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319章朱土豪
    徐星梅和刘刚打听到了一家省级的国营木材公司的地址,两人联袂而至。他们在市周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找到了这家公司,一到这里,他们就俩互相对视一眼,惊喜地发现,这里果然有重卡的存在。看来像运输木材这样对载重要求特别高的地方,才会有对重卡的需求,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在这里竟然看到了老250,而且都是部队淘汰的款型,现在随着2190和2150k的推出,部队逐渐在淘汰以前的老250,没想到这个木材公司会用上。

    徐星梅对刘刚说,“现在,我有点真信你那个故事了!那个姓胡的商人没说谎。”

    刘刚的脸立即垮了下来,“敢情你之前一直没有相信过我说的话啊。”

    “谁说不信,之前是全信,后来就全不信,现在又信了一点点了。”徐星梅有些童心大发,开玩笑说。

    刘刚哀声叹气,搞了半天,原来还是不被相信啊。

    两人在木材厂热心员工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这家木材厂的领导,这家木材厂的领导姓朱。这个朱姓领导跟前几天碰到的一些领导,完全不一样,他十分热情把两人迎了进来,然后给两人斟茶,这让两人有点受宠若惊。他自我介绍是这个木材厂的总经理,听说两位是来推销卡车的,不知道能不能看看介绍信呢。

    徐星梅连忙从包里掏出介绍信,以前跑业务要是没有这种介绍信,很难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当看过“兹证明,徐星梅同志为西汽销售公司业务员,请予接洽为荷”的正式大红章介绍信后,朱总更加热情了,“这么说,这位徐星梅同志是来自西汽的业务人员了?不知道这位是?”

    徐星梅连忙站起来来介绍说,“这位叫刘刚,是我的朋友,因为我对这边人生地不熟,因此,麻烦他帮我带一下路,而且他也是一个搞运输的,能给我不少建议。”

    刘刚站起来,点头又哈腰,还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要给朱总发一根,朱总连忙拒绝,“刘刚同志,我们这里是木材厂,防火戒烟,是刚性的要求。我可不敢随便违反。”

    说得刘刚连连道歉,赶紧把烟给收了起来 ,这是木材厂,要是随便抽烟,搞不好一个火星就能引发一场火灾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两位,西汽,我是知道的,我们这里有一些车,都是从部队那里淘汰出来的,都是西 汽以前生产的车,很好使啊,我们做木材生意,少不了要从深山老林里往外运输木材,什么车都不太好使,就你们西汽生产的这些车好使。管用!”

    说着朱总还竖起了大姆指。

    这句话说得刘刚差点热泪盈眶,这朱总一句话就彻底洗刷他身上的不白冤情了,他可真没有向徐星梅乱盖,从深山运木材出来,这事是真的,千真万确。

    徐星梅听了,略带歉意地看了一眼刘刚说道,“朱总,感谢您对我们西汽的评价。我早有耳闻,听说我们从边境运木材,就我们这些军车好使。想不到,百闻不如一见呢。”

    “你们生产那车,确实好使,那么深的水坑,那么艰难的路,你们的车居然都能一路趟出来,真是难得呢,我听很多部队上的朋友说,当年打仗的时候,全靠你们的车运送弹药到山上,这样才保证了我们打得赢仗。”朱总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你们的车过硬,我想,就算我们能打赢,也会牺牲更多的战士生命。”

    “朱总,您也是当过兵的吧?”刘刚问。

    “是,我是当过兵,不过没有上过前线,一直在大后方,退役后就直接来到这里管这个厂了。”朱总坦然地说,但话语中有一种浅浅的遗憾,显然是对没能上过战场有点耿耿于怀。

    “我看你们这里的生意很是不错呢,外面车进车出,码了那么多木材!”刘刚赞美道。

    “总体还不错 ,托国家改革开放的福吧,这几年到处搞建设,需要用到木材,还有打造家俱什么的,对木材的需求还是挺旺盛的。生意还算凑和,勉强也能养活一公司老小吧!”朱总感慨地说。

    “那朱总,不想再扩大一下生意吗?”旁边徐星梅笑着问。

    “想啊,一直都在想怎么扩大生意,但是这扩大生意,不是我想就想的,受到好多条件的限制,比如说有竞争对手,好多现在个体户都在做木材生意,他们还有从国外进口的,质量很好,价格也便宜,做生意的方式又灵活。要不是我们的客户对象有点差异,还真干不过他们。”朱总坦率地说。

    刘刚和徐星梅都对这个朱总颇有好感,说话有一说一,丝毫不拐弯抹角,想了想,也不打算拐弯抹角了。徐星梅索性单刀直入,“朱总,你们有没有计划要加强一下运力呢?比如再引进一些我们西汽的卡车。这样,你们的生意还能扩大。”

    “市场经济,能赚钱我能不想吗?”朱总笑了起来 ,“我正等着你给我推销呢!”

    徐星梅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爽快的客户对象还真是少见,哦对了,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走过多少家客户,谈不上多见少见。

    徐星梅正式地介绍说,“朱总,是这样的,我们西汽确实以生产军用重卡而闻名的,但是近年来我们也正在积极开拓民用市场,我向你推荐的这批产品呢,是我们厂生产的250重卡,这批车完全适应你们现在的需求,基本上是按照军车的要求进行生产的。只不过,这批车积压在仓库里有一些年头了,不过我向你保证它们是全新的没使用过的,稍加维护便能用上。”

    徐星梅说着,便详细地向朱总介绍起了这批车。那名朱总听得很认真,不过,中间他还是插问了一句,“你是说这批车是积压在仓库快十年了?”

    “是的,确实有十年了!”

    “那你们为什么没有卖出去呢?是因为质量问题吗?”

    “绝对不是质量问题,其实只所以没有卖出去,是因为以前不够重视民用市场的缘故,没有找准市场定位,也没有找对市场需求。”徐星梅叹息着解释,这些词都是她从林超涵那里学习到的,什么市场定位和市场需求,她是搞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的。

    “哦!”朱总点头表示理解,又接着听徐星梅介绍这批车的性能。最后他又问道,“对了,你们现在还生产这款车吗?”

    “现在这款车,不怎么生产了,现在都是生产改进型,或是2190,对了,还有专门为广东市场生产的4150。”说着,徐星梅又介绍了一下自己厂里目前生产的几大主力车型。

    “2190?是你们给部队生产的最新军车吗?”朱总对这个兴趣很大,“要是能买上这批军车,就好了,我现场就能拍板订一批。”

    这个问题来之前徐星梅也听王文剑解释过,她为难地说,“这个不太可能,一来这是军队的最新车型,他们的订单任务生产很重,我们现在都根本忙不过来,不可能向外销售这一款,二来这个价格可能也不是民用市场能够随便承受得了的。”

    “多少钱?”

    “50万一辆吧,民用市场订,可能还要贵很多!”徐星梅坦白。

    “那么贵?!”朱总有点震惊了,“太贵,我们还真是买不起。”

    “所以,还是这批老250适合贵公司的需求呢。”徐星梅笑着说,“价格适中,而且质量保证过得去。”

    朱总沉吟了一会儿,“你们真能确保这批车的性能跟军车基本一致!我刚才听你的介绍是,这批车没有前驱对吧,那可不行啊,在山里面走,山路艰难,用到前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那没有关系,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只要你们有需求,我们立即组织改装,将前驱动给装上去。”徐星梅解释说,这个也是林超涵和王文剑给她交待的,也报备过厂领导,厂领导同意,只要能够卖出去,可以重新再装前驱。

    “还有分动箱听你说也没有?”

    “一样,只要你需要,都可以装上!”徐星梅豪爽地承诺。

    “这样啊!”朱总满意地点点头,“只要你们确保性能不比我们外面那些从部队淘汰出来的250差,这批车,我还真是能够全部吃下!”

    这话一说,把徐星梅又吓了一跳,她连忙重复说,“朱总,我们这批车是有150辆呢!朱总您的意思是全能吃下?”

    “没错啊!我全都能吃下!”朱总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我们要组织车队从山上往下运,还要组织从国外往国内运,还要组织从木材厂往客户那里送货,区区150辆车,对我们来说,还有些不够分配的。”

    徐星梅有点受到惊吓了,她原本计划能够在这里卖上几十辆就顶天了,完全没有想到,一笔就能够全销出去了,这可比林超涵他们在南方那边一天销50辆车,似乎更为刺激。

    旁边的刘刚听得眼冒金星,他恨不得立即握住朱总的手,叫声,“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唯一遗憾的是,那个年代,还不流行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