生调调味道,就肯定能卖出去不少。反正菜蔬什么的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咱薄利多销,这样一来二去,肯定能赚下不少钱。”豆花继续解释,想用钱来打动爹娘。

    只不过,赵氏依然不为所动。

    “你个小女娃,该好生学学针线女红才是正经,要不然等到以后长大了,这些再不会,谁敢娶你?”赵氏一边刷碗,一边回道。

    豆花撇撇嘴:“没人娶就不娶,一个人有什么不好的?”

    “胡说八道!”赵氏严词嗔怪。

    女孩儿家长大了就该嫁人,这才是正经路子。

    “何况,咱现在卖腌菜赚的钱也不少了,你何苦来再去弄那些?”赵氏又接着说道,“那些地儿里都是些干苦力活的人,乱七八糟的,你一个姑娘过去,像哈话?”

    她家豆花接年就九岁了,也是个大姑娘了,还有几年不出阁?哪能到那些地方去抛头露面的?

    因此,豆花说的这件事,赵氏绝对不赞成。

    见赵氏态度坚决,豆花也没招了,转而去寻刘万田。

    “爹,你说呢?我这个法子很好是不是?”

    之前她和刘万田赶集去卖腌菜,他亲眼见着银子是怎么赚回来的,应该会同意她这个想法的吧?

    然而,爹也让她失望了。

    “你娘说的对。”刘万田只说了这五个字。

    他也不舍得让豆花再去忙乎这些,现在赚的钱确实不少了,够花了。放眼十里八村,谁家能住的上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

    光是卖腌菜这一项,一个月就能有一二十两银子的净利润,这足以让他家当上地主了。

    刘万田和赵氏都是庄户人出身,眼睛所能看到的,无非就是眼前的生活。只要生活过的好了,一家子平平安安的,这可不就是最大的福气?

    所以,他们便也就不想再折腾了。

    然而豆花却不这么想,卖腌菜除去成本和一家人的开销,每个月也就剩下十来两银子,仅仅足够在城里的繁华地段租一个大铺子,想要再干点别的,可就难了。到时候没有资金周转,啥都干不成。

    卖腌菜只是她现阶段的一个小目标,未来,她还有更大的目标,哪能就此止步不前?

    “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我是一定要做的!”豆花鼓起小嘴,一脸坚定,转身回了屋。

    见状,赵氏不由得叹了口气:“你说她这性子,到底随了谁?”

    三个闺女,豆子随刘万田,老实稳重,不喜多言。豆苗随了她,风风火火的,可是豆花却谁也不像了。古灵精怪,满脑子净是别人想不到的主意。看上去娇娇弱弱的,实则最是倔强,豆子和豆苗加起来都没她犟。

    赵氏心里明白,豆花不会轻易放弃。但这件事,她也绝对不会同意。

    为这事,豆花生了好几天的气,饭也不好好吃了,最后赵氏只得做了让步。

    卖是可以卖,但必须由刘万田去卖,豆花只负责在家里做便是了。

    豆花觉的这应该是娘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为了每天进城去卖饭食,豆花央求刘万田先去买了一辆马车。

    买马车是早就在计划之中的,牛车实在是太慢,去哪里都不方便,还不如多花几两银子,直接买一辆马车。

    这辆马车就花掉了二十多两银子,七凑八凑的,总算是凑齐了。

    赵氏心里着实想不开,有钱留着花不好?非要捯饬那劳什子干啥?如今卖腌菜的钱,赚一个能花一个半,到现在为止家里还是没存下一两银子。

    但她也确实拿豆花没办法,好在买马车也不算是浪费,买了就买了。

    以前豆花也时常会经过现代的建筑工地,也在那边见过很多卖饭食的,卖的最火的那肯定要属拌饭和炸串。于是,豆花便准备做这两样。

    要想做的好吃还价钱实惠,那肯定要控制成本。豆花试了几次,最后才选定了方案。

    白米饭一般人吃不起,肯定不能选,所以她的米饭是用黍米加了少许白米做成的。吃起来口感还不错,但价钱也相对贵一些,再搭配上菜,少说一份也得三四十文钱。

    除了米饭还还有地瓜面的煎饼,这个不值钱,两文钱一张,两张就能吃得饱。炸串炸的都是些辣椒菘菜之类的,也就油贵一点,但经过油一炸,再撒上椒盐辣椒粉,那滋味儿也是勾人。对常年不见啥油水的人来说,足够好了,而且价钱还不贵,十文钱就能吃的饱饱的。

    豆花全都设想好了,便着手开始准备了。

    首先,她需要有一辆小推车,类似现代的小吃车。

    但是在这里,想要弄出一辆那样的小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豆花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刘万田照着她的要求用木头搭了一个架子,又糊了两个泥巴的炉子。

    把炉子放在架子上,到了地方拿下来摆在地上,生上火,就可以热饭了。

    饭都是在家里做好的,带到那边肯定都凉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能热饭的炉子。

    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第二天,豆花便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第一天没敢做太多,只做了半锅黍米饭和五十张煎饼,一个素炒黄芽菜,一个茄子炖豆角,里面放了一点点肉。

    炸串要到了那边现炸,豆花便让刘万田带上了油和漏勺。

    次日,半晌午的时候,刘万田便带上东西,赶着马车出发了。

    “爹,你可一定要记住了价钱,还有汤别忘了给。”豆花望着他的背影嘱咐。

    汤是免费提供的,反正就是简简单单的蔬菜汤,不值什么银子,但搭配着饭吃,能舒服上不少。

    豆花心里满怀憧憬,这一趟,应该能卖的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