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公主不简单之历劫 > 第453章 记忆往事
    妹妹已经是第四次买隐形眼镜了,但是一次也没有戴成功过,她非常懊恼地问我,为什么我那么笨,就是戴不上去?不管戴多久,感觉根本放不到瞳孔上,我注定就要丑下去了么?为了让自己好看一点,她真的不想再戴眼镜了,可是她有预感,这次隐形眼镜最终还是会以过期告终。

    我说,你戴眼镜也没有不好看啊。

    她说,不行,眼镜戴久了眼睛会变形,太丑了,我无论如何要把隐形戴上。

    我说,其实,不必勉强啊,变美的方式很多种,不是只有戴隐形这一种啊。

    妹妹的事情突然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些朋友。

    先是一个男生朋友,在上海的这几年,从一个不会穿衣服的直男癌进化成了一个穿衣品味特别高的白领型男,但最致命的一点确是——他太矮了!

    为了能够吸引女生的注意,所以每次穿鞋都要加增高垫,可是日子久了,就有个问题,他的脚后跟特别痛,他到处打听有没有穿起来舒服一点的增高垫,可是不管买多贵的增高鞋垫,时间一久,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而且因为他垫高的高度越高,脚越容易酸痛不已。可是他依旧锲而不舍,从来不肯将增高鞋垫脱掉,导致一次体检的时候,医生告诉他长期穿戴增高鞋垫膝盖可能会出现问题。

    然后是一个女生朋友,为了多赚点钱,总是争取加班的机会,每天凌晨三点还在处理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六点起床去挤地铁上班,每天睡眠时间连四个小时都没有,结果最后导致的是她满脸痘痘,精神萎靡,一开始她用粉底和bb霜来遮瑕,可是久了,痘痘越来越多,黑眼圈越来越重,遮瑕也根本没用了。她说她一定要在30岁前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一套房,所以烂脸就烂脸吧,赚了钱,还可以通过激光或者别的方式把脸找回来。

    还有一个朋友,她根本不能喝酒,可是她领导却总喜欢带着她喝酒,一开始我让她拒绝,她说完全没办法,如果不跟着领导去混那些酒局,就根本不可能认识更多的人,也无法扩展自己的人脉。结果她就一杯一杯地喝,人脉一点一点地扩,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她隔三差五就要下班去医院拿药,她还说,没关系,只要机会够了,随时都可以跳槽,到时候就不用喝那么多酒了。

    这几个朋友的生活都可以用两个概括——硬撑!

    虽然很多人说我是拼命三郎,但是我知道,我身边的拼命三郎并不止我一个,在我看来,我最多算是”拼“,而他们是真正地在”拼命“!

    我相信,每一个离开家乡,到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是打拼不代表拼命。

    每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都特别迷茫,害怕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又害怕时间太快自己赶不上,总担心自己在浪费时间,所以总要把”做最好的自己“当作是座右铭。可是,努力需要讲究方法,打拼需要讲究技巧,不是一味地付出和透支,就能换来最好的自己。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非常努力的女生,每天下课第一时间冲到老师的讲台上去问题目,每天做题做到食堂的菜都冷了才下去吃,每天都想着自己要进步要努力要成为班上的佼佼者,可是最后,她依旧没有考过那些看起来不怎么努力,随随便便就拿下年级第一的人。

    当时,我同桌觉得她太累了,就去开导她,要注意身体,题是做不完的。

    结果那个女生反而把我同桌骂了一顿,说,你们这些不努力的人,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结果我同桌特别委屈,也怪她多管闲事,她只是不想看着那个女生每天都吃冷饭冷菜,因为她妈妈是医生,所以她特别知道那样伤胃,特别容易得胃病。

    而这些永远在额头上贴着”拼命三郎“几个字的年轻人,很多时候自己也觉得累,可是心中不服,有念想,就觉得自己再撑撑就好了,天道酬勤,老天一定会开眼的。

    可是他们始终没意识到,很多问题,不是出在他们不努力上,而是出在他们用力的方式上。

    那个总是穿增高垫的男生,有一次遇到了一个女生,他很喜欢,女生也看上了他,可是两人一回家,女生就发现了他增高垫的秘密,第二天就没有再和他联系。女生觉得男生欺骗了她。

    那个满脸痘痘的女生,终于拿到了她的加班工资,可是在公司有重要项目的时候却一病不起,反而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而那个每天酗酒的女生,终于找到了机会跳槽,以她手上的人脉资源为筹码,工资翻了三倍,可是体检报告却告诉她,她的肝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和她喝酒有关,另一方面和她长期服药有关。

    就像那些大脚的女生,想方设法要穿小半码的鞋显得自己脚小一样,最终磨得皮开肉绽,依旧笑着行走。而这一切到头来,都得不偿失。

    他们三个都曾不约而同地给我打过电话倾诉,想让我好好地告诉他们到底错在哪里。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失望透顶。

    我们总是要经过一些修正,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勉强自己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死循环,明知有问题,却还不肯让步改道,那就是执迷不悟。

    去年冬天的时候,男生经过朋友介绍,去了一家健身房,每天练腿和拉伸,半年过去了,他的体型更好了,面容也更有型了,不知不觉,他竟还长高了一点点,可是女生似乎被他那一身肌肉迷住,就没有再去计较他的身高了。

    长痘的女生终于用加班赚的一部分钱治好了病和自己的痘,剩下的钱也没多少了,就干脆给自己买了两套好看的衣服,重新回到办公室。然而,她很快就三十岁了,依旧没有在大城市买下一套房,可是她却因为之前努力,被公司派去了海外常驻。

    肝出现问题的女生最后还是跳槽去了新的公司,工资上涨了两倍,她依旧那么拼命,但是她再也不喝酒了,每次看到那些端着酒杯拼命讨好别人的新人,她都觉得心痛。

    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是用自己的青春去赌一个灿烂的明天,但怕的就是不放过自己,到最后什么都失去的时候,又破罐破摔,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自己就是最差劲的那一个。

    其实物极必反,努力是好事,但逞能却是对自己的一种刻薄,当我们过度透支自己的时候,请对自己好一点,但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也请千万别破罐破摔。

    回头去想,或许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不对,或许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找到正确前进的方式,不是每一次出发,都能成功的到达,但是,只要终点不变,保持行走,你一样可以用别的方式抵达。

    在大城市漂泊很勇猛也很疲惫,我总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一句,累了,请放过自己,但随时保持热情,也别轻易放弃自己。

    我们都还很年轻不是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这样的时刻感慨起青春时光来。这时朋友说,因为你曾经的生龙活虎都败给了现在的宅。

    朋友一句话,戳中了每个人的内心。

    两年前,我去杭州看望老朋友,记忆中他还是青春年少的美少年,再见却已经有了中年发福的迹象。曾经可是校级篮球队的主力,可是现在却几乎没有怎么碰过篮球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宅了。”他说,“一方面不像学生时期,随随便便就可以拖着寝室兄弟出去玩玩,另一方面,工作太累,一休息就想宅在家里。”

    朋友说,要是不这么宅,我可能也不会觉得自己老了,房间里的篮球早就没气了,一直说拿出去找个气枪打打气,说着说着就忘了。现在站在阳台,看着楼下一两个跑步的男孩,都觉得他们真是太年轻了。

    记得之前网上有一个调查,关于你周末踏出家门的次数,调查结果中现实,普遍的年轻人选择周末睡在家中,错过各种聚会、展览、演出、运动,出一次家门感觉比上班还难,饿了就叫外卖,app一点比什么都容易,体重不断增加,与年龄的增速成正比。

    还有朋友说,真羡慕那些满了六十岁还可以去冬泳的老年人,感觉他们比自己活得还年轻。

    十七岁的时候读过七堇年的一篇文章,内容大致已经忘记了,但标题依旧记得很清楚,《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有理,宅的终极目标,就是如此。现在想想,有时候不是我们真的老了,而是我们自动放弃了年轻,不愿意让自己年轻。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从ktv唱歌出来,觉得回家尚早,可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其中一个朋友提议说,可以跑跑步,比赛一下,顺便暖下身,不是那种正规的比赛,但就像小时候那样没有时间限制地往前冲,后来我们就真的跑起来了,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每个人都非常用力,从三里屯跑到金台夕照,精疲力尽,可是每个人都觉得特别放松。

    在北京住久了,因为雾霾,出门也少,加上开始全职写作之后,每天基本上只在小区周围转悠,最多去一次大望路,已经算比较远的地方了。春天来了之后,朋友发信息问我,你会打羽毛球吗?我说,当然会!于是邀约一定要比赛一次,结果过去了一个月,朋友都选择了宅而放弃了运动。

    还有朋友一直说想自己做一顿饭吃,上大学那会儿,隔三差五的周末,他们就会背着锅碗瓢盆去附近的公园野炊,可是冬天过去了,春天也近半了,朋友还吃着她已经厌恶的外卖,没有去过一次菜市场。

    在办公桌前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习惯着北京瘫,时间久了,脊椎弯曲,腰肌劳损,站在水池边上洗个水果都会觉得腰酸背痛,好像真的是老了。

    宅在家里,当然是放松自我最好的方式,可是宅在家里久了,就像是久未曝晒过的棉被,透着一丝丝霉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越来越颓。上学的时候,生物老师说,所有的生物都是要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是植物因为光而产生了氧气,而动物因为光而获得了健康。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老了,和一些年轻人聊天的时候,觉得话题和风向都变了,其实是我们太久没有把自己打开,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了。多少人现在要通过手机才能了解到外界的信息,又有多少人是通过互联网得知了并不真实的言论,我们感慨的、追忆的、羡慕的,其实离我们并没有多远,不过是我们不像学生时代那样爱放飞自己了。

    夜里,骑着单车在大街上狂吼的我们,一个朋友说,真想回到十七岁的时候。另一个朋友说,此刻的你就是十七岁啊。

    我是一个接触新事物特别慢热的人。

    新年结束回来,2月伊始,ofo和摩拜单车就开始在北京盛行起来了,当时我瞧见楼下有许多新的单车,却不知道这是扫码可用的,直到昨天晚上,两三个朋友来我家,气喘吁吁地和我说,他们是骑单车过来的,而不是打车过来的,我便觉得惊奇,他们说两会期间,摩拜扫码免费骑车,正好可以当作健身,我说,那我也挺想试试的。

    晚上十点,我们几个人骑着单车在朝阳路上飞驰,他们骑得很快,我紧跟在后面,北京夜晚的风很大,挺冷的,双手有些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很兴奋,并没有抱怨这鬼天气。后来我们并排骑的时候,顿时让我想起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朋友说,有没有感觉像是下了晚自习要敢去吃路边摊的感觉?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