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庙堂王孙 > 第三十八章 守株待兔
    鸳鸯桥,那是一座年岁非常久远的拱桥,它横跨在盘龙城西门外不远的引凤河上。青石砌成的桥身古韵悠浓,平整光滑的桥面屐履频繁,人来人往的桥头热闹非常,多少年来,不计寒暑,不分昼夜,与桥下的涓涓流水相偎相依,与浩瀚长空的日月形影不离。

    孙书台与冯卓毅以及冷烈他们三个,在未时便已经到了这里,这鸳鸯桥是一座供人们通行的交通工具,更是由西进入盘龙城的必经之处,但是也具备商业特征,由于这座桥又直很宽,所以在桥面的两侧还有不少的商贩,或是摆摊贩卖,或是扎蓬造业,而在引凤河的两岸也是连墙接栋,民宅众多,此处虽无城内的繁华,却也是皇城脚下的一片欣欣向荣之地。

    随着一阵清脆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这便表示申时已经到了。

    孙书台的视线也在此刻转向了桥的那一头,片刻之后,那杨平果真来了,而且还是一个人独自前来,身边并没有带着随从,找了一处茶摊便坐了下来。

    孙书台这便到了杨平的面前,“杨大人,你来了。”

    “孙侍郎?”杨平见到是他,稍微愣了愣,有些吃惊,但很快又回复平静,“还真是巧啊,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你。”

    “嗯,的确是很巧。”只见有一丝浅浅的冷笑,宛如水中突起的涟漪般闪过孙书台的唇角,“杨大人,你来这鸳鸯桥是为了何事啊?”

    “孙侍郎你有所不知啊。”杨平笑着说道:“我年轻之时曾居住于这引凤河边,所以只要天气不差,我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也算是怀念一下当年的日子吧。”

    “原来如此。”孙书台当然不会信他的这番鬼话,知道他这是在故作镇定而已,“难道杨大人不是来这里找人的么?”

    “找人?”杨平皱起了两道长眉,他看上去像是没有听懂孙书台话里的意思,“孙侍郎你为什么这么说,我还能还找什么人?”

    “当然是来找你的心腹了。”孙书台见杨平装的还真像是若无其事的一样,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再与他打哑谜了,“怎么,杨大人你不会不知道我话里的意思吧,你要见的人今天是不会来了。”

    “孙侍郎,你到底在说什么?”杨平还是一脸无辜的样子,“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找人,就是来坐坐而已,这有何不妥啊?”

    “不必了吧,杨大人,难道你真要我将话说明白?”孙书台冲他微微瞪眼,“我敬你是一朝老臣,所以我今日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拘捕你,还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说完,就从身上拿出了两块上等的宝石,一块是代国的翠松石,另一块是许国的暗皂石,这两块宝石都是之前在吴德军的家里面得来的。

    “你可还记得这些东西。”孙书台这便将两块宝石放到他的面前。

    “你要拘捕我?孙侍郎,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杨平尝试着辩解,看了一眼面前的宝石,摇了摇头,说道:“从未见过,不过看这外形工艺,像是某种精贵的玉石才对。”

    “杨平!”孙书台忽然有些恼怒,用力的一拍桌面,“事到如今你就不必在我的面前装模作样了,这两块宝石是从吴德军家中搜到的,你应该记得他吧,你不要以为自己真的可以瞒天过海,实话告诉你,御史大夫冷大人和刑部尚书冯大人都已经知道了商贾一案是你在幕后策划,今日我就是奉命前来捉拿你的。”

    “你说什么!”杨平闻言一怔,叫道:“你简直是莫名其妙,那案子已经结了,凶手也已然伏法,两位大人怎能说是我所为。”

    “如此甚好。”孙书台冷冷笑着,“我早就知道你是不会承认的,不过这并不重要,杨平,今天你只要来了,那便已经足够了,那就请吧,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就去你家中如何?”

    孙书台手臂一挥,刑部的人便迅速的合围,杨平眼见如此,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好站起身来,跟着他们离开了位子,“孙侍郎,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乃京兆尹,你这是在挟持朝廷命官。”

    “你有话等到了地方再说不迟。”孙书台回了一句后就没有再搭理,就与他到了乘坐的马车边上。

    孙书台特意检查了一下杨平来时坐的马车,发现在车厢内有一个小木箱,打开看了看,便是一笑,“杨大人,那个吴德军已经在等着你了,这箱珠宝到时候你再亲自交给他吧。”

    看到眼前一幕,杨平目光惊悚不说,脸色也突然变得煞白,他望了眼替他驾车的车夫,“这是谁放的?我根本就没有带这个来,这不是我的。”

    “行了,你少在我面前惺惺作态了,走吧......杨大人。”孙书台不想再听他的辩解,一把将他推上了马车,随后就往杨府驶去。

    此刻,冷烈与冯卓毅二人早就在杨府等候,弄得杨府上下也是人心惶惶的,杨平的妻子以及儿子儿媳都是又惊又怕,不知该如何是好。

    杨平到了自家那几间废弃房屋的院子里面,见到冷烈与冯卓毅正在等着他,便急忙上前说道:“冯尚书,冷台长,我杨某人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要如此对我?”

    听完,冯卓毅只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唯有冷烈答道:“杨大人,你我同僚多年,应该知道我御史台是什么地方,若无真凭实据,我与冯尚书也不会出此下策,难道房里的一切都是假的不成?”

    “房里?”杨平立刻跑进了屋子里面,看见满屋那堆砌如山的金银财帛也是看得他手足发麻,冷汗涔涔,猛地摇头,“不!不!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然事实摆在眼前,也无话可说了。”冷烈从屋外缓缓走到了他的身旁,“杨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却知法犯法,利用手中权势,造下惊天命案,你可知道,此乃罪加一等,按律是要满门抄斩的,你难道不知此事的后果?”

    “这是栽赃!这是诬陷!”杨平突然雷霆大发,怒不可遏,两眼泛着火光,显得激动异常,“此地已经废弃多年,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冷台长,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人证物证俱在,毋庸置疑。”孙书说完,便让人将那吴德军带了过来,“杨大人,此人你可认识?”

    杨平这就过来细细看了看吴德军,摇头道:“我从未见过此人,当然不认识,难道此人就是你们所说的人证,简直是荒谬。”

    “哼!”孙书台淡淡一笑,对吴德军道:“杨大人他说和你并不相识,那你呢,你怎么说。”

    “回几位大人的话,之前那些商贾的案子都是杨大人大指使我做的。”吴德军点头回道,然后就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道出了一切,他一字一句的全部将矛头直指杨平的身上。

    “混账!”杨平大声斥道,便要上来动手打人,狠狠的踹了吴德军一脚,“你这厮是哪里来的贱奴!竟然污蔑本官!你好大的胆子!”

    “住手!”冷烈的声音从边上传来,“杨大人,事已至此你还不认罪,你还什么好解释的,这些证据足以定你的罪了。”

    “可笑!”杨平霍然回过头来瞪着冷烈,“我根本就没有做过,为何要认罪!此人的话不过是片面之词,又岂能相信!”

    “冥顽不灵!”冷烈凛凛怒道,“杨大人,人证物证摆在眼前,不论你想如何狡辩,今日也是逃不掉了,我御史台和刑部,对你也绝对不会姑息。”

    这才不过几个时辰的光景,家中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惊人巨变。

    冯卓毅,冷烈,孙书台,根本就没有给杨平任何可以反驳的机会,可杨平呢,他的心里当然也明白,只要被御史台盯上,那就没有几个人可以顺利的脱身,但是,他不明白。

    此时,宫中的内侍前来传话:“圣上口谕,着御使大夫冷烈,刑部尚书冯卓毅,刑部侍郎孙书台三人即刻进宫觐见。”

    “臣遵旨,万岁,万万岁。”

    内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道明了一切,冷烈已经将此事上奏夏帝。

    杨平看着他们几个人,不由的笑出声来,眼神之中满是怨念,“大家同僚一场,没想到几位竟然如此对我,好,那我们就到圣上面前将此事说个明白吧。”说完便气势汹汹的摔门而出。

    而其余的人呢,而其余的人呢,大家面面相觑,彼此之间也是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