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15章翻转险丢命
    苗连喜却在旁边答道,“这个,这批零件是郑志第一次负责做,之前那个负责的工人因为生病请假一段时间,所以丁厂长让他临时换班,这批空滤器,才刚刚装上发动机,之前的都没有问题。”

    林焕海生气地问,“你能确认之前的没有问题吗?”

    苗连喜肯定地回答,“之前的肯定没有问题,我每批零件都有检查过的,这一堆成品是我还没有过目的。”说着指了指旁边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待检区”。

    苏健和林焕海才发现,他们随手拿的零件竟然是在待检区拿的。

    这个现在就有些不好判断了,苗连喜到底对之前那批零部件的检查如何,没有实际考证,是无从评价的,这一堆零件暂时可以不追究苗连喜的责任了。

    但是如此粗制滥造毫无责任心,却是要追究空滤器制作当事人的责任了。

    于是当着苏健的面,林焕海打电话叫过来姜建平,当众给郑志被记了一次大过处分,苗连喜作为车间主管,理论上应该负责任,但是零部件没有检查过尚无须担责。

    这次事件可大可小,但是林焕海放不下心来,他对苗连喜的话还是半信半疑,立即要求装配总成那边对所有发动机进行检查,尤其是空滤器那块,结果发现无一有问题,这才放下心来,因为这个事,林焕海对苗连喜印象反倒是改观起来。

    丁根森脸色却是十分难看,发动机分厂连续出现事故,他这个分厂长难辞其咎。

    苏健和林焕海来到办公室继续谈判,苏健对刚才发生的事并没有冷嘲热讽,倒是林焕海自己吓了一身冷汗,这要是苗连喜那边一个不慎没有检查,这批发动机装车交付部队了,那可重大的责任事故。

    要知道前些年曾经有一次因为发动机的问题,军方十分恼火地让整个西汽停产半年进行检查,后来交付的那一批发动机整整进行了全速全负荷1000小时台架试验,当时试验的结果是一天一通报,整个工厂印象十分深刻,但这才几年,发动机分厂竟然连续出现难以原谅的错误。

    看来这个丁根森管理不善,不换是不行了。林焕海暗下决心,马上换掉丁根森,无论他有什么背景,无论鲁柴方面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旁边姜建平给苏健泡了一杯茶,他刚才正在处理一些厂里的琐事,被喊过来处理这一质量事故,此刻回办公室依然是有些郁闷,“咱们厂里的事让苏总见笑了!” 他苦笑着说,“我们西汽目前都是生产军车,军车的检查更严格,迟早会发现问题的,只是现在发现早点,会减少很多麻烦。”

    苏健却是摇了摇头,“这个事倒是小事,实际我们鲁柴也曾经发生过各种各样奇葩的事故,这些都不算什么,只不过,如果工人们的技术和态度有问题,反而会更麻烦点。”

    林焕海叹道,“这次事件其实暴露了一个重大问题,咱们职工现在培训很不足,一个人掌握的技能和要求,其他人不甚了了,长此以往,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姜书记,下一步,我们就要组织一次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大培训了,让所有的工人都拨紧严控质量这根弦。”

    姜建平点头,“我同意,回头我们就组织一次,一次不够再来一次。”

    他们讨论这些也没有避讳苏健,苏健喝了口茶道,“贵厂发动机的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很堪忧,我们鲁柴如果要进来的话,恐怕还要下很大力气来扭转这一局面。”

    闻弦歌而知雅意,林焕海一听立即明白,这是苏健准备要进入正题,准备讨价还价了。他试探着问道,“不知道苏总之前有什么计划吗?”

    苏健此次是拿着尚方宝剑过来的,他自然心里有腹稿,直接抛出一个方案,他的方案核心提议是,鲁柴全资收购西汽的发动机分厂,鲁柴方面掌握所有财政、人事、生产、销售等权利,条件是鲁柴将保障西汽的发动机供应,而在这段时间内要完全配合鲁柴的改组方案。最关键是,鲁柴方面提出的收购金额,林焕海和姜建平听了都难以拒绝,非常有诱惑力。

    但,对此林焕海当然不能全盘接受,在他看来,鲁柴说得再好听,如果西汽不能在其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以后就都被人牵着鼻子走了,他必须要保证西汽在发动机分厂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他给的价码则是西汽继续控股,但由鲁柴参与,鲁柴出资出力改进技术,后期大家利润共享。

    听得苏健一阵无语,“林厂长,你们这条件也太……按你们的提议,我们鲁柴岂不是给你们西汽做嫁衣裳。不行,不行。只听说你林厂长懂技术懂生产,没想到谈判起来竟然也是如此犀利,佩服了。”

    林焕海哈哈一笑,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提出西汽控股其实只是他们开出的试探条件,道“苏总,怎么说是鲁柴为我们做嫁衣裳呢,我们的合作,眼光要放长远,我这是在帮你们打开整个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发动机市场。”

    苏健只得干笑几声,林焕海这句话点出了他们最大的野心,鲁柴虽然坐拥技术优势,在西北市场有一定份额,甚至还和西汽有较深入合作,但是在整个西北市场上的各种车辆甚至是飞机制造企业,发动机这块市场他们很难攻下来,全国会做柴油发动机的也不只他们一家,西北也有强势的发动机厂,鲁柴要想与之竞争,在本地建厂,就可以降低成本,销售公关辐射整个西北市场。

    由此,双方开始了长期艰苦的谈判,等到他们最终谈判成功,达成合作协议,却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的事了。

    苏健一行呆了三天就走了,他也得回去和董鹏飞汇报和商议与西汽的合作方案。

    苏健前脚一走,后脚林焕海就撤了丁根森的发动机分厂长一职,提拨苗连喜担任了代分厂长,这件事也轰动了全厂,林焕海上任半年后,是有一些动作和改革,但是这么重要的人事任免还是头一次。

    而这几天,谢建英副总师则已经开始带领着林超涵等人尝试安装发动机了。在两个装好的底盘进行合装,先装动力包,安装到大梁上之后会在后面装分动箱,然后把工艺固定的传动轴都连接到分动箱上,至此基本上就是二类底盘了,但是还要在合装驾驶室的同时连接车上所有的线束和气液管路,而装配过程中现场改制最多的就是气液管路。

    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当时没有更好的材料和技术,都是在现场量好尺寸现场用直径13mm的无缝镀锌管现场弯管,然后套上连接件,再扩口,成为管路的一段,然后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过程很繁琐。

    光是装这些,就耗费了一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师傅们非常小心,生怕接错导致前功尽弃,因此速度也相对缓慢。

    装好了之后是安装油箱、压缩空气罐、电池箱附件等等,在这期间需要安装备胎架,这个备胎架是在驾驶室之后的一个单独的气压升降架,同时根据车型不同,还会在上面安装通气管总成、液压油箱、液压泵、备用电池箱等等装备,就等着这些安装好后,进行架驶室合室。

    整个过程基本顺利,就出过一次事故,差点没把林超涵的半条命搭进去。

    当时装好轮胎之后的底盘半成品就可以落地了,后来为等新发动机过来,大家商量着晚一点再翻转,先把发动机整明白再说,就这样,增加了一些重量。

    好不容易装好后,就决定把底盘翻身过来,先用两台天车,用铁链各吊大梁的前后面,吊离地面2米,撤掉枕木,然后靠人力给大梁翻身,找了一辆3吨叉车在左面挑,一台5吨叉车在右面拽,装配工调整和控制方向,在逐渐调整状态的过程中,林超涵跟着一堆老师傅抢着撤枕木,再用它当杠杆,推着车子翻身。

    这个过程特别辛苦,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谁知道,突然一条铁链因为崩得太紧,突然一下子崩断了,长长的一条链条摔了出去。

    这个说来慢,其实只是眨眼之前的,林超涵只觉眼前一阵凉风,然后那个铁链就几乎擦着他的鼻子尖甩了过去,砸在了他手中的枕木上,他吃不过力,一下子就枕木脱手而出了。好在一帮老师傅经验丰富,及时调整姿态,才堪堪稳住车身。

    林超涵看清后,背上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才那个链条跟小臂样的精细,是纯铁的,一旦要砸在他脑袋上,有几条命也可能报销了。

    这次事故,突然让林超涵意识到,在这里工作,还随时得有送命的觉悟。看着劫后余生的林超涵,老师傅一个个走来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特别夏万成,咧着大嘴说,“小子,算你命大!将来必有后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