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盛世华裳:惠妃传 > 第五章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武霓裳垂着脑袋不愿去看他此时的怒气。

    “先唆使我求陛下赐婚,然后你又进言陛下不给赐婚,如此与你有何益处?还是你一开始受伤就是陛下设好的局,安排到我身边监视我?你才不过十四岁,就如此工于心计,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工于心计?那你呢,你不也是想利用赐婚的借口入宫打探消息的么?现在你已经如愿见到陛下了,赐不赐婚还重要吗?”

    “武家的女人,果然都如此可怕。”他冷冷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的疏远狠狠地伤了武霓裳。

    “原来在你眼里,我就是这样的?也对,本就是萍水相逢……在我眼里,你也不过是想利用我而已,又何必恶言相向……”武霓裳不敢抬头,细长的睫毛微微颤抖,语气中的忧闵叫人怜惜,李隆基看着她,亦觉得不忍,终究还是不愿如此咄咄逼人伤她。

    “我也不避讳,起先我是想利用陛下对你的宠幸才会在安乐手上救下你,可那日你与我推心置腹,我就总觉得与你相识同旁人不一样,与你亲近,才愿意将你当做妹妹,信任你,可你为何设计诓我?”

    武霓裳苦笑“妹妹……你当真是不懂?”

    李隆基不明所以。

    “罢了”她深吸一口气“那就相互利用吧,你只要不娶她,我便做你宫中的眼线。你该晓得,比起你在宫中布下的任何一个耳目,我的利用价值是最佳的,以此为交易,我们也算的公平。”

    “你刚刚也见过陛下了,她和你说话时可并不似传言中的病入膏肓,每日的药膳都是我在负责,那些烈药也是为了迷惑你们,二张揽权囚禁陛下则是她自己设下的圈套,以试探子孙的野心,你是聪明人,该怎么走下一步棋总不需要我点醒。”

    李隆基又听她继续道“龙首渠的渠水汇集自通化门至掖庭,每遇南风时水流方向则会相向,我便把消息经这条渠传递给你,不易被察觉,你若是认定了我是陛下埋在你身边的棋子,你大可对我的消息置之不理,不过我可不晓得陛下身边是否还有别的耳目,你若迟疑错失了良机,那便不怨我了。”

    说罢,并未等对方的回应,武霓裳已经掉头离开了,因为她怕下一刻便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如今的利益关系,也总好过毫无关系吧。

    武霓裳确定了自己的仪容还算得体,才又走回到大殿外,此时夜幕已经降临了,她正要踏上殿外的玉阶,襦裙的裙摆上突然蹦哒上一粒石头子,她还以为是哪位调皮的小王子在玩闹,抬眼一看,竟是躲在雕龙大柱身后的李重俊。

    李重俊朝她招了招手,这还是自打宴会之后第一次见他,武霓裳于是又折回去,喊了一句“重俊哥哥,你这又是做什么?”

    李重俊虽是太子李显的长子,但在宫中并不受宠,从前在王府时,武攸止会偶尔带他去府里同武霓裳的两位兄长作伴,一来二去,就和武霓裳也有些熟悉了“六叔出事之后,我一直想来找你的,可是时局不明,我又怕……”

    武霓裳知道他向来行事中规中矩,更加惧怕陛下,于是好笑道“我如今在御前伺候,你既害怕和我扯上关系引来陛下疑心,便离我远远的就是了……”她说着转身就要走,却恍然间想起陛下曾提及李重俊是否有来找过自己,有些谜团瞬间茅塞顿开,她又回过头再看着李重俊,见他正一脸无措的看着自己,真是闹不明白为何与他一见面就总见他这样一幅羞窘的女儿态模样,她怪不喜欢的。

    “重俊哥哥怕也不是想从霓裳这儿探听些消息吧?”李重俊心下想的却是要怎样与她叙旧,正待要解释,又听武霓裳道“其实即便陛下病重驾崩,太子即位也是顺理成章的,可眼下的局势,以我拙见,武三思深受陛下重用,太平公主大权在握,相王李旦深得朝臣拥护,二张兄弟行事人神共愤,如此的契机,我要是你,就不会等着他们先发制人,陛下已经八十二岁了,你觉得她还能执政多久?”

    言外之意,已是再清楚不过。

    李重俊却嘻嘻笑了“那你为何方才要骗三郎?”

    武霓裳啐道“你偷听我说话?”

    “三郎是聪明人,他虽然不会全信,可你如此迷惑他,他就算想做什么也会投鼠忌器。”

    武霓裳不置一词,话已至此,亦是武则天最终的意图,她也就懒得和李重俊多废唇舌,兀自转身拾阶而上。

    她私心里想做的事,到底还是一步步地都做了。

    这日的酉时末,武霓裳照旧替武则天喂了药,又听她说了会话,偶尔附和她两句,不该问不该说的,她只字未提,即便如此,李隆基想要打探的消息还是依然掌握了。

    又伺候武则天梳洗罢,守着她睡熟后才轻手轻脚出了殿,逆向的南风吹的有些冷冽,于是紧了紧身上的外裳,手里紧紧攥着掌心大小的竹筒。

    太液池地处空旷,入夜十分更加清净,武霓裳并不觉害怕,似乎与他相关的一切都极有勇气。

    这已是第二次传递消息,上一次是告诉他以静制动。

    李隆基未有回复和动作,而这次,竹筒里写下的则是东宫二字。

    武霓裳看着手中的竹筒,自嘲一笑,这般小的年纪怎就学会了诸多算计,原来人真的可以一夜成长。

    “李隆基,我如此骗你,不过是不想你卷入这场政治漩涡,更不愿你有机会走到巅峰,如此,我与你的距离才不算遥远,”

    她很明白眼前的局势只有先发制人。武则天早已无心朝政,她费心布下的这一局,想等的不过就是一个能得到大臣拥护且足够有野心的继任者,她更希望这个人就是太子,武霓裳亦是。

    而今眼下就只等东宫李显父子先动手,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夺到大权,李隆基便回天乏力了,即使他会怨恨自己,但时间终究能缓解一切。

    竹筒静静地躺在太液池水上,风从水上轻轻荡漾,竹筒顺着风势摇摇晃晃地往宫外的方向游动。

    满意地掉过头欲要回凤鸾阁,身后竟挺拔地竖着一道身影,那人嘴上咧着笑,不动声色地盯住武霓裳看,武霓裳被吓得失了魂,脸色瞬间煞白,只差没有大叫出声,因为她很快就看清了站在自己跟前的就是二张兄弟之一的张易之,这男宠的容貌生的秀丽,就是一般女子相较也黯然失色,只是此刻竟如修罗般让武霓裳觉得可怕。

    “霓裳姑娘,这样晚了,在太液池是做什么呢?”他说着话,又不断地往她身后的池水望去。

    武霓裳强笑地呃了几声,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解释漂浮在池水上的竹筒,虽已过了严寒,如今孟春时节里的风吹的也很是难受,她张望了四周,幸好远远有几个刚下职路过此处的宫女,眼见她们渐行渐近,武霓裳不待犹豫,已一个转身,张易之只觉一道身形略过,池水四溅,扑通一声落水声,武霓裳已经跃进太液池。

    竹筒已被揽入怀中,紧紧包住,这时的武霓裳还未发觉自己并不识水性。

    张易之看着眼前这人做的戏已是目瞪口呆,任凭水里小姑娘断续地喊着“救命……张五郎,你何故……推我……入池……”

    武霓裳在水里胡乱地挣扎,水花四溅,将张易之的一身素蓝锦缎染满了水渍,求救声尖锐,引得几个宫女纷纷上前拽住眼前这唯一的男子求他下水救人。

    张易之不可思议地看着水中这个身形瘦小的小丫头,如何有这般机智,无奈之下只得褪去外衫,跃入池中将武霓裳捞了起来。

    所幸足够机智,加上太液池的水并不深,武霓裳只是被呛住了几口水,上了岸擤了几把鼻便也无碍了,几个宫女还十分爱心地替她擦拭身上的水迹,等到把自己捋舒适了,她才留意起身侧的张易之,对着他浑身湿答答的狼狈模样恭敬地作揖行礼,十分恭谨的模样“霓裳谢大人相救,至于霓裳何故落水,也必是一场误会,霓裳不愿追究,便不要将这等小事闹去陛下那里了”说罢,她咳了几声,又借着几个宫女的搀扶才强撑着站起,做起一副昂首阔步的样子,洒脱离去了。

    张易之望着她的背影咬牙切齿,闷吃了个哑巴亏,可恨明明知道证据就在她的衣兜里,却碍于身边几个碍眼的小宫女不能冒犯未出阁少女,倘若是能找到她所勾结的人,便可在陛下跟前邀一大功了。

    张易之在武则天的跟前到底还是并未提及太液池事件,因为直到翌日过了巳时,依旧不见武霓裳的身影,武则天派人经凤鸾阁一探才知武霓裳是得了重病,高烧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