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76章后生可畏
    这话完全是照搬刚才叶文源的话,众人皆惊,听得叶文源也是脸色发白,他来这里毫无根基,万一一会儿林超涵说这话是他说的,这可把人往死里得罪了。

    这下子,曹海鉴也坐不住了,“这个,小超,莫非你比我还了解三产吗?”要是别人,他就要怒斥了,但是还得给林焕海一个面子,说得还比较委婉。

    林焕海一瞪眼,这小子真是不识相,让他坐下偏要直接得罪人,这下子不好收场了。

    林超涵不慌不忙地说,“在我看来,三产市场销售不佳,无外乎是四个原因,一是市场饱和,已经容纳不下了,这个曹副厂长已经说过了;二是我们的产品质量不佳,竞争不过市场上的对手,是市场和消费者淘汰了我们,三是销售成本和价格,如果我们的成本过高,批发价过高的话,我相信消费市场自然会做出他们的选择;四是销售方法,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我们只是坐在这里,等着顾客上门,自然不是好的选择,听到曹副厂长说也主动上门推销过,但是恐怕有些销售技巧还是需要斟酌的。”

    这一番话得在座众人都沉思起来,连销售科科长王文剑都朝林超涵竖起了大姆指。叶文源回头望了林超涵一眼,心里喝了一声采,这话其实也是他想说但还没说出来的,原以为林超涵没有什么见解,但想不到他心里原来早有一本帐了,心下佩服,也淡定了,知道林超涵是不会轻易把他给出卖了。

    曹海鉴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实际上他负责管理三产这么几年,他也只是简单地管理生产,然后市场上一些老熟人打个招呼,把东西卖出去而已,要说市场经济理论这一套,他还真是没有怎么深入研究过。

    倒是林焕海冷冷地讽刺道,“这些都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要你在这里说给大人听?”

    老爹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吗?林超涵腹诽。

    销售科的王文剑对林超涵非常有好感,主动站了出来,“林厂长,我觉得小超说得有道理,我这个销售科长听了都非常受用,我们西汽大部分都是一群技术员和知识分子,就需要有这样的市场思维,到底不愧是北京回来的大学生啊!”王文剑说这话听着有点像是马屁,但其实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这个销售科长,顶着销售的名字,其实也就是盯着军代表方面,负责跟各支使用部队打交道,与其说是销售,还不如说是售后了,要说销售,也有一些,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在找西汽订运输车辆,偶尔会有一二十辆车的订单,也是他在负责。至于三产这块,那是跟地方一些市场打交道,他基本上都没插手过,没有什么想法也很正常。

    听到王文剑的发言,其他人也频频点头,确实大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里空想解决方案的确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说别的,有的想法还有点异想天开的意思,听了让人不免上火。

    而林超涵连续两次发言,都有点直言不讳,直指曹海鉴销售不力的意思,这个话大家也听了出来,曹海鉴心里十分生气,他好歹也是个副厂长,你林超涵一个后生小子,大言不惭,不就是狗仗人势吗?

    但是现实就是,如果他真的销售得力,也不至于要开会在这里讨论解决方案,这本身已经显得他这个副厂长很无能了,要不是担心到年底颗粒无收,全厂职工福利受影响,要找他这个副厂长承担责任,他才不会让这些人在这里胡说八道,就听了这么一会儿,他已经脸都黑成锅底了。

    生着闷气,只听见潘振民皮笑肉不笑地说,“还是后生可畏啊,我看小超说的非常有道理啊,看来外面回来的大学生就是比我们这些老同志更有思想。不仅搞技术有一套,连做市场都有一套。”

    林超涵仿佛完全没有听出他这话中有话,故意挑拨的意思,笑着说,“潘副厂长说的是,其实呢,我刚才说的,很多主意都是跟叶文源同志现场学习的,我们俩刚才就在探讨来着。”

    叶文源听着脑袋一轰,一不小心还是被小子拉下水了,这下子好了,曹海鉴不针对他才怪了。果不其然,他注意到潘振民和曹海鉴对他投来不甚友好的目光,让他有点胆战心惊。他选择留在西汽,自然有他的见解和道理,但是他并不想得罪这些领导,改天这些领导随便找个碴,就够他喝一壶了。想到这里,叶文源觉得真是够倒霉的,这段时间都传说这位厂长公子做事手段非常,能折腾,敢打架,常常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搞到鸡飞狗跳,看来果不其然啊,叶文源才一接触,就有预感要被卷入漩涡。

    叶文源自己脸色各种变幻,却没注意到其他人把目光投注到他身上,都露出讶异的神色,这位大学生大家也是知道的,平常话很少,文弱书生一枚,逢人便笑,倒是人缘不错,但也没看到他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表现,也知道厂里是在着意培养他,因此也没人为难他,想不到这会儿竟然这么有胆色。

    坑完叶文源的林超涵毫无坑人不浅的自觉,接着说,“这事,我们认为要解决市场问题,就先要到市场中去,我们的国家和百姓都还没到那种物产富饶到生产过剩的地步,总归会有解决方法的。”

    潘振民仍然是笑眯眯地,脸上一点也看不出什么,他说,“看来叶文源同志也是个人才啊,老林,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手让年轻人去干一下呢?你看,小超和这位小叶同志,都有市场意识,不如把这个事情交给他们去试试吧,年轻人得给机会才行,改革嘛,就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会议现场大家都有点诧异起来,这位潘振民可以说是这次西汽改革调整的失意分子了,一向对所谓的改革都不是很积极,怎么今儿个转性了。

    林焕海对林超涵突然提起叶文源也是有点诧异,但是他一听潘振民的建议,就知道他不怀好意,当即反驳了回去,“都是课本上学来的知识,卖弄罢了。年轻人,还是要学会尊重老前辈,先听在座的都发完言再说。”

    可惜姜建平却盯着自来水工程了,不在会场,否则他现在的话倒是可以拿定主意了。林焕海说完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等书记回来再开这个会。

    没想到陆刚接话说了,“林厂长,我觉得潘厂长说得有一定道理,小超和这位叶文源同志既然有自己的见解,认为需要去市场一线去做些调查,不如这样,我建议让小超和叶文源一起负责先调查市场,提出解决方案来,如果可行,我们再开会讨论通过,如果不行,也不影响什么。年轻人是要承担重任,但也不这么随便就砸下来,万一搞出问题,那是我们对他们的不负责任。”

    这个陆刚,还真是每次都能给出最合适的建议,林焕海听完,回头看了一眼陆刚,脸上露出笑容。

    潘振民倒也不恼,只是点了点头,又缩了回去,“老陆说的是,不如这么办吧。”

    陆刚的提议得到了现场的一片附和,让一屋子臭皮匠在这里顶诸葛亮也不是不行,但是林超涵说的对啊,如果对市场现状是无知的,情报是错误的,那讨论什么都毫无意义。

    于是现场最后决议,林超涵和叶文源两人负责去打探市场情报,进行深入调查,负责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林超涵手上的绘图工作暂时搁置几天,反正现在多他一个也不多。舍此好像也没有其它好办法了,也就是李午后来出的主意不错,去报刊杂志上做点宣传,甚至是做点广告也在讨论计划之中,这个事,李午负责去办。

    会后,曹海鉴跟潘振民走到了一块,老曹这次是被气到不行了,不停埋怨潘振民,让他把这个棘手的事情推给林焕海去处理,现在好了,平白让晚辈后生当场羞辱了。

    潘振民只好抚慰他,“老曹啊,你想想,这个事,咱们能够负得起这个责任吗?万一到年底了,大家发现福利发不出是因为你三产搞砸了,你有没有想过人言可畏,到时候他林焕海一纸令下,你这副厂长的帽子搞不好就给摘了,别以为不可能,你想想《三国演义》里,你那位老祖宗,不是动不动就借人头一用吗?”

    曹海鉴梗着脖子说,“我这副厂长是老上级任命的,他林焕海也不敢动!”

    潘振民摇了摇头,“你还没明白过来啊,现在上级都不管我们了,他林焕海只所以没有动你我的乌纱帽,是因为他不想得罪老上级,同时,我们还有作为可用,如果我们事事顶着干,迟早会让他林焕海忍不住下死手的。”

    曹海鉴摸了摸脑袋,半天不言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