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511章父子谈心
    回到公司后,厂里对专家来华很重视,有一溜人排在那里迎接了克劳森,搞到他有点受宠若惊。看来大家都被他斯文的外表骗了,大家潜意识觉得他就是一个很厉害的技术专家。十分热情地招呼他,郭志寅带队,大表欢迎。

    林超涵有些哭笑不得,他悄悄地凑到郭志寅耳朵边,悄悄地说了几句,郭志寅这才意识到眼前这家伙原来就是个工段长,不过他不以为意,反而叮嘱林超涵好好执行好克劳森,因为依他的眼光来看,克劳森肯定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就看林超涵能不能掏出来。

    林超涵点了点头,他很快与克劳森混熟起来,以前他们也接触过专家,但是像nam这样直接派个技术工段长过来,还是头次。两人因为都懂些技术,还是有共同语言的,聊得愉快起来,林超涵很快就把克劳森的情况摸得清楚了。

    来到西汽第一天晚上,主要就是林超涵给克劳森大体介绍了一下西汽,说明了各个区和分厂车间的情况,然后带他去公司餐厅饱餐了一顿,餐厅师傅准备了中西两套餐,结果发现这家伙只吃中餐,不碰面包,原因无它,中餐看上去更诱人,无论是色泽还是香味,都远胜面包。不过这家伙感慨了一句,还是让林超涵哭笑不得,他说,“原来以为中国人都还吃不饱呢,原来还有面包吃。”

    林超涵有时候真怀疑西方的媒体都是扭曲的口,中国的确还是有贫困人口,任重而道远,但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温饱问题还是基本解决的了。这种客观事实为什么不报道呢?

    “克劳森,看来你们那里的媒体也都并不是公正客观啊。”林超涵感慨。

    克劳森对传媒不太懂,只是嘿嘿一笑,“我们基本上很少看到来自中国的新闻,而且大多数时候,你知道的,都不是太好的,我哪里知道那么多。“

    这话说得林超涵恍然大悟,原来所谓客观公正,大都是有所裁剪的,像克劳森这类基层工人,很少出国,也很少和中国人走动,能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那才是见鬼呢?

    当然这类交流对他们来说很少,林超涵只能默默地用事实来说服克劳森,后来空闲时间,他带着克劳森去逛了一下省城,看着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和满大街脸上充满着干劲的中国人,克劳森这才内心渐渐接受中国发展起来的事实,跟他平时媒体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天,林超涵去接克劳森到生产线上进行指导时,惊诧地发现,这家伙居然全副武装,西装早已经收拾起来了,全身穿着一套深蓝色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手上拧着工具箱,秒变技术蓝领了。

    看到林超涵过来,克劳森裂开嘴一笑,“嘿,林,走吧,今天让我去哪里干活?”

    “干活?没有让你干活啊。”林超涵有点纳闷地说,“克劳森先生,我们是让你来指导工作,并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让你做?”

    “指导工作?”克劳森有点不解,“有什么比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指导更好的吗?”

    林超涵上下打量了一下克劳森,突然想,克劳森也许是对的,g2000技术的资料正在消化当中,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大家正在把一些技术分拆开来,到各个工艺设计以及生产车间,去逐步吸收消化,看哪些技术可以立即化为实用,有哪些需要什么条件实现,很多东西,确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这个克劳森,能指导这些技术消化最好,实在不行,如果有很丰富的技术经验,那就不妨带着工人们一块干活,让工人们吸收他身上的优秀经验也好啊。

    于是,他就索性微调了一下行程,本来,他今天是要带着克劳森四处参观一下工厂的,但是既然克劳森都做好了工作的准备,那就少带他参观几个没必要去的地方,集中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车间吧,有的地方,完全可以让他直接上手参与生产制作,免得浪费宝贵的专家费。

    要知道,专家费可真不低,这家伙来这里上班时间可以论小时计收费的,而且都是按照欧元或是美元结算,西汽这次在g2000技术上下了血本,专家这点钱相比虽然贵,但也不算什么了。

    这个克劳森还是很能和工人打成一片的,也许都是工人阶级出身,大家有着共同的阶级感情和语言,克劳森来到车间后,虽然对西汽的一些设备不屑一顾,但是看到工人的一些操作后,技痒难忍,上去就是一通骚示范,还别说,真有两把刷子,那动作的娴熟程度,比西汽的老师傅都强,还有些小技巧,让人大开眼界。

    但是当林超涵把克劳森带到铸造车间,去干了一上午活儿后,下午就被林焕海给叫了过去,到总经理办公室后,把他臭骂了一顿。

    林焕海恨铁不成钢,“林超涵,你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的,我们这么贵的专家费用,难道请过来只是为了去车间当工人的?有这个钱,我能请好几十个人呢!”

    林超涵辩解道,“这个克劳森本来就是工人出身,他的技术应该不错,让他去现场实践操作一番,给工人作示范,难道不好?”

    “那一上午,工人们都学到什么?”

    “学到了一些技巧。”林超涵如实回答。

    “这些技巧重要吗?”林焕海问道。

    “我觉得很有启发性啊!”林超涵回答道,“现在我们的技术消化速度很慢,有他来帮忙,会快一些,再加上一些技巧传授,这对于我们的生产大有好处。”

    林焕海恼火地说,“这次公司定调,让专家来巡视我们生产线的,指导我们的生产,说白了,就是希望他从高度来提一些建议,看看我们需要做哪些布局调整,这是战略高度,远比那些小技巧要强多了,这些技巧,我们要学,以后再慢慢学,这一次,我们获取的一定要着眼于大战略大布局。不能只顾着那些个小技巧。得不偿失!”

    林超涵道,“可是,这个克劳森只是个工段长,我觉得他,不太可能真正提出太有用的建议,与其这样,还不如派我去德国nam留驻学习一段时间,到他们车间去实践实习一下学习的更多呢。”

    “狡辩!”林焕海很恼火,“你应该更有长远眼光才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像一个蠢货,这是你林超涵应该做的么?如果你只有这样的眼光,那么你的成就恐怕永远就只能局限于此了。”

    林超涵:”……”

    “别不服气!”林焕海骂了一阵后,怒气渐歇,停了下来,有点疲惫,“你姜伯伯马上就要退休了,你也结婚了,很多事情恐怕会有变化,包括我,用不了几年也会退下来,将来西汽发展如何,总得靠你们这一代人,你如果不能拔高自己的视野,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技术员来看待,那我的一番心血就全白费了。”

    林超涵,“啊,您这是?托孤吗?”

    “滚!”本来火气渐小的林焕海又大怒了起来,“你老子我死不了呢,不看到你成才我是咽不下去这口气的。”

    “我这样还不叫成才吗?”林超涵有些不解。

    “你离成才还差得远呢?别拿你的那些小聪明当作大智慧,你这些年,确实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还不能叫成就,而且参与了公司很多大事,平时呢,我,你姜伯郭叔,都罩看着你,逼迫着你,扶持着你,让你那些异想天开的计划得以实现,这些都是为了让你快点成长。我们西汽,从人才储备上来说,中坚层的力量其实太薄弱了。如果连你都成长不起来,未来堪忧啊。”

    “爸,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不行了,西汽要就要亡厂似的。”林超涵有些不乐意了。

    “臭小子,没你当然西汽亡不了厂,公司总会想办法生存下去的,但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奋斗下的基业,未来总不能交付到一批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手上吧。”林焕海无奈地道,“其实当年我不想把你喊回来的,我自己对于西汽发展到哪一步也没有数,把你喊回来极有可能是害了你。现在我们这一批老头子陆续都要退下去了,临走之前,看到你成器,才是包括这个父亲,还有你姜伯郭叔最大的共同心愿。”

    林超涵沉默了。对于父辈的期许他何尝不知,这么些年来,他在公司的发展,虽然受到了一些照顾,但更多的时候却总是挑起那些艰巨的重担,说是守成,其实形成创业,但是未来能发展到哪一步不是他能控制的,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发挥已有的优势,把自己选择的这份事业扩张到最大的那一步。

    他想过了,如果林焕海等人退休,上台的人打压他,他就会选择离开,去凌霄强开设的厂里,从头做起,这才是他让凌霄强出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原来以为自己是杞人忧天,现在看来他爸同样有这样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