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一百三十回 纵风浪海神葬贼船 斗神勇三旺缠倭寇
    大明号靠上了钓鱼岛,没想到遭遇了倭寇。倭寇发现了大明号,迫不得已,老督军下令开船,大明号顶风破浪,急匆匆离开了钓鱼岛。

    甲板上,牛老汉任凭风浪打湿了衣服,仍然向钓鱼岛的高坡上看去。他知道儿子从来没有过腿抽筋的毛病,可是老督军被人架着上了船,可是自己儿子连个人影也没有出现。他预感到了不好。

    岸上的几个倭寇,沿着老督军走过的路径追来,到了岸边,大明号已经离开了。高坡处,有两个倭寇突然喊叫起来,牛有鱼放眼看去,山上出现了三旺的身影。岸上的几个倭寇向山上围去。

    “我儿呀,我儿。”牛有鱼捶胸顿足,身边的两个儿子也嗔怪三弟主意太正。刘老汉道:“这孩子,总以为自己聪明,太自不量力了。这不是找死吗,这回还有好吗?”他又突然转向李默说:“你们俩干什么去了,这不是引火烧身吗?他没了,你回来了,你还把倭寇招来了,这回好了,咱们谁都甭想好了。”

    李默无可辩解,默默无声。老督军道:“这样的海面和风浪,倭寇追来,登船也难。牛老弟,你也别太悲观了。”李默也说:“他们就是想登船,也要一个一个地上,我们几个当关,他们也难上来。牛老爹莫太急了,咱们还有海神妈祖呢,会让咱们化险为夷的,也能保佑你的三旺。”

    牛有鱼因为三儿子生气,老督军也对李默发火,宏正劝说老督军道:“李默也是为了摸清倭寇的情况,也好相机行事,现在已经这样了,你也不要太往心里去,还要保重身体。倭寇船追来了,咱们还要想办法应付。”

    一个船工跑进来说:“风浪太大,半帆也太危险了,是不是降帆?”

    老督军说:“你没看见倭寇船追来了吗,再降帆与被倭寇抓住有什么两样?你们掌好帆,一点儿也不能放松,顺着风走,满帆,给我坚持住。”

    大明号满帆,全速前进,倭寇船也把帆拉到了最大,追出了钓鱼屿。

    狂风巨浪中,大明号在涛谷浪峰间,上上下下,起起伏伏。李默感觉眼前的风浪比走出古里时的风浪还要大,他到了桅杆下,对船工说:“你别听我师傅的,帆大了就降,咱们斗不过大海,斗海盗可两说着。”船工道:“你师傅从来没怕过海盗,今天怎么了。海盗咱们能对抗,这风浪可不是咱们能对付的。我听你的,这就降帆。”

    大明号慢了,倭寇船依然来的快,李默抱住桅杆,看倭寇的快船,一会儿被推上浪尖,一会儿被沉入涛谷。看看就要追上大明号了,风浪中,又是一排巨浪,大明号躲过了,倭寇的快船却被风浪推起,高高地悬在浪尖上。忽然又一个大浪,横向打上了快船的船头,把首尾翘空在浪尖上的快船,打了个空中旋转。快船原地转了方向,风帆变成了满向迎风,船受到风力,横向一歪,栽进了浪渊中,又一个大浪打来,海水对船舷的撞击,形成了冲天的水幕。一块船板也掀起在半空中,船上倭寇的惊叫在风浪中飘散了,栽进浪渊的风帆没能再直立起来。

    大明号上瞭望的李默,看倭寇船歪在波浪中,什么情况,不敢确认。

    风浪依旧,没一会儿,几块木板落海,倭寇的快船便四分五裂了。又一个大浪打过,倭寇船已经没有了船形。李默不再犹豫了,他跑进了船舱,喊道:“师傅,海盗船栽歪啦!海盗船出事啦!”

    老督军一听,急忙起身,冲着船工喊道:“立即降帆!”

    老督军上了甲板。一看倭寇的船果然栽了,“快降帆!快!”老督军又发出了指令,忽然,一个大浪跟着风头扑来,船工看浪头直奔船帆,尽管帆落半杆,被浪打上也的后果也不堪设想。船工来不及多想,操起斧头砍向帆索,船帆不及降下已经被大浪打中,但失去了缆绳的帆,被浪打的扭曲了,也缓解了巨浪的冲击。船工也被大浪打倒在了甲板上,他看了一降到底的帆,自言自语道:“好险。”

    “好!”老督军喊道,“你立功了。”船工扔下了斧头,被人拥进了船舱。

    李默也扶老督军进了船舱,低下头说:“师傅,现在没事了,即使是一场虚惊,今天的事也都怪我,你想出出气,我任凭师傅责罚。”

    “怪你什么?”老督军满脸带着兴奋地说,“倭寇的船沉了,咱们的船赢了,你这时候却来请罪,你这是让师傅责罚你么?赶紧调转船头,回钓鱼岛。”

    李默“嘿嘿”地一笑,转身向船工喊去:“调转船头,回钓鱼岛。”

    牛有鱼转到老督军面前,拱手道:“多谢老哥哥回岛救我儿。”

    “应该应该。”老督军也感慨道:“你的三旺,为了吸引倭寇,不惜自己,有胆有识,有点儿像我的兵。”铁拳头一边给老督军捶背,一边说:“爹,你今天表现的不像你自己了。如何这般地怕倭寇啊?我都觉得不过瘾,这还没伸手呢,海盗就没影了,没劲。”

    大明号回到了钓鱼岛。

    “三旺!”

    牛有鱼和两个儿子向岛上喊去,喊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没有三旺的回音。大明号走到了接老督军上船的地方,牛老汉带着两个儿子,往不见人影的高坡跑去。看着牛有鱼的慌张,宏正忽然想起太小儿不在身边,手心里顿时出了一把汗。他喊了一声“太小儿”,急忙进了船舱。一个船民应道:“他在。”宏正看太小儿又睡在了他自己的角落里,却是端正了身形,灵影已经离去,再看灵迹,指向了岛上,他知道太小儿已经上岛了。

    大明号调头,太小儿听到了是回钓鱼岛营救牛三旺。这个叔叔敢和海盗单打独斗,一定一定厉害。太小儿想到了,便亟不可待地要知道结果。他有了意念,灵影已经飞出了船舱,向钓鱼岛上飘去。

    三旺留在钓鱼岛,果然是他的故意。自从跟着老爹逃到了钓鱼岛,他便一心想把自家的渔船抢回来。大明号靠上了钓鱼岛,没想到被倭寇发现了,他忽然觉得大明号既然能把倭寇引走,倭寇也会对自家的鱼船疏于防范了。

    “这是把船抢回来的唯一机会。”

    三旺想虎口拔牙,要夺回渔船,便假称自己腿抽筋,脚崴了,故意留在了山上,没想到几个倭寇注意到了山上,发现了他。三旺横下一条心,他故意吸引倭寇,也正好掩护老督军和大明号后撤。

    三旺在山上与倭寇周旋,坡前沟后地跑,倭寇在后面追。几番周旋,三旺避实击虚,居高掷石,打倒了三个倭寇,自己毫发未伤。三旺几番周旋,勇气犹在,却也累了。正被飘来山上的太小儿看见了,他不能帮上忙,只能在心里给三旺加油。

    大明号靠岸了。铁拳头已经看见了倭寇正在追三旺,喊了一声“上”,几个船工各拿棍棒,冲向了山上的倭寇。

    山上的三个倭寇,对赤手空拳的三旺越逼越紧,三旺退无可退,想到了坠崖,跳海,也在寻找和倭寇同归于尽的可能。他人在周旋,心里也急,忽听岸边传来了喊杀声,见是铁拳头和李默带人来了,三旺心里也明白了八九,冲着“哇哇”嚎叫的倭寇喊道:“哈哈!你们的船都没啦,你们还凶什么,来吧,爷爷陪你们大战三百合。”

    倭寇见三旺来了援军,也知道了不好,不敢再恋战,撒腿就跑。三旺后面追,铁拳头和李默在前面截。三个倭寇无路可逃,束手就擒。

    “你真是我儿子。”刘有鱼见了三旺就喊,三旺急忙上前扶住气喘吁吁的老爹坐在了地上,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老爹身旁,气喘吁吁地说:“爹,你们还真回来了。我前面已经杀了三个倭寇,你们不来,这三个恶徒就真难对付了,我现在真是一点儿劲儿了都没有了,你们就是晚一会儿,我也够呛了。”

    刘有鱼说:“倭寇的船,船体不宽,不经风浪,被风横向一吹,就栽歪了。他们一船的人,都葬身海底了。咱们船上的人,都说你是英雄,所以调转船来救你。”

    “何来英雄,我就是想把咱的船弄回来。”

    李默来到三旺面前,劈头就问:“山上应该还有一个,你解决了么?”

    “咱们就是吃了哨兵的亏,他也下山来了,我第一个就把他干掉了。”

    宏正和老督军也来到了他们身边。牛有鱼指着三旺说:“我这老儿子,就是虎了吧唧的。”

    老督军说:“这不叫虎,我要是带他的兵,这小子就是个好苗子。”

    李默走到老督军面前说:“他们的渔船,也能修好,我派了船工,即刻给他们修上。”

    牛有鱼听了,一骨碌爬起来,问道:“你们还能修船么?”

    宏正说:“你看我们的船了么?原来也是条沉船,也是在他们的手里修好的。”

    铁拳头说:“就是,海盗船都不如我们的船,倭寇葬身海底了,咱们的船如何,你们也看见了。”

    老督军也说:“是呀,妈祖不是也说了么,海盗船也不如咱大明号,咱这船,就是慢点儿,但是能抗风浪,这样的天气,咱们能走,他们就不行。”

    牛有鱼说:“我看你们就不像普通的百姓,果然有妈祖保佑你们。”

    老督军说:“这回不用着急了,你们的船也要修,咱们的船民也要休息,就等风缓和了,船也修好了,正好咱们回大明同行。”

    三旺问道:“这倭寇怎么办?”

    大家看着老督军,老督军把目光转向了宏正,宏正笑道:“倭寇邪恶,但也放下了屠刀,咱们不能不善良,他们没有去处,咱们只能把他们带上了。”

    “不行。”牛有鱼说,“带他们回大明,那和杀了他们一样。江浙一带,谁不痛恨倭寇?把他们带到那里,就等于是押赴刑场,那还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们,也省了麻烦。”

    铁拳头说:“我看行,留着他们干什么?咱们要是落在他们手里,谁也活不了。”

    李默说:“要我说,就此放了他们,也算给了他们一个流放孤岛的刑罚。两全其美。谁也不为难。”

    方老汉说:“这岛屿船只常过,他们遇上了船在这里停泊,也可以生还,不算我们对他们不留后路。

    众人听了,都表示赞同。

    三旺说:“其实他们也不是生来就是海盗,我知道他们原本多数都是商人,只因利欲,便铤而走险,把自己武装了起来。所以官军对私商稽查最严。”

    方先生说:“其实也不能责怪商人。郑和通西洋之商,一路上留下多少华人经商,他们只争不夺,自食其力,而且能诚待天下,仁义当头。因为接触到了外界的东西,随波逐流,便学会了既争又夺。可气的是朝廷把中国的商人也等同于海盗看待。沿海商船被查的销声匿迹了。可是反抗越来越甚,就变成了海盗和倭寇横行的天下了。”

    老督军说:“这才说到根本上了,不过咱们说了没用,那都是皇上的事,离咱们远着呢。咱们还是来点儿实际的吧,眼下咱们有了生杀大权,也不能滥用,这几个倭寇,就放了他们吧,有本事他们就活着回去,别的咱们也不能管了。等到风浪缓和了,咱们稳稳当当地走,这钓鱼岛也是咱大明的地界了,就是在这住下,也是在家的感觉。”老督军一声令下,船民们岸边取火,就地扎营。船民们聚在一起,又热闹了起来。

    “这才叫因祸得福呢。”李默也笑着说,“咱们偏离了航向,反倒救了四条人命。还灭了一船来犯的倭寇。”三旺说:“老哥,你们是海外归来的,一进家门就为咱大明人出了一口气。对我们一家人的救命之恩,我们也是没齿难忘。”

    铁拳头说:“这回咱们还多了一条船,到了大陆,遇上情况,还有个备用,也好随机应变。”

    李默笑道:“你拿人家的船随机应变,这可就不地道了。”

    铁拳头被李默说的脸色一沉,三旺急忙揽过话茬说:“别说不地道。你们救了我们人,我们的一条船给你们用用又何妨。救命之恩,我们还不知如何报答呢。这里不行,到了大陆,我们就能帮上忙了。就是碰上官军也不怕,只是别遇上倭寇。”

    铁拳头说:“遇上他们怕什么?这不是交手了么。我都没想到,这倭寇也是太水乎,当年郑和能够率领十万大军,远渡东海,震慑倭国,今天,我们一船对一船,也能把他们给耗没了。”

    三旺也说:“我也觉得奇怪,倭寇的船,最善航海,和咱大明号一比,怎么会这么不经折腾?”

    “是呀,肯定是妈祖又来了吧?”

    铁拳头说到了妈祖,李默忽然想起了太小儿,看太小儿在宏正身边看大家的热闹,脸上还带着笑,便走到太小儿面前说:“太小儿,你这开心果,别光听了,你有故事也说说吧。”铁拳头也看太小儿的半醒眼里有笑意,说道:“我也看明白了,太小儿这等笑,便是心里有事了。”

    宏正道:“太小儿,刚才大家都下船了,你才醒来,你的经历给大家说说吧。”

    太小儿小手一扬,喊道:“你们把倭寇的船惹来了,妈祖就来了。我躺在船舱里,她不让我说话,只让我看,船开到了海里,风浪也大了,妈祖她就做法。她把大袖子一甩,胳膊一抡,手一翻,咱们的船就一起一落。过了一会儿,你们就喊倭寇的船被大浪给打栽歪了。我看妈祖收了大袖子,放下了手,才和我说话,她说,她本来想把倭寇船的桅杆弄断,他们的船就不能追咱们的船了。她说没弄好,桅杆没弄断,整个船给弄断了。”

    李默道:“这比弄断了桅杆强。几个恶人死了,就会让更多的人免遭杀戮。”

    方老汉道:“这些倭寇着实可恨,该杀。但是把他们放回去,通过他们,让更多的倭寇知道,咱大明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这就传播了咱大明的仁德,也是更有意义。”

    “那是我犯错误,”三旺插言道,“我还杀了他们三个人呢。”

    铁拳头道:“你那也算仁至义尽了。你那是自保,也是天性。莫说人,就是动物,也要反抗。”

    宏正说:“妈祖心善,本不想伤这一船倭寇的性命,这是菩萨心肠。只是倭寇没有造化,他们罪有应得,这结果就是天意。”

    “我信妈祖,也信天意。”三旺说,“他们活着,再来杀老百姓,人就会死的更多。”

    牛有鱼说:“我这三旺最敬重妈祖,所以我每次出海,没有谁也不能没有他。这次海神显灵,还真碰上了。”

    铁拳头说:“爹,你总是说海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回还没看见倭寇的影儿就吓的只知道跑,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如了。”

    牛有鱼说:“老将军老了,气力弱了。”

    老督军道:“这会儿我也奇怪了,今天怎么对海盗如此地怕,这果然不是我的性格。”

    太小儿喊道:“爷爷,你是着魔了。”

    “我着魔,怎么回事?你和爷爷说说。”

    方老汉道:“我明白了,妈祖当年幻觉引意念,也是这效果。”

    老督军打断他的话,说道:“我从来不信这些,所谓信则灵,不信就不灵,妈祖能让我这个不信的人着魔吗?”

    铁拳头道:“爹,你说的不信,那是你的口头禅。你不信也是真,那是以前。但有了太小儿以后,你比谁都信了,这更是真的。”

    宏正看大家说的热闹,却解不出其中的奥秘,说道:“你们说老督军不可能着魔,却不知他发现倭寇之前,追李默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往回跑,到上了船,已经是体力不济,气血两虚了。魂灵的施展,实而虚之,虚便入之。莫说妈祖,就是一般的魂灵,此时也能入了来。如此这般,你说话便是魂灵说话,行为也反映了魂灵的意识。你们说老督军忽然变了个人似的,你怕倭寇,应该是妈祖的附意,仅仅是让你躲避倭寇,到了海上,妈祖便可以施展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大家有劲都没用上,事情就解决了。”

    三旺道:“师父一说,我明白了,我能留在山上与倭寇周旋,想必也是妈祖的意思。”

    太小儿又把小手一扬,“你那是你自己厉害,妈祖没来的时候,你就想把你家的船弄回来,你是不听话。”

    牛有鱼笑道:“是了,这小童子说到根源处了。”

    三旺道:“这小师傅,果然厉害,比我知道的都多,我得叫你小师傅呢。”

    太小儿把小手一摆,“我不是小师傅,我可不管你。”

    “好,那我就拜你师傅,你不就是我师兄了吗,如何?”

    “我师傅才不能要你呢,再说你比我大,你怎么怎么,你怎么管我叫师兄啊?师兄比师弟大,你怎么不知道啊。”

    李默笑道:“你们如此说,能论到明天早上。”

    众人说话,气氛和谐。三个倭寇无处安身,也在不远处升起了篝火。

    李默发牢骚道:“咱们慈悲,让倭寇同在,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歹意,你们都享受钓鱼岛,我还要防着他们。”

    方老汉说:“这不能怪别人,是你说的不能把他们杀了。”李默道:“此事我也悔不得,咱大明人本就该如此善待天下。”李默说着,又走到太小儿面前说:“太小儿,你困了就睡,等一会儿我困了,咱俩换班看着那三个倭寇。”太小儿“吭”了一声,似乎应了,却没有说话。方老汉在太小儿身边,对李默说:“你别逗他了,他困乏的饭都顾不上吃了,让他先睡一觉吧。”

    李默道:“我看不似你说的,他这是着急如梦,不信你等他醒来问问,肯定又有故事了。咱们就等他的故事吧。”

    太小儿对众人的话毫无反应,他这一梦,果然有了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