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书呆子求婚记 > 第三章,找小说
    不管怎样,我取得了抗争的胜利。虽说这种胜利来的有点凄惨,但我对上学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本来我上第一个初三没考上高中就不打算上了,至于上第二个初三完全是为了争一口气。

    现在气也争了,又发现自己根本考不上大学。那么,静下心来干一干自己喜欢做的事又何尝不可呢?

    好了,一切的负担全部卸下来了,现在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写自己的长篇小说了。我来到属于二哥的三间房内,找到一间稍微干净的偏房,打扫了一下,又用砖头堆成一个一米多高的台子,上面放一个大小合适的木板。这就是我临时的桌子。

    我又找到一个高低适中的凳子,用墨水瓶做了一个煤油灯(二哥房内当时没有接电灯),开始了我的文学创作------

    可是,我当时的阅读量非常有限,手上只有一本《红楼梦》,还有一本巴金的《家》,甚至连一本《水浒传》都没有。这样一来,没有东西可资借鉴,写作起来就很不顺手。我刚开始没有动笔,想了几天。

    最后,我终于想到了办法。我记得我听说过一个成语叫“文以情胜”。我可以少些情节,多发议论,用自己的激情把小说笼罩住。虽然没有多的书可读,我就狠命的读巴金的《家》,读完了抄,抄完了读,读完了再抄。

    抄着抄着,我的灵感就不断的涌现,我还把主人公的父母定位成我们村庄上的某某人,让某某成了某某的妻子。为了反对封建迷信,我还无中生有的刻画了一个反面人物赵二皮。他长着我一个堂伯的外貌,却办着农村那些神婆办的事。

    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在高中那所学校所见到的同学和老师都渐渐的来到我的笔下。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后,只看过很少的几本书的我竟写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

    当然,写作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我有时一天需要写几千个字。手累疼了,就站起来搓搓,在屋里来回转转,感觉好一点了,就接着写;累了困了就睡在二哥的床上;有时睡到半夜忽然有了灵感,就急忙穿衣起床,点亮灯,把那些灵感记下来------

    虽然期间父亲有好几次从中阻挠,但好在当时正是农闲季节,有加上我巧妙的从中斡旋,我终于完成了那部小说。

    而这部小说写完我本人也算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以前在语文书中学到的以及在唯一几本书中看到的,还有从瞎子那里听来的书以及看过的戏和电视剧,该用的都被我用过了。

    写完后,我仔细看了好多遍,感觉很是满意,就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出墙红杏》。我想讲讲我为什么要去这个名字。我在写小说之前不是想让这篇小说反映恋爱自由吗?是的,我认为,即便在学校,男女学生也有恋爱的自由,假若他们能把相互爱慕的这种感情用来相互激励,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当时的学校对学生谈恋爱极为反感,而我在的那个班就有几名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在操场约会而被学校开除了。我知道这件事以后很是愤慨,就打算用写小说的方法来反对学校的这种做法。

    我的这种想法与巴金反对封建社会制度形成了同构关系,同样是反抗,同样是叛逆,所以我在只狠命的研究完《家》后能写出这篇小说来。

    同时,我又想让女主人公像伸出墙外的红杏那样敢于冲破禁锢思想的牢笼,追求自己的恋爱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就把它取名为《出墙红杏》。

    但是,取这个名字也同时表现了我的浅薄无知。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用出墙红杏来比喻女人出轨。可当时的我实在不懂这些。但等我懂的这些以后,那篇小说已经弄丢了。

    大哥是一个爱科学的人(在农村,人们对于一些能够合理施肥,又懂得庄稼生长规律的人就称呼他们‘爱科学’),他总会买一些养殖或种植方面的杂志来看。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一家信息小报上刊登的致富信息,总会拿在我面前炫耀,想让我入股买那家报纸上的资料。

    刚开始我对那些报纸不屑一顾,但经不起大哥的再三撺掇,终于拿了一份看了。可我并不关心上面的发财窍门,倒是有一则启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的是:朋友,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什么难题,可以写信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

    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我手边不是放着一本写好的小说吗?何不给他们写封信试试。这样想着,我就马上写了一封信,然后拿起手里的报纸,骑上自行车,来到乡里的邮局,把那封信寄了出去。

    原来没抱多大希望的,没想到半月之后他们竟回信了。信中说,听说你写了一部令自己满意的小说,我们愿意帮助你,请你把稿件寄过来吧。我一看信,感觉是有点希望了,就把稿件寄了过去。

    当然,在稿件寄出去之前,我也犹豫了一段时间。不管写得怎么样,那可是自己的一片心血呀,就这样交付给不知是一个还是几个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万一在邮寄的过程中或者他们不小心弄丢了,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虽如此,但是在我的心里,不是的有想出名的心理在作怪,所以犹豫了几天我还是咬了咬牙把他寄了出去。

    “怕处有鬼。”令人着急的是,那篇稿件寄出去以后,就像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这又让我担心起来,自己在即稿件之前由于时间仓促连底稿都没留,万一他们拿着我的稿件说是他们自己写的,并偷偷出版了,那可怎么办?(我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我对那篇小说很自信。)

    越这样想,我越心急如焚。我和父母商量,我要按报纸上面的地址去找那个信息部。我父母让我别着急,再等等。

    但我是一个易激动又喜欢冲动的人,做事从来不考虑后果,也不顾别人的反对。既然他们不支持我,干脆我自己生办法。我就找到我的儿时好友良秀,向他借钱。他问我干什么用。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坚决反对我去。

    我就跟他说,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好朋友,若认就借给我,不认就算了。我这样说明明是将他的军。良秀怕我恼他,就把身上仅有的35块钱给了我。

    拿到钱后的第二天,我趁着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偷偷收拾了一些简单行李,换上了母亲请人为我做的那套蓝色的西服,悄无声息的出发了。

    我向人打听,若要从我们那里去南昌,需要从县城坐车到襄樊,再从襄樊坐火车去武昌,然后再从武昌到南昌。

    我到了襄樊买完去武昌的火车票后,身上只剩下15块,明明知道是去不了南昌的。我大可以转回来,大不了让父母拿出35块钱还给好朋友,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可我偏偏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明知去不了,却偏偏要试试。

    火车很快过了安路车站。我正在朦朦胧胧中,突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睁眼一瞧,只见前面不远处的走廊里围着一群人。见有热闹可看,我就凑了过去。

    透过人群的间隙,我看到一个长着马脸,身材高大的男子在那里指手画脚。踮起脚尖仔细一看,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夹着红色和蓝色两支铅笔,在人们面前晃来晃去,右手拿的是一张折叠成条状的十块钱。

    只见他快速的把十块钱币缠到两支铅笔上,然后迅速打开。如此反复表演了好多次,然后开始讲话:“朋友们,同志们,老乡们:大家好!旅途劳累了!我今天来这里耍个游戏,给大家找点快乐,寻点开心。

    看好了,这张钱往两支铅笔上缠,然后我再打开。如果大家能在拆开之前猜中钱币最终会缠在哪只铅笔上,就算赢;猜不中就算输。双方可以自由下注。我只是免费为大家服务。各位看清楚了没有?谁看清楚了就可以下注了。”

    说着,他又把两支铅笔裹了起来。这时候,那周围的人已经有人开始下注了。我也不由得心痒起来:“自己去南昌钱可能不够,何不赌一把试试运气?”想到这里,我就挤了进去。

    等瞄准了一次钱确确实实缠在了蓝铅笔上之后,我咬咬牙下了十块钱的赌注。没想到竟赢了。我可是见好就收,赢了钱慌忙又挤出来,打算“开溜”。

    正在此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两位壮汉拦住了我的去路。