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一百六十六回 访李贤道人受宽待 过苑池宫女有奇冤
    夜色降临了,破庙里,三旺看着太小儿闭上了眼睛,耳朵里听太小儿的喘息声并没有平静。他觉得太小儿一定会有状况。

    没一会儿,三旺自己挺不住了。

    三旺睡的朦胧,听有人喊:“护城河到了。”他忽然抬起头,恍恍惚惚,脚下已经走过了护城河。进了城门,一身的劳累,也觉得走不动了。他坐在了城墙下,忽然觉得身边有动静,扭头一看,“呀!”三旺一声喊,腾身也跳了起来。

    原来,地上一团草铺,躺着一披头散发,污垢满身的人。三旺心生恐惧,撒腿就跑。

    路边一户店铺,三旺见了,一头闯了进去,抬头一看这里面阴暗,但很宽敞。高案后面坐着一人,生的大嘴、宽鼻、恶目,一副凶相,正伏案看向三旺,喊道:“大胆!你们竟敢擅闯京城,自投地狱,与我拿下。”旁边两个大头鬼,摇晃着脑袋,各裸着半个肩头。一个张开枯树枝一样的大手,一个举着死人的腿骨,“嗷嗷”地叫着,来抓三旺。三旺“呀”地一声,冲出了店铺。

    三旺跑的筋疲力尽,觉得后面没有动静了才停下来。抬头一看,闯进了一条大街,见街头出现了一队军兵,正在抓人。

    三旺身边就是一户人家,他进了屋。门边就是水缸,三旺见了,顿感口渴的厉害,拿起水瓢,舀水就喝,没喝两口,“嗝喽”一声,嘴不动了,两眼也直勾勾地定在了内眼角,似乎要看看自己的嘴发生了什么。

    “噎,噎……”三旺还没把话说出来,抬头正看见一个老道,背墙而坐。三旺不能说话,用手比划着。老道有了声音:“你们真会赶。”

    三旺不明白,刚要再问,忽听身后有人喊道:“我看见了。这里面还有俩呢。”

    三旺被喊声惊醒,懵懵懂懂坐了起来,使劲儿地睁开眼睛看,夜色朦胧中,原来是两个军兵站在了破庙门口。他看师傅和太小儿已经站起来了,也急忙起身。他明白,这是军兵来查夜,自己已经束手就擒,成了军兵的俘虏了。

    师徒三人被带到了村口。三旺看了看太小儿,又对宏正说道:“我刚刚梦见一个老道,说咱们真会赶,便来了军兵。这是把咱们当成了叛党。这麻烦大了,就是把咱们当成倭寇奸细,也好不了。咱们有嘴也说不清了。”

    太小儿嗔怪三旺道:“你喊什么,要是不喊,他们也不会找到咱们,这一下全糟糕了。”

    “你是说他们是我给叫来的吗?我喊什么了?”

    “你喊‘快跑’了。还‘噎噎’的呢。”

    师徒三人和被抓的几个人一起,被军兵推上了马车,带离了村子。夜色已经散去的时候,他们被带进了京城。一个胸前挂着熊罴方补的军官,开始突击审问。

    经过一番问话,三个人被关进了一个小屋。

    三旺自责道:“都怪我。外面来人了,我也是不知道啊,我那是做梦了。”

    太小儿又喊道:“那你也不能喊呀。”

    “喊不喊,不是我能控制的。”

    “你的嘴,你怎么不能控制?”

    “啊呀我的小师兄,我在梦里,怎么控制呀?”

    宏正止住太小儿说:“你们别说了,三旺做梦也不是一回了。”

    “是,师傅。”宏正说到梦,三旺来了精神,他看了看太小儿,接着说:“和上回一样,我梦见了鬼,好像还有地府。这里遍地都是鬼,还有一个老道。我都不知道怎么摆脱了。还好,就老道没吓唬我。可是他一说话,军兵就来了。”

    宏正看了看太小儿,笑道:“太小儿,这是你的不是了,虽然那“噎”字是从他嘴里喊出来的,可是这梦是你给他的。还真的怪你,你上次托梦把他送到了京城外,没有那一梦,他现在到了京城也不会身临其境,感梦而发。”

    三旺说:“就是,和上次的梦一样。”

    太小儿问道:“那他的梦是什么意思呀。”

    宏正道:“说的是京城也如地狱,是死人太多的地方。我们来的也不是时候。那老道可能是那道观里原有的神灵,来好心提醒咱们的。”

    三旺也压低声音道:“那是不是提醒咱们凶多吉少啊?就像现在,咱们不就被抓了吗?”

    宏正道:“咱们没有任何他们想要的把柄,怕什么。”

    三旺道:“抓人可不是白抓的,没有事也得弄点儿事出来,咱们又是进皇宫,没有人事,这些军兵就不能善罢甘休。这我可比你们知道,这事哪有白干的,都得弄出点儿事儿来,这叫政绩。他们后面还跟着邀功请赏呢。”

    “他们也知道咱们是出家人,身上分文没有。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放咱们,无休无止就不好办了。”

    三旺听宏正这么说,也不做声了,他扭头看了一眼太小儿,见太小儿掐着指头,心里一亮,压低声音道:“小师兄,怎么样,能不能算出来?”

    太小儿表情严肃,刚要开口,门一响,军吏进来传话,太小儿正想与三旺说的话,顺口说给了军吏。

    “就说咱们是给皇上炼丹的道人。”

    “什么就说,你说你们是给皇上炼丹的道人吗?你再说一遍。”

    太小儿重复了一遍,军吏听了,起身看了看宏正,嘴里叨咕着:“这孩子说的话……”

    军吏转身去了,没一会儿,去而复来,喊道:“西域来的道人出来。大人有话问你们。”三人被请出了牢房。

    宏正和三旺把心提了起来,再看军吏,脸色更是慌张。他冲着宏正和三旺一拱手,说道“你们当真是进皇宫见皇上的道人么?”

    不等宏正和三旺回话,太小儿扬起了小手喊道:“我都说了,你怎么还问啊。”

    军吏道:“你们怎么不早说,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还望道长多多包涵。”

    三旺见军吏退让了,知道从来不说大话的太小儿,刚才的话,不仅说大了,而且还说中了,笑道:“这是我小师兄,尽说实话。”军吏诺诺地应承着,引宏正走出了监房。宏正问军吏道:“你们军兵这般的抓人又放人,是为什么?”

    狱吏陪着笑脸道:“道长的皇上的人,早晚也会知道,这是抓石彪的同党。”

    三旺问道:“石彪是谁?”

    “这你们都不知道吗?他是朝廷的重臣,想对皇上不利,事情败露。他现在被李贤抓了,他手下的人,不抓住也是祸患。李贤下令严密追拿。”

    三旺道:“怪不得京城里的百姓都不敢议论朝政,这是都怕招惹是非。”

    宏正听了狱吏的话,心里暗暗地高兴。他这次进京,路遇徐有贞,知道要见皇上,必经重臣推荐,李贤正是最佳人选,他知道朝廷里的重臣如走马灯的一般,现在掌握朝政的正是李贤,还算这条路没有堵死,宏正笑道“石彪是谁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远道而来,只听说朝廷里有个李贤,是个好官,我们还要找他呢。”

    “下令到处抓人的就是李贤。现在就他说了算。”

    三旺听了狱吏的话,诡秘地一笑,说道:“咱们这一被抓来,也是歪打正着,省了我们许多的麻烦。如此说来,咱们这次自投罗网是投对了。”

    太小儿把眼皮一翻,把嘴一撇说:“你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宏正止住了二人斗嘴儿,笑着对军吏道:“这位军吏,贫道请问了,既然是李贤歪打正着把我们请到这儿来了,我们也不能白来,就烦请官人指引,我们怎么能见到李贤?”

    “这我可不敢说,我们这些下人,哪里知道大人的所在。”

    “那我们如何能找到他?”

    “你们不能到处乱闯,惹出事来,再说是我说的,我也脱不了干系。现在朝廷里乱的很,当官儿的如走马灯的一般,谁敢随便说话。”

    三旺道:“你别害怕,我们为你作证。”

    “老弟真能开玩笑,于谦如何?徐有贞又怎样?今天李贤受宠,明天或许王翱上来,后天谁知石彪后人能不能杀回来。你们说话不好使,这是京城,咱们是太小的人物了,不知道哪一句冒犯了谁,惹出事来,那可是脑袋搬家的事儿。”军吏又压低声音说,“刚才向你们问话的大人是锦衣卫。在他面前,谁敢说话。”

    宏正听了这话,也不好再问。

    “哪位是皇上的道人?”军吏身后,走来了那个五品军官,他问明了宏正,满脸掬笑,说道:“既然是皇上的道人,本官理当敬重,只是公务在身,多有冒犯了,还请道师海涵。”

    宏正道:“这样也好,跟着你们进城,也省了我们进城的麻烦。”

    “本官身负要职,不能相送各位了,你们找李贤,过了正阳门就是吏部,再往前走就是皇宫了。”

    宏正看狱吏脸色肃然,也感觉不宜久留,与大人招呼了别礼,带着三旺和太小儿,出了门,走上了大街。

    三旺道:“师傅,你也太实惠了,他说不能相送,你就讹他,让他送进皇宫,岂不是比再找李贤更痛快?”

    宏正道:“侯镇的土地有句话,叫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没看见军吏见了那锦衣卫,脸色都变了吗?只是我不明白,那锦衣卫怎么也把咱们推出来了。”

    三旺道:“我听说锦衣卫管外围,东厂的人管皇城。我们去皇城,不是他管的事,他管了就是找不自在。别看他是锦衣卫,见了人家得下跪。当官儿都是滑头,京城里的官儿,都是提着脑袋干事,谁能好好搭理咱们,这些朝廷重臣现在都在抓人审案,互相争斗,也互相利用,若把咱们给利用了,咱们就凶多吉少了。我看皇上在皇宫里闲着没事,还不如直接去找皇上,能和皇上说上话,什么都省了。”

    宏正听了三旺的话,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该来的来了,该来的也来不了。徐有贞推举的这条捷径,现在远水成了近水,还是一样不能解近渴。”

    “他李贤身在险境自身难保,咱们的事在他心里实在是太小了。就是皇上也是一样。能把咱们的事放在心上吗?我看咱们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宏正道:“顺其自然吧,还是先去吏部,如果吏部没有,那就只好到皇宫打听一下了,就是见不到皇上,也熟悉一下情况。”

    “也好,这些人把咱当成了皇上的道人就好办了。”三旺忽然问太小儿道:“太小儿,你刚才对那当官儿的说咱们是进皇宫见皇上的炼丹道人,你怎么会想到说这个?还真把他们给镇住了。”

    “你不是问我算命吗?我听见他们说话了。”

    “他们说什么了?”

    “他们说咱们是伺候皇上的炼丹道人,还说皇上的好事,有东厂的人,谁也惹不起。我一听他们怕道人,我就说了那话。”三旺“哈哈哈”地笑道:“我师兄还会钻这个空子,真让我太见识了。”

    师徒三人说笑着,在街边吃过早饭,也打听了皇宫的情况,便向皇宫走去。

    晨雾迟迟没有散去,三人过了正阳门,来到了吏部。三旺对门官说明来意,门官拦住道:“你们好大胆,这是什么时候,别人躲也不及,你们送上门来了。”

    门官喊一声“来人”,两个官吏冲了出来,将师徒三人带进了门房。

    一番审问,没有问出可疑处,师徒三人又被放了出来。门官道:“你若不是道人,也要被送去大牢里蹲几天了。”

    三旺道:“我们刚从那出来。我们进去没有一个时辰,锦衣卫就把我们放了出来。”

    宏正看门官脸上显出疑惑的表情,知道三旺的大话起了作用,急忙用话岔开门官的神思,客气地问道:“既然李大人不在,大人府邸在何处?”

    门吏一听,又把脸儿一沉,说道:“这要是平时,李大人天天都在这,现在是什么时候,平定叛乱,他天天在皇宫里,哪容回府邸。你们有本事就去皇宫找他吧。”

    三旺道:“皇宫怎么能进去?”

    门官看了看三旺,说道:“这是你可别问我。莫说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能如此告诉你们。”

    宏正看不能有结果,谢过了门官,带着三旺和太小儿,径直向皇宫走去。三旺把太小儿托在肩上,紧跟上宏正,说道:“他这就是有意索要人事,师傅不懂,没有响应。”

    太小儿说道:“师傅不是不懂,咱们没有银子,懂了也没有用的。”

    三旺笑道:“对,还是你明白。”

    “三哥哥,他们怕皇上,咱们还说皇上,看他们害怕不害怕。”

    三旺道:“这回可不好使啦。你可别瞎说。”

    午门外,一个守门的官吏,正在东侧门督促军兵尽职,三旺走上前去。

    一番客气,三旺说明了来意,却被门官胳膊一伸,拦住道:“就凭你这么一说,就想进宫见皇上?”我看你带来的一老一小,还真是道人,皇上尊敬道人,我又不能对你们不客气。但是现在皇宫里已经成了是非之地了,你们还是离开远点儿的好,要是把你给抓起来了,哪就算你们赶上了。去吧去吧,别再找麻烦了。”

    三旺对他说的“抓起来就算赶上了”,没明白是什么意思,还要再问,宏正一把拉住他,对门官说道:“我们还想打听一个宫中的宫女,怎么能见到她?”

    “你们不能进去,她要是有头有脑的,出来也要弄到牌子,”

    宏正道:“烦劳这位官人,能不能告诉她一声?”

    “这你就甭想啦。你当这是东西市呢,走吧走吧。”

    宏正道:“我是从西洋归来的,带着西洋和南洋华人的上表。这也不行吗?”

    “一个民折,不足为奇,想奏报就走府衙,去吧去吧,别给我添乱了。”说完,转身进了宫门。

    宏正不甘心,走到一个军兵面前,问他怎么能见到李贤。军兵道:“他这几日都在宫里,很少出宫,你们有那个耐心,就等他吧,真等到了,算你们有幸。”

    宏正一听,别无选择,决定等待。

    宫门前,戒备森严,更显得冷冷清清。宏正空等了半日,毫无结果。乌蒙蒙的天色,也加重了宏正心里的压抑。

    宏正打听到了白云观的所在,看看夕阳西下了,只好放弃等待,决定去白云观。师徒三人,顺着长安街向西走去。宏正感慨道:“还是有人事好办事啊。只可惜咱们没有银子。”

    三旺道:“过去这叫官风不正,现在叫窍门儿。现在当官儿的谁都明白。”

    前面一潭碧水,景色优美,一块大石头上,刻着“苑池”。太小儿攀上石头,往水里看鱼。三旺走上前,扶住了太小儿。忽听有行人喊道:“西华门又开了。”人们都向远处皇宫大墙下看去。只见大墙下的宫门里,开出来一队人马。军兵们正押解着几个宫女,从皇宫里面出来,停在了苑池尽头的荒土丘处。宏正也感觉气氛不对,。

    看鱼的太小儿突然也喊了起来:“那边都是鬼魂。”

    宏正往皇宫大墙看去,果然看见鬼影儿祟祟,恶气滚滚。不禁惊叹道:“这怎么了?如何有这般哀怨的恶气。”旁边一个平民,听了宏正的话,说道:“道长不是本地人,哪里知道,这是宫里对不轨宫女的处罚,都是活埋呀。”

    宏正听了,看了太小儿一眼,觉得太小儿不该经受这个,便说道:“太小儿,别看了,咱们走吧。”

    “我是想看金柳大姐姐能不能出来啊?”

    宏正道:“这是何等场合,你要是真看见了,那就不好了。”

    三旺没明白宏正的话,压低声音问太小儿道:“师傅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小儿说:“你这么远,能看见么?要是能看见,那就是飞起来的魂儿了。”

    三旺一听,恍然大悟,托起了太小儿说:“就是看见了活人,那也不是好事啊,还是走吧,最好什么也别看见。要是魂儿飞起来了,我想看看不着,你又不能看。呆在这真没意思了。”说完,跟了宏正回到了路上。

    宏正走出几步,嗅觉中似乎有了血腥的气味。他知道有人遇难了。他回头迎着风向,向远处的宫墙下看去,黑烟过后,鬼魂现形,黄土丘上升起了几个宫女的鬼魂。

    一个年轻小伙子,从皇宫的大墙下面跑来,三旺上前拦住道:“小老弟,什么人遇难了?”

    年轻人脚下不停,嘴里应道:“不是遇难,是对皇宫里的人行刑呢。都是宫女,你自己看去吧。”话说完了,人也远去了。

    三旺叹道:“怎么真是宫女啊。”

    皇宫处死宫女,这更让宏正担心了。看来朝廷真是出了大事了。这让他也不得不想到了洪家的金柳。

    洪金柳被征进皇宫,才刚刚半年,一个弱女子,刚刚进皇宫,宫里的一切还没熟悉,能有什么可能?她信佛,金柳信佛。宏正想到这,忽然有了不祥的预感。

    三旺看出了师傅的担忧,问道:“师傅,我知道你的担心是盐城的那个金柳。难道师傅有预感么?”

    宏正道:“信佛的人做宫女,你能想象吗?”

    “这我倒不懂了。”

    “我担心的是她能不能像她爷爷呀。”

    “她爷爷是谁?是不是你们在盐城说过的?”三旺问到。

    太小儿说:“是,他敢告老督军,胆大。打仗可厉害了,不要命。”

    “她一个女孩子不能这样吧?况且这是在皇宫里。”三旺说到这,又趴在太小儿耳边道:“太小儿,你何不用一用你的本事,咱们能算,就算她一算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