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28章给一刀
    一番折腾,测试完已经是晚上了。

    车间里,灯火通明,这天晚上,郭志寅发了狠心,搞不明白原因,就不睡觉,所有的人,一个不落,都得在现场伺候着,所有的人都神经紧绷,卸、拆、测,一样一样得仔细来,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一个人不行,好几个人轮流着来。

    反正找不到原因大家就打算耗死在这里了。

    有人的头发都悄悄地在这天晚上白了很多根,郭志寅睁着通红的双眼,一张张设计图过,一个个零件地过。

    林超涵脑子此时却异常地清醒,在座的这群老师傅都比他经验要丰富无数倍,但是所有人的精力却都远不如他,哪怕是登山老将郭志寅也不如他。

    他冷静地观察着,大家都围着左边脱落位置打转,看着众人紧张的样子,他直觉感觉有些问题,于是就来到右侧,用手摸着,摸着右侧的车轮,他突然感觉右轮边有些发热,好像有点不对,理论上,车熄火很快就应该降下温了,但此时却依然有余温,似乎哪里有些不妥。

    正思索着,突然有人走了过来,林超涵抬头一看,是郭志寅,只见郭志寅皱着眉头低着头,走过来,也是一边走,一边摸,这时郭志寅也看到了林超涵在这里,对视一眼,明白两人竟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块去了。

    郭志寅张口便问“小超,发现什么了么?” 声间十分低沉,嗓子都哑了,显然有些上火。

    林超涵有些不确定地说,“郭叔,您觉不得觉得右轮边有些发热啊?”

    郭志寅摸了摸 ,感受了半天,才点了点头,疑惑地说,“这个右轮边发热毫无理由啊。”

    林超涵松了口气,看来不是自己感觉有误,便道,“这个看起来有些蹊跷。”

    郭志寅点了点头,“我们再检查一下,看有什么疑点没有。”

    “嗯,”林超涵点头应道,然后,就在右侧一处处检查起来。直到看到一处痕迹后若有所思,拿着放大镜反复端详。

    郭志寅问,“小超又发现什么了么?”

    林超涵疑惑地说,“郭叔,您看,这个右侧轴头螺母外端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这个很正常啊,轮胎都能飞出去了,螺母有点磨损不是很正常吗?”郭志寅拿过来看了一下说,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要知道,零件磨损痕迹并不稀奇,平常随便磕碰一下就是一道痕,像是这样位置,有磨损太正常了。

    林超涵点头道,回身去左边取了一个轴头螺母过来说,“可是,你看看,这个左轮边的螺母也有明显的划痕。”

    两个摆在一起,就能看出问题了。郭志寅接过来比较了一下,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些痕迹都平凡无奇,磕磕碰碰是难免的。然而,他的经验十分丰富,思索了一下,便恍然大悟道,”果然是有些问题,这两边肯定是同时被按在什么东西上摩擦的结果,因为结构的原因,所以两边的摩擦痕迹不一样,因为看上去不一样,所以往往就容易被忽略成普通无奇的问题。”

    他兴奋地把两个螺母一握紧,“检查一下跟轴头螺母最靠近的零件,轮边行星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受到启发的工程师们连忙检查起轮边行量架,这一检查,果然就在行星架内侧底部发现了明显的磨损。

    “仔细观察一下。”郭志寅指挥道,林超涵一马当先,就钻进去仔细寻找了起来,不一会儿,他报告道,“这里,在这里,行星架内侧的底部位置,发现了明显的磨损!”

    大家对了一下轴头螺母的划痕,果然和行星架内侧底部位置是几乎一致的。

    “原来如此!”郭志寅一旁仔细查看后恍然大悟,回头对谢建英说,“问题是找到了,轮胎跑出去果然并非是锁片的原因。”

    谢建英是行家里手,自然很快就醒悟过来了,“左侧跟右侧的磨损划痕不一样,也是因为行驶的转动方向不一致的原因了。”

    众人一在旁听着连连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轮胎飞出去的主要问题说明白了。

    原因在于——行星架磨损部位是未加工的毛坯面,且毛坯料肥,这一圈未加工的表面相对比较高,装配之后就和轴头螺母蹭上了,而左侧轮边正向行驶的时候是逆时针转,带着轴头螺母一起逆时针转,别断了锁片就松开了,而右侧是顺时针转,轴头螺母压住了虽然无法松开,但是一直摩擦就发热了。这样下去,就是左侧的轮胎因为轴头螺母的锁片断了,脱落松动就直接飞出去了,而右侧,则是因为摩擦导致严重发热,这还是路试时间不长,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的话,极有可能右侧的也会飞出去。

    “搞明白了问题所在不等于是解决了问题啊,”郭志寅说,“如今看来,是这块毛坯料就没有加工过。”

    “难道是漏了工序吗?”谢建英有些疑惑,他们都是严格按照工序来施工的,但也不能保证说哪个师傅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疏忽。

    众多工程师你瞧我,我瞧你,最后把目光盯向一位身材矮小的工程师,叫顾进宝的,他双手一摊,“你们别看我,不是我的问题,就没这道工序!”

    “不会吧?”夏万成怀疑地说,“行星架机会不要求加工毛坏面?理论上都应该至少有点精度要求的。”

    “没有就是没有。”顾进宝十分镇定,“拿图纸看一下就知道了。”

    “拿图纸来!”谢建英道,有人拿着工艺图纸跑过来了,她伸手接过来一看,也有点傻眼,“还真没这道工序!这是我们设计时候的问题吗?”

    林超涵十分诧异,这个不太可能大家那么认真的绘图,做工艺设计,却仍然有这样的重大差漏吧?

    还是郭志寅比较沉着,“要不,小超,你去翻一下最开始的原始设计图看看。”他指的是萨森原版的图纸。

    林超涵连忙跑到一边翻了起来,一会儿找到了相关的图纸资料跑过来递给郭志寅,“原始设计也是不要求加工的,看来我们的加工工过程没有错呢。”

    郭志寅紧锁眉头,“这就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众人拿着图纸也有点匪异所思,论理说应该不存在这样明显的纰漏才对,之前也是装配验证过的,没有任何问题,怎么到了试制这里就出这么大问题呢?

    大家都知道肯定哪里不对。

    林超涵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件事,立即又到图纸中翻找了起来,一会儿拿着图跑过来说,“大家看一下这个毛坯图吧!”

    谢建英手快,立即抢了过来一看,顿时失声叫了起来,“这根本就是两种制作模式好不好?原始设计一开始就是计划批量生产的,跟我们试生产的模具都不同,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有不同了,混着用,能不出问题吗?”她有点气急,声音都有点尖锐起来了。这个错误,说起来也是个低级错误,如果工艺到家了,其实也根本不存在问题,但问题就在于西汽的工艺技术水平本来就跟人家有差距,失之毫厘,就谬以千里了,谁也没注意到这一点,反正是不加工的毛坯嘛,谁管它是用什么生产出来的。

    郭志寅接过来一看,也是颇感无奈,这里面的原因说来复杂,其实也简单。就是原始设计是针对批量生产的,连续批量铸造的球铁铸造毛坯铸模用的是金属模,而西汽方面试生产的是铸钢件,模具则是木模,这一下就看出问题了,金属模生产的球铁铸件的精度较高,外形保持好,所以未加工面留的加工余量小,那一圈毛坯面即便不加工也不会蹭到轴头螺母,而西汽试产用的木模本来精度就不高,而且为了保证试产加工余量,件件铸造料肥,毛坯比量产的大了一圈,那一圈没加工面的高度自然就高很多,自然就会蹭到了轴头螺母,才造成了这个问题。

    根治追根究底,就是西汽的工艺设备水平低下造成的问题,如果试生产所使用的模具精度更高,毛坯没搞得那么肥,根本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现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找到了,大家都是既松了一口气,又提了一口气,松一口气是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设计上的大问题,就什么都好说了,但提了一口气,就是不知道后面还会遇到多少这样水土不服造成的严重问题。

    谁也不是神仙,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到所有的问题,只能见一个排除一个了。

    郭志寅道,“既然问题找到了,后面就好办了,大家赶紧解决问题再试一次看看。”

    林超涵道,“怎么解决呢?”在他看来,这个要换有精度的模具,实在是一件特别费脑筋的事情,那得耽误多少时间呢?

    谁知道,顾进宝拿着毛坯料,直接上切割机床,在裸露的毛坏面上补了一刀,将料切掉了一小部分,平整多了。然后拿着对林超涵说:

    “其实,给一刀就解决问题了!”

    看得林超涵目瞪口呆,果然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暴力有时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