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14章发动机分厂的合作
    随着这批发动机一起过来的,还有鲁柴的人。

    鲁柴方面派了一个副厂长苏健,不对,现在叫副总经理,过来专门洽谈合作事宜,他们最近一段时间进行了企业经营改制,董鹏飞任总经理,其他的跟着同样改成公司化称呼了。苏健此前在林焕海出差鲁柴期间,双方颇有交集,见面后自然相谈甚欢。

    林焕海这段时间本来就密切关注着鲁柴的改革模式,实际上鲁柴内部也有很多的问题,企业改制也是被逼出来的,它们的改革,对西汽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公司化运作自然有其好处,不光是称呼变了,整个体制都随之改变,他饶有兴趣地跟苏健打听着鲁柴改革的模式,两人相谈甚欢,苏健也毫不吝啬地跟他分享改制经验,林焕海越听越觉得很有借鉴意义,当即对苏健表示要组织去鲁柴学习取经。

    苏健苦笑着摇摇头,“其实现在去取经可能有点早了,我们也处在艰难的转型期间。这几年,我们虽然总体上维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但是目前来看,成本太高、摊子铺得太大,原先我们跟你们一样,能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现在也被推到了市场最前沿,不瞒您说,前段时间上半年财报统计出来了,我们鲁柴今年上半年是严重亏损的。”

    林焕海上次去鲁柴出差的时候,鲁柴方面没有提及到这一点,董鹏飞更多描述的是鲁柴的宏图大业,苏健这么一说,他有点惊奇,“怎么,你们现在还亏损着呢?不瞒您说,我们西汽现在是面临着危机,但还没到严重亏损的地步。” 鲁柴的产品线比西汽繁杂得多,但是鲁柴的专业却是发动机,一招鲜,吃遍天,全国很多大厂都得使用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因此,鲁柴现在的发展相对西汽来说十分顺利,别的不说,就让他们试制发动机,西汽方面可就已经花了血本了,但就这样还亏损有点说不过去吧?

    苏健摇了摇头,“这里面的原因就一言难尽了,整个鲁柴家大业大,人也多事也杂,看着生意红火,其实不赚钱,以前有国家照顾着显不出来,现在一被推到市场前沿,问题就出来了,不瞒您说,董总那边只所以想收购你们的发动机分厂,其实就是为市场铺路而已,如果你们西汽将来能够市场前景良好,我们也可以跟着分一杯羹了。”

    苏健这话说得很直白,鲁柴看中的是西汽将来的生产销售,只要西汽生意好,不停购买鲁柴的发动机,鲁柴也是受益者了。苏健则与其说是来购买发动机分厂的,还不如说是来考察西汽整体发展状况的,他最关心的则是西汽目前的产能和未来发展规划,他道,“我们其实非常想知道西汽现在的实际状况,合作与否其实不取决于你们发动机分厂的状况,而是取决于你们西汽整体的发展前景。鲁柴技术优势没得说,现在投资也投得起,林厂长您是明白人,应该知道,我们真的就算是收购你们的分厂,对你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您想想,将来我们的技术进来,你们所需要的发动机就可以就地生产,运输费都能省不少。当然了,我们将来的客户可不只是你们西汽,是整个周边所有市场。大家双方就可以合作共赢。”

    林焕海当然不信什么百利无一弊的话,但是西汽现在的确需要鲁柴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没有这些,发动机分厂以后也许就有可能彻底沦为做点零部件的小车间了,至于鲁柴为什么不单独另起炉灶在周边自己建厂子生产,这个用屁股想也能想明白,设备可以更新,但那些训练有素的工人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培养起来的。但是就这么随手卖出去,林焕海也没那么傻,他必须拥有发动机分厂的足够股份,将来鲁柴在本省市场打开销路,西汽作为股东方,也是能够坐享其成,更不用说作为股东方,他可以要求发动机分厂首先满足西汽的生产需求,这样一来,相当于发动机分厂并没有失去,还平白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当然,控股权不在手上,以后发动机分厂的决策、生产计划和人事权,他就说了不算了,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这个合作形式,双方还需要经过艰苦的谈判才能最后达成。鲁柴虽然是央企,但是并不是慈善机构,不会让西汽捡个大便宜的。

    在苏健的要求下,林焕海带着他参观了一下样车试制间。

    苏健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样车试制,看到西汽相对有些简陋的样车试制环境,有点意外,他问林焕海,“怎么,你们就在这里试制样车吗?”他跟那名女记者的眼界当然不一样,他进出过很多的地方,比如舰船制造厂,他也进去参观过。

    林焕海笑了笑,“苏总是嫌这里太简陋了点么?”

    苏健也有点不好意思,“确实是简陋了点。”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么,”林焕海很平静,“不光是这里,整个西汽的技术设备和厂房都是如此。”说着,又简单地介绍了西汽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如今发展的艰难历程。

    苏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参观了几间厂房,在参观发动机分厂的状况后,才皱着眉头说,“林厂长,你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很欣赏,但看来你们这里比我想像的还要落后一些。这里的技术设备基本上都是我们已经淘汰的,我们如果要更新整套技术设备,恐怕就需要大笔的投资。”

    林焕海摇了摇头说,“别看我们的技术设备看上去陈旧了,可是生产效率可不低啊。”

    苏健指着一些年轻的装配工人说,“这些工人,我看着技术功底也不见得扎实。我有点担心,到时候还需不需要抽调大批鲁柴的技术工人过来支援。”

    在一旁介绍情况的发动机分厂厂长丁根森有点不服气了,你说设备陈旧没话说,但是说人不咋的,他就有些不爽了,子公司本来就很抵制换个娘家,但是上次发动机出事故背了处分后,他却是一心想脱离西汽,此时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道,“我们这里的工人,个个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绝对是好手!”

    苏健瞥了他一眼,随手在零件成品堆里,拿起了一个空滤器,仅仅看了一眼,直接道,“恐怕这个有问题!”

    丁根林接过这个空滤器,看了一下,脸色都变了,他默不作声,林焕海接过来一看,端详了一下,顿时就十分震怒,“这个是谁做的?苗连喜,过来!”

    主管苗连喜正在检查装配情况,听到林焕海喊他后,赶忙跑了过来,不好意思地说,“林厂长,怎么了?”

    林焕海指着空滤器说,“你自己看看,这个旋流管与支撑板之间严重不密封!这是谁做的?”

    空滤器是发动机中的一个组成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两级滤清,大颗粒的尘土,通过旋流管离心过滤,小的颗粒则通过纸滤芯过滤,总体滤清效果近近100%,这个设计制造是非常精密的,之前一直是由外厂供货,但是后来由于车款型的调整,这种滤清器的进气位置只能导致发动机的功率有所下降,为了满足功率需求,厂里的老技术师傅对滤清器进行了改进,此后这种空滤器就由西汽自行制造了。

    此前已经制造过好几批了,这一批是刚刚新制造出来的。苗连喜接过来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在旋流管与支撑板之间有很大缝隙,他赶紧把那一堆空滤器随手拿起几个来,一检查,顿时冷汗就冒了出来,这些空滤器,没一个合格的。

    他赶紧大声地喊来一个年轻的工人,这个年轻的工人满脸不耐烦地走了过来。

    他一边走一边嘟哝着走了过来。

    苗连喜很生气,但是偷瞄了一下丁根森的脸色,无奈地说,“郑志,你看看你负责的空滤器!”

    郑志拿起来反复看了一下,嘟哝道,“没什么问题啊?”

    林焕海在旁边怒了,“你没看到这么大缝隙吗?”

    郑志当然认识他是厂长,一听他发火,蔫蔫的,低着头,却不服气地小声地嘟哝道,“一点小缝隙有什么问题呢?”

    苏健在旁边听得真切,出声道,“小伙子,你犯了个大错误,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空滤器,这样严重不密封的效果,会使汽车在运行中,空滤器的初滤功能失效,空滤器的纸滤芯也会随之失效,后果相当严重,它直接就威胁发动机的安全。”

    郑志十分作死地说,“一个小缝隙会有这么大事?我不信。”

    林焕海道怒道,“发动机如果出故障,在战场上,可能就会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会出人命的,你知道不?”他是气坏了,没想到这个工人不仅看不出问题,也完全没有感觉出问题的严重性。这平时都受的什么教育,就可想而知了。

    旁边的丁根森脸色异常难看,这个郑志其实是他的亲外甥,这小子平时没舍得太严苛,教育得不够,关键时刻,太没眼力劲了!

    林焕海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掉头问丁根森,“这样的空滤器有多少装到发动机上了?有多少这样的发动机装到车上了?”

    丁根森脸色煞白,半天回答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