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二百零七章铁血军魂血染就
    龙江县白土山位于龙江县东部,这是一座陡峭的小丘陵,横亘在中东铁路和公路的交汇点上。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李常有站在南坡陡峭的白土山,看到远处雅鲁河小平原一马平川,地平线上山岭逶迤,脚下中东铁路和公路盘绕在山边。寒风中,干燥瘠薄的白土岩壁上匍匐生长着性格顽强的榆树,横逸斜出的枝桠,任凭风折日晒,雪打雨击,仍然铁干绿桠,与山上的黄石白土相映生辉。

    “李司令,侦查员来报,鬼子和伪军大部分正在抢修公路和铁路,有一部分鬼子下了汽车和火车,正在徒步向我们走来,距离我们也就十几里路了,预计一个小时就能到来。”强烈要求下到基层工作的华为,现在是抗日先锋军二纵的副司令,他在向李常有汇报着敌情。

    “这伙鬼子有多少人?”

    “我们的侦查员是在远处观察的,看不太清楚,预计有一个大队左右的人马,没有携带重武器。”

    “就这么点人,还没有带重武器,看来真有点瞧不起咱老李呀!既然鬼子给咱们送礼,那咱们就接着。传我命令,各单位准备好,我要让这伙鬼子有来无回,挫挫他们的锐气。”

    李常有底气十足,这次北上,四个纵队都只有两个团的编制,而李常有着两个团每个团足有三千人,整个纵队八千人,规模比得上二十二军一个师了。每个团一个迫击炮连,加上纵队直属迫击炮连,纵队拥有迫击炮的总数为七十二门,装备都快赶上两个纵队了。要不然他也不能夸下海口,说自己能阻挡十四师团一整天,那得靠实力说话。

    李常有把一个团布置在白土山周围白山河一带,将直属迫击炮连布置在距离公路仅有不到一公里的一个山坡上,骑兵连布置在山下树林里。在他看来,这些人马足够歼灭这伙鬼子了。剩下一个团作为预备队,以防止意外发生。

    一个多小时后,公路上出现了鬼子先头部队的身影。

    由于齐齐哈尔一带拥有鬼子的重兵,所以这一年来这里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乱,也少有抗日武装在附近出现,所以,日军官兵上下都有些轻敌自大的思想。五十三联队的川岛大队更是如此,他们在北满屡次跟东北义勇军和土匪作战,靠优良的武器和超强的单兵素质,占尽了上风,往往能追赶着几千人的队伍到处跑,更增长了他们的骄兵之气。

    川岛中佐很生气,他昨天夜里还没有在那个中国女人身上尽兴,就被叫起来,使得他欲火焚身。再说本来是乘坐火车前往朱家坎,他的战马也遗留在齐齐哈尔没有带来,结果半路铁路被破坏,不得不下了火车,跟着大部队步行去朱家坎。寒冬还没有过,大冷的天,平时养尊处优的他都有些受不了。他在暗暗咒骂那些抗日武装,遇到他们,他一定要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半个小队的日军在前面探路,他们身后三四百米就是整个大队的人马。

    眼看着前面的日军距离埋伏的队伍不足一百米了,李常有那里还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守在最前沿的连长钟文阁都有点沉不住气了。

    钟文阁是三四年在多伦军校毕业的,毕业后就下到连队当了见习排长,在围场同日军第一次交手就负伤了。伤愈归来,赶上部队扩编,他就当上了连长,算上今天这一仗,他才跟日军交战两次,战斗经验根本谈不上,紧张就避免不了了。

    现在他手里紧握着大口径军用手枪,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小鬼子,等待着上级进攻的命令,他的额头都几乎浸出汗水了。但是,作为军校毕业的他知道,战场纪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没有上级的命令,就算鬼子走到跟前,也不能开枪。

    二十多个鬼子相互掩护交替着向前走着,完全没有注意山脚下灌木丛里埋伏着钟文阁带领的一个排的战士。

    八十米,六十米,五十米,四十米......,鬼子的狰狞面孔都看得一清二楚了。

    “咻咻咻!”几十发迫击炮弹飞上了天空。

    “打!”年轻的钟文阁一声大吼,一枪就把一个鬼子打倒在地。

    随着钟文阁枪声响起,这个排的六十多名战士同时开火,四挺轻机枪,十几支自动步枪,十几支冲锋枪,二十来支半自动步枪同时开火,一排子弹打下去,这二十几个鬼子没有一个能再站起来了。

    “轰隆隆!”三四百米外,三十多发迫击炮弹落到了日军行进队伍中,一下子把日军的行进队伍炸得七零八落,再也看不到整齐的队形了。

    迫击炮弹爆炸的同时,埋伏在白山河河套里的十几挺重机枪开始了发威,密集的子弹把川岛大队的鬼子打得苦不堪言。

    川岛中队长躲在一个壕沟里,在拼命的指挥着部队反击,他的心里苦不堪言。这哪里是他以前遇到的抗日武装,他们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比自己这个大队数量还多,还有那数不清的轻机枪,火力也太猛了,眼看着自己的手下不断的在送命,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中国人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装备了,这仗还怎么打。他现在后悔没有把自己的步兵炮一起带来了。

    鬼子在明处,二纵的战士在暗处,第一轮射击就给鬼子带来了重大的伤害。看到鬼子大都在壕沟和岩石后面隐藏起来,在军官的指挥下,战士们没有过多的浪费子弹,都在寻找目标,精准的射击着。枪声虽然稀落下来,但给鬼子带来的伤亡不见减少。川岛大队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迫击炮刚刚开火,就遭到数量不少的迫击炮和射程更远的掷弹筒的打击,一下子就灭了火。仅仅十几分钟,整个大队损失了一多半的人马,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没有几个能开火的。眼看自己手下越来越少,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损失也越来多,反击的力量越来越薄弱,川岛中佐的心都凉了大半截。这样下去,自己的部队难免死路一条,这还怎么得了。想退出战斗,却是不那么容易。

    转眼间,双方激战已经超过了半个多小时,李常有的二纵依靠火力和人数占尽了上峰。白土山上,李常有端着望远镜在仔细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动态,一名参谋前来报告:“司令,侦察连来电报,说鬼子的后援部队已经距离这里不足十里地了。”

    “他们有多少人?”

    “至少有一个联队,还携带着不少火炮。”

    “这小鬼子路修得蛮快的,这么早就过来了。”

    正说着,天空出现了十几架日军的飞机,他们在迅速的接近着战场。

    “不好,日本的战机来了,命令部队全线出击,和鬼子打在一起。”

    李常有命令一下,军号声顿时接续在四处响起。

    “杀!”二百八十名骑兵率先亮出雪亮的战刀,纵马飞驰而出。

    “杀!”二千来名战士端着各种枪支,跃出掩体,子弹象暴雨般倾泻到日军的阵地。

    短兵相接,更能展现出战士们勇敢和英勇。

    天空上,十几架日军的飞机已经到来,他们看到眼下双方部队纠缠在一起,实在是无法投掷炸弹和射击,在半空中盘旋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日军飞机虽然不敢胡乱投弹射击,怕误伤了自己人,但他们也不肯离去,欺负李常有的部队没有防空武器,反而越飞越低,有时候距离地面仅有一二百米,在确保准确的情况下,用航空机枪扫射,给李常有部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日军战机挑衅般的行为激怒了李常有。“集中所有的重机枪,争取干掉几个讨厌的家伙。”

    十几挺重机枪昂头向天,虽然不是专业的防空武器,但是架不住枪多,射程也够,日军飞机又在低空盘旋,在一声令下,十几条火龙向天空喷吐着致命的火舌,瞬间有两架飞机被当空击中油箱,发生了大爆炸,引发的火球非常的耀眼。还有两架被击中,但不是要害部位,摇摇晃晃飞走了。其它的飞机再不敢胡乱行动,他们拉升到高空,也不管是否伤及自己人了,胡乱扔了几个炸弹,算是交代了任务,扭头飞走了。有一颗炸弹无巧不巧的落到了川岛中佐的附近,倒霉的川岛中佐和他身边的几名日军军官及一个重机枪小组就被自己人报销了。

    日军飞机飞走了,川岛中佐报销了,骑兵连的战刀砍到他们脖子上了,冲锋的步兵枪口顶住他们的脑门,日军的神经崩溃了。

    经历了半个小时左右残酷的短兵相接,方圆十几里遗留着日军和二纵战士的尸体,受伤的战马在雪地上哀嘶着,残留的破碎武器彰显着战斗的惨烈。

    这是李常有最不愿意的战斗方法,但在日军飞机的紧迫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消灭了一个大队的日军,也打下了两架飞机,但看到有七八百战士永远长眠在这块土地上,李常有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第五十五联队到了眼前,新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李常有将满员伤兵的一团撤了下来休整,派出了自己的二团。只要日本侵略者一日不离开中国,血战就会继续下去。

    第十四师团是日本二战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1905年8月跟随乃木希典中将进入满洲,日俄战争结束后回国整编。128事变时,第14师团奉命前往上海增援。停战之后,被归为关东军所指挥,参加了满州境内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已经回国的十四师团因为张天宇的崛起,而留在了东北,这也算是张天宇穿越带来小小偏差。十四师团下辖大阪步兵第53联队,善通寺步兵第54联队,广岛步兵第55联队,熊本步兵第56联队,加上骑兵连队、炮兵联队及其它一些附属部队,总人数在二万四千人左右,战斗力在日军行列中算是中上等水平了。

    松木直亮中将这次派出了大阪步兵第53联队、广岛步兵第55联队第五十五联队两个联队同时出来作战,同时派出的日军和伪军高达两万多人,可见他对这场战斗的重视程度。大阪步兵第53联队乘坐的火车半路上被拆走了铁轨,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着急赶去作战,所以派出川岛大队轻装前进,其它队伍带着重武器随后跟随。川岛大队轻装便行,速度很快,直接冒进遭到李常有的埋伏,以至于全军覆灭。彼时联队其他部队因为携带重武器,道路又被破坏,行走极其艰难,收到川岛中佐的求救电报,却也无力及时赶到,只能央求飞行大队前去帮助。在得知川岛大队全部玉碎的消息之后,联队长横路久远大佐气得暴跳如雷,但奈何所带重炮行进困难,只能徒呼无可奈何。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行军,在接近白土山时,与后来坐汽车半路抛锚的五十五联队会合了。两个联队会合后,将火炮集中起来,开始对白土山阵地李常有的二纵展开了疯狂的炮击。

    在李常有征战的历史上,这一次炮击最为激烈,两个联队所属的二十四门四一式山炮加上十二门105野炮,三十六门重炮一起轰鸣,古老的白土山在炮火的打击下,都显得有点摇摇晃晃。两个联队就拥有这么多重炮,这在日军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足以显示出日军第十四师团的阔绰来,也看得出为了增援朱家坎,对罗忠吉这伙抗日武装的重视,他们把家底都带来了。即便是道路被破坏,行走艰难,宁可拖累行军速度,也没有舍得留下。

    东北的残冬依然寒冷异常,冻地三尺,就是用炸药也难以炸开太大的窟窿来,李常有的二纵急忙赶来阻击,根本没有时间和余地来挖掘工事,他们只能是用雪和水临时加固和浇筑了阵地,没有能够挖出防炮洞来。在重炮的轰击下,可苦了这些没有防御能力的战士们了。随着一发发炮弹落下。冰冻的土地被掀起来,坚硬的岩石飞上了天空,随之而起的还有抗日先锋军二纵的战士的躯体,以及那些被炸碎的武器的零件。苦于没有好的应对措施,也没有更强大的炮火,二纵二团的战士们惨遭日军炮火的洗礼。

    远处,李常有铁青的脸看着这一切,他的心在流血,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什么。此番北上抗日,李常有本就抱定誓死抗日的决心,他知道此行的艰险,但是,为了苦难深重的祖国,为了在深水火热中煎熬的同胞,战死沙场又算得什么。可是,目睹自己手下可爱的战士在敌人重炮下呻吟,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他的心怎么不能像刀剜一样疼痛。但作为这里最高指挥员,他决不能把悲伤的情绪带到脸上。

    日军的炮火开始延伸了,突击的两个中队的日军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开始向李常有二团的阵地开始进攻了,二团剩余的战士们抖掉身上的残土,端起手中的枪来,准备迎接着更残酷的战斗。

    白土山阻击战从凌晨开始打响,到现在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本应该艳阳高照,但现在却是硝烟弥漫,漫天尘土,隔着几十米就看不清人影。进攻的日军排成散兵线,沿着白山河一岸向前推进着。

    日军炮击的时候,二团一营的战士们主动撤离了白山河岸边的防线,等到炮火延伸后,一营的战士们借助着硝烟和尘土的掩护,又在快速的返回阵地。阵地冰雪浇筑的防线已经支离破碎了,但那留下的一个个弹坑却又成了最好的掩体。先头返回的一个排的战士在排长的带领下,刚刚来到河岸,就看到对面三四十米远的地方,几十名日军从硝烟和尘土中冒出了身影,还没等排长下命令,战士们手中的突击步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就开始怒吼起来。真正到了这种短兵相接的时候,李常有部队所配置的这些自动武器派出了用场,一个照面,几十名鬼子就被打到了。

    战场现在的情况李常有已经看不清了,但从枪声来判断,自己的部队现在在短兵相接中应该占据了上风。

    “司令,罗总来电报。”通讯参谋拿着一张电报匆匆来到李常有身边。

    “念。”李常有低着头,看着地图命令道。

    “二纵李司令及所有指战员,骑一团在十一点时已经攻克甘南,总部也在向那里进发。根据情报显示,甘南及以北地区日伪军相对薄弱,适合我们纵深休整。你部阻击一个上午,为总部已经赢得时间,可伺机脱离战场,向甘南和阿荣旗一带靠拢。罗忠吉亲笔。”

    “总部安全了,我们所做的牺牲没有白费。其他兄弟部队情况如何?”

    “刚刚和兄弟部队也联系了,三纵在阻击日军混成第一旅团和骑兵十四联队时,遭遇了对方毒气弹的袭击,现在伤亡已经达到半数以上了,在罗总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刚刚脱离了战场,追赶总部去了。日军混成第一旅团和十四骑兵联队已经接近朱家坎了。四纵还在雅鲁河苦苦阻击老爷庙、泰来、扎赉特方向追赶过来的日伪军,对方有十多辆装甲车和坦克,拥有一万多兵力,他们被缠住脱不开身,只能坚持到晚上看看能不能有机会突围。”

    李常有看着地图,沉吟一下说道:“我们现在跟日军两个联队在血拼,如果这个时候撤出战场,日军混成第一旅团和十四联队就会和这两个联队会师,那时候四纵将被三股强大的日军包了饺子。我们是兄弟部队,决不能就这样留下四纵不管的。传我命令,全体坚守阵地到天黑,留下这个突破口,夜里突围。跟四纵入得联系,天黑后向我靠拢,一起突围。”

    “司令,我们周围有一万多日军,接近一万伪军,若是现在脱离战场,还有希望。四纵身后还有一万多日伪军,等到晚上,怕是我们和四纵都被包围,难以脱身了。”

    “兄弟部队不能见死不救,不要说了,就这样决定了,传达命令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