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八十回 老住持悲情述迷案 小娃娃擅行探天机
    猴儿山,因猴儿得名。虽然不甚高伟峻峭,但大大小小的山头,跌宕起伏,近看山中,草丰林茂,随时值冷季,仍满山的五颜六色。

    马车走进猴儿山的时候,已近黄昏。上山的小路上,点点续续的铺垫着几块石头,路口的草坡上,有一块**的大石头,上面写着“猴山寺”三个大字。与上山的路相对,山路向下延伸的方向,远处有一个村庄。宏正让快腿儿赶车下山,投村打前站休息,自己带着太小儿上了去猴山寺的路。

    茂密的树林,让人身感凉爽,神感阴森。太小儿仍蹦蹦跳跳,寻景折花,攀树追鸟,一路欢声在山林里回声荡荡。宏正无心看风景,只顾前行,不觉穿过了树林,视野略觉得开阔了。

    “我怎么没看见猴子呀?”太小儿突然问。

    宏正满脑子装的都是猴儿山灾难,太小儿没头没脑地问来,便说道:“虽然这是猴山,可是你昨天没听那个大头领黑佛头说么,这一山的猴子,能遭到灭顶之灾,绝非平常。”

    “那是哪儿?”太小儿忽然往山路的尽头一指。

    宏正一看,树间隐约现出一座院落,大门处有两个和尚正向这边张望。

    猴山寺地处偏僻,寺院不大,老住持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僧,法号有根。猴山上出的怪事,成了老住持的一块心病。两个月前,寺里一个采药的和尚发现了十几只猴儿的干尸,这些猴儿,都死在了一棵大树上。它们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树上树下也没有打斗的痕迹。老方丈虽然熟悉猴山,还现场看过,也没能弄明白这场猴儿灾发生的由来。他心神不定,整日里愁眉不展。这天早晨起来,忽然想起了夜里的梦。将梦解来,知道要有贵客临门。他想到了是当地的高官显贵来访猴儿山,便招呼全体和尚打扫寺院,随时迎接来客。可是时近黄昏,仍没有来人。寺门外,有根派出瞭望的两个和尚,等的没了耐心,只在大门口坐的乏累了,便打起了盹儿。

    林荫幽径,忽然来了一个人,快到了近前,两个和尚才发现,急忙入寺通报。

    “来人是一位带小孩儿的出家人,神似游玩,步履轻漫。如闲心踱步,马上就到了。”

    有根老住持犹豫起来,心想:出家人,闲心踱步,这不像是梦中的高人。

    “且去看来。”有根一声吩咐,几个和尚便急急忙忙迎出了大门。

    大门两边的和尚直恭恭地站立,一个白须老僧,铁色的脸,一只眼压低了眉毛,带着微笑,快步迎出门来,宏正一看,知道这就是猴山寺的住持了,便走上前去,抖手合掌,恭施一礼。

    老住持也客气道:“老衲有根,有失远迎,怠慢贵客,还请多多包涵。”

    宏正也通报了来历,说明了来意,有根高兴地说:“道师此来,欲探猴灾,正应我梦。老衲昨夜梦中,来一明星,从天而降,划向猴儿山主峰,今天便迎来了道师。道师要去看猴灾现场,也不用急,请先到客堂歇息了说话。”宏正一听,这才明白有根昨夜有了先梦,已经知道了自己会来。宏正跟着老住持,拜过了大殿,来到了客堂。宾主落座,宏正询问猴儿山的情况。

    有根说:“不急不急,道长先休息了,喝过茶再说。”有根扭头对正忙着沏茶的和尚喊道:“无本,早就让你准备,你就是磨蹭,快点快点。”

    无本是寺里的知客,听老住持一说,急忙应承,“早晨就备好了,谁知道贵客此时才到。”他又对宏正说:“道长,我师傅心急,已经安排了道师的住处,你们先歇息一会儿。猴儿山的事不急。”

    “什么话,知我心急,还什么歇息一会儿。”有根一脸不满意地说。

    “是是。”无本满脸堆着笑,不再言语了。

    宏正看了一眼有根,微微一笑,说道:“老住持心急,正合我意,贫道山下还有同行的人,还要赶路。我想马上就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如果没有必要逗留,我们马上就走,明天早晨还要赶路。”

    “道师既然来了,就别急啦,我这都准备好了,就多住几天。别怪老衲心急,我出家前,是在衙门里当差,习惯了,说话口无遮拦,修行还差了许多,道师别见怪。”

    “老住持天性不移,心在佛天。贫道匆匆而来,也是急了些,正和老住持之急,不过我是急于赶路,半途听说此事,心里纠结,不能释怀,故此前来。当然,今日看明白了最好,也免得我们耽误了赶路。”

    “人到案破,手到病除。这可没有那么简单,此事急不得。”有根住持说,“我们上山几次了,也没查出原因来。我看你们要想弄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还是住两日才好。明日老衲陪同,咱们一起上山。”

    “贫道要先到现场看看,也是为了这一夜也别闲了思考。”

    “这话对。”有根看看天色,接着说,“去了就回,还来得及。看完了场景,天也黑了,我着人下山,让你们的人别等了,今晚道师就在寺里过夜。明天我们也好说话。”

    宏正看老住持表情顺肯地答应了,便起身要上山。

    无本沏了茶,正要往上端,有根吩咐道:“道师执意要上山,茶就不喝了,回来弄些吃的就行了。上山你前面引路,我和道师随后。”

    宏正道:“老住持就不必亲往了,着一小僧引路,我和徒儿去就行了。”

    “这是老衲最大的心事,岂有不往之理,道师请吧。”

    无本先一步,前面引路,出了寺院。

    过了一道山梁,无本在前面走,忽然回头指着一棵树喊道:“你们看见了吗,那就是一个落单了的小猴儿。”宏正扭头一看,不远处的一棵树上,果然有一个孤独的小猴子,叹道:“这一定是那猴儿群里的小猴儿,可怜也没有办法。”

    有根说:“这山野深处,虎豹鹰蟒,到处都是猴子的天敌。可是山上的猴灾,没有这些迹象,有人还戏说,这是老天爷发怒了。”

    宏正道“就是天命所致,也要符合天道,老天爷不会如此。如果老太爷知道这般悲惨,也会调查此难追找根源。”

    “也不尽然。听说猴子多的地方,寺院里闹猴是常事,大闹神殿,跑到神像头上蹬鼻子上脸的事也不少。可是这山野之处的猴,招惹谁了。”有根抬手一指,不远处的山坳凸起,正是一颗大树。

    “看看,就是那棵大树。”

    一道山脊略凹处,挺立着一棵老树,树高有十丈,干粗枝壮。高端枝头,透过稀疏的树叶看去,高高的枝杈上,横七竖八地挂着干枯了的猴尸。

    有根双手合十,自言自语地说:“能让群猴儿暴尸于树上,且尸体毫无损伤。就是魔鬼也不会有这等的魔力呀。老衲不能解释,怎对这满山的万千生灵。”

    宏正说:“老住持慈悲,此时不能急。有终果必有原因,要知道详情,待我上树仔细查来。”

    “老衲也想上去细细地察看,怎奈人老体衰,只能在树下寻些线索,我有徒弟上去看了,也毫无结果。道师是高人,能解天机,亲自看看最好。”

    宏正放下了背囊,便缓缓地走到了树下。他闭上眼睛,静心安神,稳定了情绪,攀上了大树。树冠下,枝干上,丫杈处,也有十几具猴尸,果然和老住持说的一样。横七竖八的猴尸,都是一副皮毛包裹着凸显的骨架。身上看不出任何伤痕。

    宏正缓缓下了大树。他见了有根,只是摇头,心情沉重地说:“太悲残了,只是时间太久了,正如老住持说的,没有任何线索,此案就是老天爷来,也是无能为力。可怜这些生灵,魂儿也不知都散到哪里去了。”宏正说到猴儿的魂儿,忽然想起了太小儿,太小儿应该伴在身边,可是上树前后,好像没有看见太小儿,天色又暗了下来,宏正喊了起来,可是山上只有荡荡的回声。有根也喊道:“快找找,这个时候,山中鬼魅该出山了,猛兽也快有了。”无本和尚也紧跑几步,站在高处,往上山的路上看去。

    老住持说到了山中鬼魅,宏正也心里一惊。他睁开了道眼,要看看山上到底有没有鬼魅,看了一回,却见上树前放下的背囊处泛着淡淡的虚光。

    “原来如此,近在眼前,他在背囊里。”

    宏正喊了一声,向背囊走去。看太小儿依托背囊盘坐着,状如盹睡,魂灵却不在了。宏正看太小儿的天灵盖敞开着,又是一惊。他双手合十,看太小儿的灵迹伸向了山坡那边。宏正灵音出口,向太小儿的灵迹寻去。

    太小儿一路上山,玩儿的尽兴,乐的爽神。到了那棵大树下,他从来还没见过这般高大的大树,心中惊叹。他见师傅放下了背囊,要亲自上树,心想:师傅上树不如我,却不让我上。太小儿兴致不减,不看面前高高的大树,却想刚刚见过的小猴。他有了主意,守住背囊,把灵窍打开,有了意念,身形已经飘起。他要去看看那小猴,刚要动身,忽然眼前有一个树影晃动。他急睁眼看,一棵绞杀树,密密麻麻的绞杀藤中,缠着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飘飘而行,向山坡那边落去。

    山上的树神,太小儿听说过,却没见过。现在看见了老树的灵神,更来了兴趣儿。他把眼皮挑了一挑,冲着树神的背影处喊了一声,“大树神,我能看见你。”太小儿刚要举步追去,树影有了回应,它展开了树形,旋转着树冠,盘动着根须,来到了太小儿面前。太小儿看这大树,枝发叶茂,觉得新奇,刚要问候,忽然,树冠处,垂下了青藤,越来越多,将老树缠绕了。转眼间,刚才还是一个丰姿茂盛,又虚幻婆娑的大树,忽然变成了枯枝老树,只有老树的根须扎在地上。

    老树不倒,立在了太小儿面前,稳了稳树形,枯枝略一沉,枝头微微地摇晃着,带着风过时才有的尖啸声。声音渐渐地变得粗憨了,断断续续地,有了顿挫,间隔。几道皱褶掬起了不成形的五官,随着声音蠕动着。

    “小人哦,喊,喊我作甚?”老树神朦胧的声音,沉闷,粗憨,结巴巴、慢悠悠,让太小儿向后退缩了两步。

    “别怕。”老树神说,“你真是太,太小哦,也怪老朽修行不够,学话不是好声音,吓着你哦。”

    太小儿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叫太小儿?”

    “老朽见过上山的人,也有跟着大人上山的孩子,与他们一比,你真是太小哦,怎么哦,老朽还把你的名字说对了么?”

    太小儿一听老树神言不顺语的话,也明白了,一拱手,问候道:“太小儿见过树神老爷爷,我们是来看猴灾的,到了猴灾的大树下,我看见你了,你是怎么回事啊,也和我说说呗?”

    老树五官微微地动,枝杈也微微地抬了起来,声音也比刚才柔和了许多。

    原来,这老树神的原树本体,是猴灾大树的树友近邻,它们共同面对着山上到处都是的绞杀树,终于,它被绞杀树找上了,几年过去了,它最终被绞杀藤缠绕致死,成了脱离真树本体的老树魂灵。

    老树神说完了,又问太小儿:“你这么小,老朽还是头一回见。你怎么能看见老朽的影形哦?”。

    “我是小孩子,本来就能看见的。我刚才还问你猴灾了,你也回答我啊。”

    老树神听了太小儿的问,翻了翻老树皮半遮半挡的老眼,露出已经干枯了的泪痕,笑道:“你这神眼小儿,有股问劲儿。你遇上我,就问对了。可是你说你们来看猴灾,一样没用。那一群猴儿和我一样,灾难落下,躲也不能躲开。我是被可恶的绞杀树缠勒慢慢而死的。我邻家这棵老树,真是树大招风,冠高纳雷。夏天的时候,有一天下雨,一个雷电下来,落在它身上,那雷电轻了些,它没事,可是它茂冠里的猴儿,就惨了。”

    “是雷电么,雷电怎么能让猴儿都死了的?”

    老树说:“怎么回事,我也说不好,但这猴群的首领,它死后的魂灵依然不舍离去,你有兴趣,老朽可以带你去见它问问。”

    太小儿一听,心也加快地跳了起来。能见到猴王,就能弄个水落石出了。他高兴地说:“行。有劳树仙爷爷。”

    老树神将一枝干落下,伸到了太小儿面前。说道:“上来吧。”

    太小儿没有上去,只是伸手抓住了一粗枝末端的丫杈,说道:“走吧。”太小儿话音未落,便觉得手中吃力,两耳生风,身子随着老树,摇摇摆摆,像是飘在了空中,转眼间转到了山后。在一块大石头下停住了。迎面正看到一只胡须满腮的老猴坐在大石头上。

    太小儿站稳了,老树神不见了。太小儿的到来,老猴王看见了,呵斥道:“你这小儿,没有头人,怎敢独自来闯山,还来骚扰我的领地哦。”

    太小儿一听这话,急忙拱手道:“拜见老猴儿爷爷首领大王。猴儿爷爷好。我想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就来找你。你怎么皱鼻子皱眼儿的,为什么不高兴?我能帮你做什么?”

    老猴虽然心戒异类,可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小娃娃来到了山上,还与自己说话,这比猴群里有了新生猴儿更有吸引力。猴王懵懂的眼神把脸上的怒气撑到了腮后,用不很流利的话说道:“为什么高兴?你这娃娃,真是太小哦,这里遭的灾难,你没听大人说过么?”

    “我不是这儿的人,今天就是来看看你们的。你怎么也知道我叫太小儿?”

    老猴儿一听太小儿这么说,知道了太小儿的名字,心里一笑,脸上也好看了些,问道:“我知道你叫太小儿。可是你不说这儿的人儿,你来这山上看我们什么?你是老天爷派来的吗?”

    太小儿急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是一个贫道童,跟我师傅来到山上,是听说这里发生了一件奇怪怪的灾难,所以来看看,想知道你们怎么了。”

    “你知道也没有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这一群落全完了,都散了,谁来也没用,你一个小人儿,还能怎样,就别来烦我啦。”

    太小儿一听,老猴儿没有心情,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便不问了。他想起刚才看见的小猴儿,说道:“你说完了完了的,那还有别的猴儿活着呢,他们没有完,我也该来问问啊。”

    老猴儿一听摇头道:“它们也会是一样的命运,老天爷都管不了,你就别操这个心啦。”

    “也许我能让它们好,你什么也没有和我说,怎么就这么肯定啊?也许大人不能办的事,我们小孩儿就能办。你没听说过吗,树倒猢狲散,山上的树还有,小猴儿还在,你怎么自己就这样了?”

    老猴儿一听,禁不住露出了笑。它勉强抖起了精神,说道:“想不到,你一个小小儿,人儿小心不小,还非要管点儿事不可。”

    “那你就告诉我呗。”

    “这比树倒还厉害。”老猴儿欠身而起,仰头看着天,说出来一个字:“雷。”

    “雷?”

    “对。是天上的雷,你知道了,就回去吧。”

    太小儿听了这话,再看大石头上的猴王,转过身去,形影虚晃,眨眼间便不知隐到何处去了。

    太小儿刚才听老树神说到了雷电,本想找到猴王问个明白,现在猴王也去了,他直愣愣地站着,还在琢磨老树神和猴王的话,忽然耳中又有了猴王的声音。

    “我们猿猴类,在树上生存,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天敌。但是,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成了我们灭绝的地方。天上的雷电,我们不懂,只要下雨时,我们会集在最大、枝叶最茂密的树上,天上电闪雷鸣,我感觉眼前一亮,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现在我们明白了,那是雷击,就这么厉害,可怜我的族群灭绝了。你们人类明白防雷,知道避险,我们却不明白。可是谁明白都没有用。猴类不会想到这些,本性让我们有了情况还是要上树。”

    猴王的声音刚刚落下,忽听一声“太小儿”喊来。太小儿抬起了沉重的眼皮,见师父站在了面前,铁青的脸色,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太小儿没见过师父这样严肃,心里也怕了起来。

    太小儿跟师父回到了背囊处,有根老住持见了喊道:“这娃娃在就好,没事了,没事了。”

    无本嗔道:“你这孩子,真把我吓一跳。这山上,就是野兔,山鼠也能把你吃了,你没见过吧。”

    太小儿低声道:“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没追你吗?”无本问。

    “不是,不是。”太小儿把脖子高高地挺直了,两只眼睛一下睁得圆圆的,两个嘴角向下一压,小嘴儿变成了个半圆形,用十分认真的表情,看着宏正,一字一顿地说:“师父,我看见猴王了。”

    宏正一肚子的急火儿憋住了升腾,没想到太小儿弄出一句“猴儿王”的话来,问道:“你说什么?”

    “我看见猴的魂灵了,他是大王,还和我说话了呢,说的就是这个树上的事儿。”

    宏正一听,顿时脸上有了光泽,问道:“你怎么能找到它的?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太小儿看师父急,自己更急,便把刚才的经过讲了一遍,宏正一把抱起了太小儿,“你说的没有错吧?都是原话吗?”

    “没错儿,都是原话儿。我也不会编,你怎么不知道了。”

    有根也一下高兴起来,“哎呀,这可是天机啊。没想到,小娃娃破解了天大的难题,把我的怀疑给落实了。此后我再出山,也能把头抬一抬了。既然如此,天也黑了,咱们赶紧往回走吧,边走边说。”

    宏正背起了背囊,抱起了太小儿,又问有根道:“老住持,你说你的怀疑落实了,你们早就知道是雷电所为吗?”

    “也猜测过,可是就是没有证据,谁敢轻下断言,把老天爷说进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道师的小童子能把此事说清楚,实在难得。若非如此,我有根一世的英名也不知后人如何评说了。”

    无本道:“我们住持当过差官,破案没有证据,他可不乱说。打雷我们也想到了,可是就是没有证据,这回好了,可以下结论了。”

    “但是,但是。”太小儿又说,“但是老猴王说,我们来了也没有用,他的子孙还要面临灭顶之灾。”

    “这倒是个问题。”宏正对有根说,“老住持是坐过衙门的人,此事该当如何,别人帮不上忙,只能你就多费心了。”

    有根道:“老衲也想过这个问题,风雨雷电应该是自然界所生,皆为天象,也是各行其道。人不能强行为之。”

    宏正道:“人们都把这些归结为上天的行为。说上天也对,但那不是老天爷发威,那是自然界的风云雨电,就是天神在,也要听之任之。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把天道悟彻了,就像下雨打伞一样也能防雷电,那就能避免这些灾难了。”

    “真是哲辩之理,看来道师的修行,果然高深,老衲佩服。”

    宏正道:“面对猴灾,我们彼此彼此,都还没有入道啊。”

    山道上的说笑声在刚刚降临的夜幕里一直延续到了猴山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