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458章沃尔夫冈的承诺
    其实,德国人心里是有一本明账的,nam不是看不上中国市场,也不是进不去,而是进去了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如果直接整车销售到中国,不好意思,直接交20%关税,然后就game over了,因为它一台车可能也卖不出去,除了脑袋被人夹了的以外,是不会有人买它的车的。

    就是因为太贵了,原产于德国,本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就高,加上运输费用,再加相关税,实际上推出的产品价格就是天价了,nam自己测算过,基本上售价必须得是西汽重点主力产品的4倍价格,也就是说一百多万一辆车了,这根本不划算。要知道,国内很多时候,都是用重卡来拉土运煤等各种重活脏活累活,西汽的承载能力最强,已经够使了,其它花里胡哨的都是多余的,nam在承载能力方面,也未必比西汽强多少,但价格却贵到一辆买国产四辆,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正是因为这么现实的原因,nam才放弃了直接开拓中国市场的打算。就靠偶尔跟国内做一些零部件生意维持着联系,直到西汽这次找上门主动求合作。

    这正是nam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沃尔夫冈们有自己的打算,跟中方的合作,最重要的当然是利益,但是也要适当保护自己的技术,因此,将相对过时的技术抛出去是最合算的,只要西汽肯接盘,以nam的技术实力,可以迅速帮助西汽在中国建立起相关生产线,然后推向市场,在中国生产的成本会低廉很多,到时候nam光靠吃专利费,还有卖各种零部件的钱,就赚得快乐无比了。

    但是现在看样子,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沃尔夫冈就有些为难了。

    听林焕海说得天花乱坠,德国人们不是傻子,虽然能听到其中的机会,但是商业就是商业,有自己的考量逻辑。

    因此,霍夫曼才突然有了这么一问,是啊,难道nam非要跟你西汽合作吗?不行的话,我找别人合作也行啊,说不定开的价钱还比你高。

    林焕海也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早就提就出这个问题来,有点措手不及,在他看来,只有进入后半程,双方开始就价格进行砍杀的时候,德方才会提出这个终极议题,没有想到现在这么快就提了出来,听德国人的意思,应该是说nam不见得非要跟西汽谈g2000的合作,而是舍掉西汽去跟其它厂家谈合作,说不定cat iii就能顺利地卖出去呢。

    旁边的郭志寅插话道,“大概这位,哦,霍夫曼先生对中国市场不太了解,重卡市场,我们西汽选择的方向就是风向标,如果我们不要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冒着全天下耻笑的风险去抢购的。”

    这话说得颇为霸气,听得那位霍夫曼哑口无言,他总不能公开质疑西汽在中国国内重卡行业的地位吧?那样未免也太不礼貌了,他确实不知道中国国内市场的情况,但如果强行质疑,也会引起自己一方人的不满的。

    林超涵翻译了郭志寅的话后,也补充了一句,“各位,说句题外话,如果各位到中国市场上走访一遍,就知道我们在民用重卡市场上的名声了。说句套话,那我们就是这个行业的风口。”

    沃尔夫冈深深地看了一眼林超涵,他倒不是觉得林超涵吹牛,而是作为一名翻译,他这么态度自若地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意见,这似乎不是翻译这么简单的。他翻了一下手中的资料,终于发现这位原本以为只是翻译的林超涵竟然是西汽技术中心的主任。他低声地吩咐了一下自己的秘书,让他查一下林超涵的经历过往。秘书点了点头,悄然地安排了下去。

    两人的话一下子打消了nam一方另起炉灶的念头,并不是说德方真信了,而是因为沃尔夫冈也一直认为西汽是最佳合作伙伴,其它也有几家实力不错的国企汽车制造商,但是他们体量更大,nam与它们交锋,不见得能占什么便宜,还不如选择有一定实力,但是锐意进取的西汽更佳。

    所以沃尔夫冈压下了其他人的意见,连道,“我们不是要质疑你们在行业的地位,我们德国人信守承诺,与你们沟通合作,是绝不会轻易与其它家进行接触的。”理论上货比三家更好,但是德国人确实有自己的执拗,既然答应了与西汽进行接触,在没谈崩之前,再与它的竞争对手进行接触,这种事情实在有违他们的行事风格。

    林焕海连忙接过这个话头,“亲爱的沃尔夫冈先生,我非常欣赏您的坦率,也欣赏您的行为作风,关于双方合作这个事宜,我有一个提议。”

    “请讲!”

    “那就是我希望我们不管后面谈的如何,我们可以草拟一份意向合作协议,或者是备忘录,如何?”

    “您的意思是?”沃尔夫冈有些拿不准林焕海的想法。

    “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刚才您的这位同事提醒了我,让我觉得有必要我们双方再次明确一下合作意向,在这里,我需要得到您的承诺,在我们的合作没有最终达成协议以前,我们要进行排它性合作,在欧洲,我会不再接触其它企业,在中国,你们不要再接触其它企业,您看如何?”

    沃尔夫冈明白了,原来中国人是担心他们会跟中国其它企业合作,想要合作优先保障,于是他便笑了,“请放心,林先生,关于合作意向,我同意签订,我在此也口头向您郑重承诺,如果没有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在与你们达成最终协议前,是不会跟其它中方企业进行合作的。这里的中方企业包括你们的汽车制造商、中间商还有贸易商等等。”

    得到沃尔夫冈的承诺,西汽众人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没有想到这么轻易地就让沃尔夫冈同意了排它性合作,达成这个目的,西汽此行一大半的目标就实现了,剩下的大概就是细节上的讨价还价了。

    西汽人的心里有底后,态度就更加放松起来。

    他们接着聊了下去,林焕海再次重申了自己决定引进g2000的决心。

    但是沃尔夫冈却面露难色起来,对他来说,其实今天就根本没有打算谈g2000,因为在他心中,确实这有一种非卖品的感觉。

    其实不光是不想卖当家产品技术的原因,还有一些是沃尔夫冈害怕麻烦,因为像g2000有些技术不是他们nam独家的,比如前面讲过的轮边减速双级桥的技术授权,就牵扯与另外一家知名品牌汽车制造商路驰的交叉授权和知识产权,要谈起来,还得去和人家沟通,这其中的麻烦可不小,说不定会还会影响整个行业以后的技术合作。因此,他现在无法表态。

    想了半天,沃尔夫冈试探性问道,“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我们的合作循序渐进处理呢?”

    “不知怎么说?”

    “我们的合作,可以从cat iii开始,我们对你们放开全部技术授权和知识产权,你们可以拿去作为过渡产品,同时,关于g2000,我们再慢慢谈,林先生,还有诸位,都明白,我们g2000的技术太过先进,一时半会掌握不了也产生不了什么收益,不如先利用cat iii获得应有收益之后,你们也积累必要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步步推动g2000的合作。不知意下如何?”他这是缓兵之计。

    西汽众人面面相觑,林焕海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说来说去,对方就是想把cat iii硬塞给西汽,不要接下去的事情就不要谈的意思,只有买了,后面双方才能更深度的合作,也就是g2000的技术合作。

    偏偏这也是西汽极力想避免引进的技术。

    林焕海感觉都有些谈不下去了,他正在思考着怎么回答沃尔夫冈的问题,正转动脑筋时,约瑟夫在一旁忍不住开口了。

    “亲爱的林先生,我其实是一直不太理解的,你们中国人的技术水平真的达到可以就g2000展开合作的地步了么?”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一部手提电话,林超涵等人看得很清楚,这是一部典型的欧洲通讯科技结晶,是一个风头无双的品牌斯其亚。

    “就说这部手机吧,它虽然小,但是代表了我们欧洲的最顶尖科技,它质量过硬、信号良好、坚固耐用。它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看上去简单,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能够生产这样好的产品,你们中国,有一家通讯企业出品的产品,能和它相提并论吗?说得不好听点,未来十年,你们中国都不可能出现能够超越它的品牌,世界上也不会有。其它的品牌只能占据一些低档的位置,在斯其亚的竞争压力下苟延存活。所以,换到重卡领域,我的观点也是一样的,如此先进的技术,你们怎么追赶也是追不上的,何况浪费宝贵的金钱和时间呢?不如拿一些趁手的先占领市场再说。”约瑟夫说道。

    林焕海听了觉得十分不爽,约瑟夫实在太低估中国人的能力,也低估了世界技术发展的力量。他如果知道,再过八九年,一部触摸屏的手机横空出世,直接将斯其亚打入深渊,他一定不会这么自信,如果他知道,再过个十八九年,另一个中国品牌突飞猛进,将斯其亚差点都挤出通讯市场,更加不会这么自信了。

    “约瑟夫先生,你是怎么知道我们中国追赶不上呢?任何人小瞧中国人的智慧,都会后悔的。”虽然直承这一点可能会更让人加忌讳,但是林超涵实在忍无可忍,直接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