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9章决策既定
    罗关根眼睛一亮,口中念念有词,“不错不错,二三得五,三五一十五,三七二十一……嗯,这样成本分摊下去,成本好像不是不可以接受呢。”

    “还有,”林超涵循循善诱,“不光是节省人力成本,我们使用计算机和标准化设计后的图纸会更精准,避免了大量浪费,降低了错误成本,这样大批以往出现的零配件浪费都会没了,你想想,这笔钱又能省出多少。”

    罗关根顿时大嘴一咧,“小超啊,这笔钱省得相当值啊,嗯,这么一想,感觉好多了。”要知道,以往试错成本真是不低,虽然有国外的图纸可以参考,但是落实到实际过程中,因为工艺、材料等原因,设计会略有偏差,需要不断修改,很多零配件尺寸是改了又改,车了又车,浪费钱不说,还浪费大量时间。

    林超涵松了一口气,罗关根终于在他的引导下恢复了正常。

    但是看着众人眼里各种欲笑却抑的表情,林超涵感觉自己又被摆了一道,什么自己可以安装,什么可以节省培训费,这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好不好?

    但是这个麻烦既然已经担下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林超涵一想,便坦然了,自从答应回厂实习以来,自己每次便不都是承当救火队长的使命么,只不过自己貌似愈陷愈深,完全没有办法摘出去了。而北京城那高大上的办公室,车水马龙的街头,还有各种灯红酒绿,离自己却越越远了。

    既然决策做出来了,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有这么坑儿子的爹,林超涵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林焕海随后和众人讨论起采购的细节起来,大家讨论了一下怎么采购的问题,林超涵其实对计算机也并不完全懂行,很多都是听他的老师在上课时讲的,他照本宣科全说了出来。按老师的说法,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用国产的,二是用进口的。从当时的技术细节来看,国外的明显要技术占优,但是国产的似乎也并不赖,在场的诸位都是中国工业领域的实际参与者,对中国的科技水平发展情况很清楚。后世文人们总是嘴边挂着一句,中国全面落后世界30年,好像不说不足以彰显自己的清醒,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完全是盲然无知。但是在90年代的时候,整个工业行业确实认识到自己跟世界顶尖技术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在某些领域,差30年还真不止。

    说到计算机领域,大家还是倾向于用进口的,不是不支持国产货,而是需要跟时代接轨的话,就必须要用更先进的,当时国产也的确有486的机器出来,但实用性实在有点不敢恭维,要向先进的学习,使用国外最新、最先进的科技产品是必然的选择。而且,既然决定了,那就要用最好的,这点魄力林焕海他们还是有的,难得的是,虽然在价格上,进口的没有优势,但是罗关根竟然没有出声反对。显然,他已经算清楚了这其中的账。

    然后大家又再讨论了一下采购渠道的事情,这个反而有点犯难了,因为当时进出口计算机已经逐步放开,中关村已经在初步崛起,但是国企办事,最好还是找合适的单位去做生意 比较好,哪家单位负责这个需要查上一查了。

    对这个,林超涵有点插不上嘴,他还年轻,对国家体制内有些事情的流程不太清楚,对各部门单位的复杂利益关系也不是很清楚。

    倒是最后,一直在旁边没怎么说话的陆刚副厂长说了一点提醒了大家,他说,“我家姑娘读对外贸易专业的,据她曾经说过,现在对外贸易已经很活络了,国外很多实用产品推出后,国内的人看到商机,会抢先订购一部分囤货。你看,这计算机,会不会也有一些国有的进出口公司囤货呢?”

    这话提醒了大家,这些年,大家的眼睛主要就盯着部队,对外部的世界确实很少了解,改革开放已经不少年了,早就不是什么都需要走审批再从国外进货的时代了。80年代末就有一批倒买倒卖的倒爷活跃,现在政策放开,这种事情可能完全没有想像的那么艰难。

    但是这个路子从哪里找呢?

    林焕海沉吟了半天,他说,“京城里,我们要这样的关系还是很容易的,我现在就打个电话问一下仲玉华。”

    林焕海说着,就离开了会议室,去自己的办公室,给仲玉华挂了个长途,没大一会儿,他就兴奋地回来说,“这次,恐怕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了,听仲玉华讲,前段时间有部委下属公司,就将一批最新顶级配置的486电脑进了回来,其中,部队要去了大半部分,此外小半部分被一些部委瓜分了,其中,机械部就分了一批,多少台他不知道,但是肯定也不是个位数。”

    “问题是,这批计算机机械部有没有分出去,要是分出去使用了,我们恐怕就没什么戏了,事不宜迟,恐怕我得赶紧求助一下葛副部长了。”

    林焕海说着,就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情况紧急,现在他就必须跟葛副部长联系上。

    众人这个会议也只能散了,联系葛副部长并不见得是个容易事,他位高权重,但是事务繁多,总是全国各地出差,就算林焕海能把电话打到他办公室,能不能找到他都是个问题。

    结果这一通电话,整整打了一下午,林焕海先是直接打电话到机械部,接葛副部长分机,光是接线员查询他的身份就核实了小半个下午,林焕海也是无奈,不是谁都可以直接联系一位副部长的。

    最后接线的却是葛副部长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姓沈名旭,他本来对这种外部随便打电话就敢找副部长的人不屑一顾,但是他听到林焕海的名字后改变了主意,上次葛副部长百尽快中抽空见了一下林焕海,当时也是沈旭在现场接待,亲耳听到葛副部长对林焕海说了一句,“有什么需要的,可以来找我。”就这句话,本着不得罪任何一个领导关系的心理,他就代替葛副部长接了电话,开口就是,“老林啊,我是沈旭。”

    林焕海一愣,立即想起上次见葛副部长时这位沈旭也算是陪同人员之一,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是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毕竟是部长身边的人,体制内的人要是没这点记忆力会得罪死人的。

    于是,他很有礼貌地回道,“沈主任,您好啊,上次感谢您的接待了。”

    沈旭也是耐着性子,“客气了,您可以是葛副部长指名要见的人,我哪敢怠慢,不过很抱歉,今天葛副部长参加部里的会议了,我估计今天是不会回办公室了。跟您说一声呐,实在是不巧。”

    林焕海有点失望地说,“哦,实在是不巧。”

    沈旭在电话里听出了林焕海的失望之情,不由多了句嘴,“林厂长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林焕海转念一想,这位沈副主任说不定能知道点消息呢,于是赶紧说,“是这样的,沈主任,有个事本来想麻烦一下葛副部长,但是,现在既然他不在,不知道能不能跟您打听一个消息?”

    沈旭这些年在机关里工作,接口负责的单位太多,一般这样的请求他肯定是先说几句套话拒绝的,但是想到葛副部长跟林焕海曾经有过一层关系,不免高看了一眼,热情地说,“林厂长您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您就问,我知无不言。”

    林焕海说,“那我就直说了,是这样的,我听到机械部最近要进一批计算机是不是?”

    沈旭意外地问,“林厂长的消息还蛮灵通的啊,北京这么远的消息这么快就知道了?这批计算机也还是刚刚才确定引进的呢。”沈旭心里确实有点小奇怪,你说这林焕海人在山沟,怎么就知道部里刚发生的事情,部里还有人给他放消息吗?

    林焕海也顾不得沈旭猜疑了,直接说,“是部队的朋友跟我说的,我也不确定呢。”

    这个倒是正常了,沈旭接着回说,“原来是这样,这批计算机确实是以部队占大头接收的,我们几个部委会把剩下的分批接收了。”

    林焕海接着问,“不知道这批计算机都没有分派到各单位去?”

    沈旭道,“这个据我所知,应该是还没有,还没来及分派呢,怎么着,林厂长想要几台呢?这个,怕是有点困难,盯上这批计算机的单位好多,你们西汽恐怕很难,要等下次机会了。”

    林焕海急道,“没有分派出去就好说了,沈主任,这批计算机对我们西汽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我们的时间实在是耽搁不起,我知道这么说,很冒昧,但是我们真的非常着急,能不能请您帮个忙,帮我争取分配到这批计算机呢?”

    林焕海跟沈旭不熟,这么说确实很冒昧,但是情况比较紧急,他也只能这么张口了。这一下子轮到沈旭有点小小不爽了,说实在的,他跟林焕海又是很熟,再说这事哪轮到他作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