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校长法则 > 正文 【324】责任追究
    +

    城郊中学的管理差.成绩差肯定是很多人公认的.而要改变.提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或许普遍适用的口号许明芳绝对是看不起的.

    杨一民看了看也在思考的三个人.说道:“刚才两位说得都有道理.但新意是必须的.改变是必须的.我们光说口号是不行的.得有实在的东西.”

    “我觉得得体现一种爱.说大.是爱教育爱职业.说小.是爱学生.这种爱是教育最应该体现的东西;另外还得体现我们要怎样做.结果是什么.我觉得做.就得创新.结果.就得有新的面貌.新的成绩.成绩.是必须提出的口号.”

    李小萍点着头.杨一民此时的发言.又给她打开了另外一个视角.想了想.说道:“我们得用爱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学生应该用勤奋创造优秀的成绩.我们要将成绩的提高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让学生知道.要想学好.只能靠勤奋.”

    “李老师说得好.我觉得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向红梅说道.

    杨一民也基本同意.他说道:“这样吧.教学楼的楼上有一排字.都破损了.可以考虑刚才的思路做一个新的.再想一想在校园哪些位置还可以弄一些东西.反应我们的新理念.但不宜太多.多了.反而会起到负作用.”

    三个人点着头.杨一民继续说道:“这事得快.李主任下來好好想一想.将方案想好后与向校长认真商量.方案出來后.我们再定.争取明天上午有一个成型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在网上看一看.多看看大学、国外学校.他们的理念和风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杨一民再次将李小萍喊成是李主任.令向红梅和陈正华觉得也有点奇怪.因为就算刚才是杨一民喊习惯了.现在也应该改过來的.但第二次这样喊.传达出的肯定不是习惯.而是心有所想.

    李小萍此时只有装着不知道.因为她提醒过一次.不可能再提醒杨一民.而且她知道杨一民每做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的.这件事.到底是什么道理.自己已隐约感觉到.只是不好意思.

    杨一民也在权衡.关于中层干部调整的事.今天他反复考虑后.觉得应该抓住时机.在本学期结束的会上对学校中层进行调整.但怎样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还不敢断定.但第一步.得先迈开.

    他对李小萍说道:“听说小玉也來了.你去看看.我和向校长、陈校长再商量点事.”

    李小萍听说方小玉來了.很是兴奋.这说明这个茶楼就是杨一民的根据地了.而任家一家人.或许会从石门來到城里.继续成为杨一民帮扶的对象.

    李小萍走后.杨一民笑道:“现在只有我们三个人了.局里人事基本上定了.我们学校该做的变动也应该进行了.”他脸变得严肃.“踩踏事件.局里要求我们必须处理相关责任人.这件事也基本结束.我想听听两位对如何处理具体的人的看法.”

    两位校长同时楞住了.他们沒想到杨一民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但想想.在老师总结会之前來说这件事.的确是有利于工作安排的.两人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向红梅不得不说话了.因为德育工作是她在负责.按道理应该她首先承担责任的.但对她的处理.不可能学校來处理.而只能局里.局里李兴辉在.沒有将责任问责在她头上.让她松了大气.今天听杨一民如此说.心里真害怕杨一民提起层层追究.

    她得首先将问題推向其他人.这是她的第一反应.但如何推.她思考了一会.“这件事是一个教训.要说相关人的.应该说很多.一方面是教室水电管理、还有值日老师.还有班主任的安全教育问題.但要处理.还真不好一一定论.”

    陈正华是一定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在这个时候.他得理解杨一民的意思.于是说道:“这件事不能去说具体的某一时刻的事.而应该看到管理上的问題.我认为啊.政教、总务都有责任.校级干部的处理已结束了.但对中层干部、对我们的班主任队伍都应该明确责任.当然.作为我也有一定责任的.在教学方面关心不够.学生补课.去深入检查不够.”

    如此说.陈校长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明虽然无法追究向红梅的责任.但向红梅不懂管理.靠领导背景当甩手掌柜才造成了这样的事故是不能不说的.而且政教处和总务处.必然应该有人出來承担责任.

    在这一点上.杨一民认为陈正华的想法是考虑周全的.但向红梅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此时陈正华就是攻击她.说政教处.自然就是说她.总务上是原來的校长分管.校长一走.现在能说的.的确她和政教处就成了问題之源.

    杨一民考虑了一会.觉得假期学校维修改造还得让赵强负责.毕竟赵强要熟悉得多.不宜此时调整.自己最担心的.是出成绩和保安全的两个部门.政教处和教导处.

    杨一民说道:“政教处的负责人肯定要下.这不是讲感情的时候.如果沒有严厉的处理.我们对上无法交待.对老师和学生也无法交待.但对于总务处.我觉得暂时不要大动.学校现在维修改造工作得迅速开展.不能因此影响了进度.”

    向红梅虽然红着脸.但还是点了点头.杨一民继续道:“如果段文明下來.中层干部就需要补充.但我反复考虑我们三个人的分工.在我们这样一贯制学校里.这样的分工并不是最科学的.我的想法是两位副职分别负责小学部和初中部.不知道两位觉得如何.”

    这更让两人大吃一惊.杨一民看似柔和的言语.却象刀子一样让两人心里痛了一下.特别是向红梅.如果这样.两人的责任可就太大了.而且相互有了比较.特别是教学质量.这样一比较.自己的管理能力就会暴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